985、211和普通本科有本质的区别吗?答案是肯定的。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逐渐浮躁,“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且逐渐低龄化。
不少人逐渐降低了对读书的期许,认为名校也好,普本也罢,本质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优秀的人依旧会脱颖而出。
但其实并非如此,名校与普本之差不一定体现在读书上,也绝非只有成绩之别。下面就用一组数据看看985/211和普通本科的区别。
关于就业
从以上两张图可以看出,不同水平高校毕业生期望的起始薪酬水平以及首份工作地点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在调查中,能够接受5000元以下起薪的985高校学生不到20%,而普通本科毕业的同学能接受这样待遇的则超过65% 。
受访的985高校学生中,近一半表示自己期望的首份工作地点是北上广深特大城市,而普通本科学生选择这几个一线城市的比例则只有26%。
关于科研
从图上可以看出,985/211院校的学生参加科研竞赛及项目的比例都不低,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从来没参加过科研。
而且这部分同学大多还是文史类的专业,理工类学生完全没参加过科研的同学实际上很少。
而普通本科高校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同学表示从未参加过科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校提供的机会太少了。对于普通本科的同学们来说,他们所能够经历的机会以及资源都是比较匮乏的。
关于实习机会
不同水平的高校在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上表现相差甚远。
从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院校,再到普通本科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且有效的实习信息及机会的比例依次递减,而普通本科院校在这方面的表现甚至还不如专科。
水平越高的大学举办职业规划方面的讲座活动越多,依次递减。
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在实习和就业指导方面,做得甚至还不如一部分专科院校,对这部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这也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为什么专科院校的资源虽然远远比不上本科院校,但相当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往往比不过专科生。
关于考研
在有考研意向的同学中,学校水平越高,报考外校的比例就越低。
关于选修课
普通本科院校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开设的选修课质量非常高很少,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学校的选修课大都质量很一般,基本就是相当于入门了解。而985/211院校的同学对于这方面较为满意。
相当一部分高校选修课质量低下的现状,也是大学生对于选修课学习态度不积极的一大原因。
而在选课教务系统当中,普通本科高校有三分一选课季网站处于瘫痪状态,教务系统使用感差,也是一直被吐槽的原因。
普通人千万别信“读书无用论”
现在网络上经常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人说:“读书有什么用,那个北大的毕业了不也去卖猪肉了吗?”却不知,他用自己的广阔见识卖猪肉年入百万。
还有人讽刺:“我的天,考上北大还回家种田!”殊不知,她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开发了一项又一项试验,年纪轻轻就名利双收。
还有人举例说什么国内各行各业大佬的逆袭事迹,但你知道他们大部分都毕业于国内外的各个名校吗?
当然不缺乏个例,但千万别因为一些个例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力。无论是进名校,普本,专科,但求尽力而为,人生路上没有那么多捷径让一个读书少的人获得成功,毕竟大部分人还是普通人,也没有那么多天上掉下来的机遇。
名校与普通大学的本质差别
985名校与普通大学最本质的差别是:思维方式和做事标准。
我一直没法清楚地描述这种差距,直到看了《精进》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描述得非常贴切: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所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到大三大四在北大交流学习时的感受。在北大,最让我震撼的不是老师多牛、同学多聪明,而是一种大家都积极努力的氛围。比如期末考试过后自习室依然灯火通明,上课永远都人满为患,课间20分钟换教室时,学校里到处都是叼着面包奔跑的人。
每个人都毫无时间观念地疯狂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在我眼里,他们永远充满了斗志,谈起各种竞赛和活动都特别兴奋,每天从睁眼就忙得不可开交,到晚上一两点睡觉都是常事。没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没人抱怨生活艰难,大家每天都忙得鸡飞狗跳,但又特别开心的样子。
我一直记得的,是这种从每个人身上散发出的生活学习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不由得带动着我,虽然我跟他们差距很大,但也不断激发我向他们看齐的标准。直到现在,我一直用我能见到的周围最牛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也经常做不到,但这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在自律和自省中生活,辛苦但总有很大进步。
其实每一个同学进入大学的时候都怀着努力学习的心态,一二三本都有好学生,也都有特别努力勤奋的人,但为什么走着走着就会消失一大半呢?
其实就是《精进》里的这几句话:“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的度过每一天。”
985、211名校虽然不能保你出类拔萃,前程似锦,但是却在培养这三力方面有着更好的资源,更精英的人才队伍和更优越的人文环境。你接触到的这些,会更催你奋进,会成为你逐梦路上的强大助力。
别再用读书无用论麻木自己,
别再拿自制力差为懒惰开脱,
使劲踮脚够一把,你会发现,
理想中那所大学的天花板,
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及那么远。
写在最后:
点亮“赞”和“在看”,加油!
了解更多 | 高考,请点击下方名片 + 关注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文章来源-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网络。商务合作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商务合作”。
●为什么要上名校?朋友圈2张对比照刺痛无数父母~
●“懒得考清华北大!”16岁广东女孩口出狂言,后来考了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