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Innovation
传承与创新往往有机结合
没有传承
创新就没有了依据
没有创新
传承就没有了动力
本期推文
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名言吧
Innovation
01
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
——曲道奎
适用主题:
科技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科技与未来、探索创新等主题,如2019年北京卷《文明的韧性》: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示例:
推开尘封已久的历史之门,利用科技赋能传统文物,科技与传统在水乳交融中实现又一次的华丽变身。近年来,故宫借势新媒体打造了令人深刻的 1P形象。比如康雍乾大帝的萌系表情包,时而庄重正经,时而贱萌幽默,让曾经尘封在历史记忆中的人物形象一下亲近起来,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技术的完美融合。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的泱泱大国。中华传统文化穿越科技的时空隧道,与我们对话。当下,中国正朝着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站在时代的分岔路口,我们更应该时刻谨记,传统与现代并非二元对立。正如曲道奎所说:“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既要用好科技这把利剑,为我们提供披荆斩棘的勇气,同时也要把握好传统文化这坚实的盾牌,为我们每一步的前行提供源源不竭的底气。
02
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
——爱因斯坦
适用主题:
科学探索、科技创新等,如2020年北京卷《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示例:
爱因斯坦曾言:“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科学的发展,依靠的不仅仅是前人留下来的丰厚成果,更是后人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爱因斯坦又云:“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在研究创造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看似山穷水尽,实则柳暗花明,只有吸取教训、借鉴经验,才能推动科学走向完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积极尝试的同时也学会总结,才是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
03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魏源
适用主题:
“变”的学问,不跟风不盲从,以民为本等,如2018年全国卷三: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出处:
语出清代魏源的《默觚下 治篇五》,意为:鞋子不必相同,关键是要适合自己的脚;国家治理方法不必相同,关键是要有利。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此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于中国的社会土壤,注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合中国人民的道路。他还说:“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传承与创新就像历史长河的两岸
有了岸
历史才源远流长
奔涌不息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我们的往期推文
董语文 ,更懂你
我们下期再见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整理 | 东 篱
编辑 | 东 篱
校对 | 末 言
微信公众号|高考语文宝典
新浪微博|董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