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发文!事关高校教师待遇、减负、职称...

考试在线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六部门发文!事关高校教师待遇、减负、职称...

1月27日上午,教育部举行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有关文件,介绍《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落实评估、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情况。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完善高校教师聘用机制、推进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破除论文“SCI至上”、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支持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人社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落实自主评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等等。

两份文件还有哪些重要改革举措?一起来看重点提要:

中国教育在线EOL

文件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近期,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针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印发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个全面系统部署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

文件强调了4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高校可根据有关规定和办学实际需要,自主制定教师聘用条件,自主公开招聘教师等。

01

高校教师师德考核合格才可上岗

文件强调把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突出5个抓手。

第一,强化高校教师“四史”教育。明确制度化要求,在一定周期内做到全员全覆盖,引导广大教师厚植信念情怀。

第二,推进常态化师德培育涵养。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达到一定学时、考核合格方可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并上岗任教。

第三,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

第四,严肃师德问题查处。建立健全师德违规通报曝光机制,依托政法机关建立的全国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库,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

第五,完善教师思政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统筹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中国教育在线EOL

02

高校可自主制定教师聘用条件,自主公开招聘教师

强调把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推进4项改革:

第一,完善高校教师聘用机制。高校根据有关规定和办学实际需要,自主制定教师聘用条件,自主公开招聘教师。

第二,加快高校教师编制岗位管理改革。实施岗位聘期制管理,进一步探索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等管理方式,落实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

第三,推进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分类设置评价指标。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

第四,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探索建立高校薪酬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健全完善高校工资水平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高校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导向作用。

03

破除论文“SCI至上” 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

强调把细化落实教师评价改革作为关键路径,明确了4项举措。

第一,以破“五唯”为导向。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持正确的人才使用导向,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第二,破除论文“SCI至上”。规范高等学校SCI等论文相关指标使用,坚决摒弃“以刊评文”。

第三,建立考核评价结果分级反馈机制。建立院校评估、本科教学评估、学科评估和教师评价政策联动机制。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探索长周期评价。

第四,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强化教学业绩和教书育人实效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

04

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数量,补充师资

强调把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作为基本要求,强化3项保障。

第一,完善教师发展培训制度。健全教师发展体系,完善教师发展培训制度、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和督导制度。

第二,建设高校教师发展平台。建实建强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健全教师发展组织体系,推动建设各级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鼓励高校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第三,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支持。鼓励高校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数量,作为补充师资的重要来源。建立青年教师多元补充机制。鼓励高校对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大胆使用。用多种方式切实解决青年教师后顾之忧,全力支持青年教师成长。

中国教育在线EOL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六个方面政策举措:

05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保持高校教师现有岗位类型总体不变,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岗位类型。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发展的需要,高校可根据自身发展实际,设置新的岗位类型。

二是完善评价标准。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

三是创新评价机制。结合学校特点和办学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实行分类分层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健全完善外部专家评审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激发人才活力。

四是落实自主评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高校自主制定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操作方案等评审文件,自主组织评审、按岗聘用,同时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有条件的高校还可探索实行教师职务聘任改革,设置助理教授等职务。

五是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评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评审纳入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体系,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把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六是强调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实行评聘结合。

刘冬梅表示,高校教师队伍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两部将指导各地、各高校密切协作,尽快制定具体措施,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持续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中国教育在线EOL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于发友就《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落实评估情况进行了介绍。

于发友表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成效显著,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具体表现在,师德师风建设仍需要加强,个别地方教师行为失范问题仍有发生;教师队伍建设难以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受编制政策限制、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高考改革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小学教师数量仍显不足;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仍需创新,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编制、交流轮岗、职称评审、校长职级制改革等均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实际获得感尚需加强。

06

建议:尽快修订教师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维护师道尊严

对于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提出7点建议。

第一,应尽快修订教师法,明确教师权利义务,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维护师道尊严。

第二,强化地方党委政府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主体责任,尤其是省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

第三,严格落实师德师风要求,完善教师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创造性开展师德师风建设。

第四,积极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巩固提升国培计划实施水平。

第五,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编制动态统筹,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第六,切实提高教师职业地位,健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提标扩面”持续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第七,进一步减轻教师负担,形成教师减负长效机制,下大力气清理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让教师集中精力专心教学。

07

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一年增长近四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于发友表示,报考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人数2019年比2018年增长38.5%。高考成绩前30%的学生报考师范专业的比例由2018年的18.3%提高到2019年的33.4%。新教师岗位竞争明显加大,个别地区数十人竞争一个岗位常态化。

“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得到切实保障,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深入推进,各地深入推动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持续增加,吸引更多的教师到边远贫困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于发友说。

热点问题解答

Q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支持青年教师成长的政策举措,在这些政策中,重点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什么样的考虑?

答:一是拓渠道,深蓄水。建立青年教师的多元补充机制,重点提出鼓励高校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的数量,将博士后作为补充师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以2019年为例,我国国内毕业的博士生已经达到17.7万余名,这是挺大的一个数字。根据留服中心的数据,海外归国完成学历认证的博士生是1.65万人,这样加上去,一年有近20万人。所以,博士后作为聚焦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可以进一步发挥高校教师人才'蓄水池'的一个作用,这是我们想发力的一个点。”任友群说。

二是重引领,强实践。任友群强调,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育德能力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所以对他们要加强“四史”学习,这是必修课,教育部要求高校要规范学时,一定周期内要做到全员全覆盖。要求高校新入职教师岗前必须接受师德师风的专题培训,达到一定的学时,考核合格方可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并上岗任教。同时,教育部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和国内外访学提升能力,也通过担任辅导员、班主任、支教、扶贫、参加国际组织援外交流等活动,厚植理想信念情怀,强化育人使命担当。

三是搭平台,重保障。任友群表示,鼓励高校对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大胆使用,根据学科特点,确定青年教师的评价考核周期,鼓励大胆创新,持续研究。地方和高校要加强统筹协调,通过多种方式和办法,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提高青年教师待遇,关心关爱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Q

2018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师范教育,很多地方采取了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的办法来加强培养。通过监测,三年来除了这个办法,全国各地在加强师范生培养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答:一是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的标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于发友介绍,监测的9个省份,师范生生均经费平均从2018年的15543元增加到2019年16694元,增加了7.4%,上海、山东、湖南、浙江、广东、重庆、福建等省份,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已经高于非师范生的生均拨款标准。

二是各省份相继出台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方案。从启动试点到逐步扩大,比如四川、山东、江苏、辽宁、重庆等多个省份分批次不断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开展,确保了师范生培养的质量。

三是各省份因地制宜,探索实施公费师范生培养制度。入学前签定协议,毕业后到岗履约的地方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的模式正在逐步普及,部分省份公费师范生培养的规模扩大很快,比如山东省,省属的公费师范生培养已达1.7万人。

四是综合性大学积极创办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增设教育学科。比如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教育学院,取得实质性进展。江苏、重庆、四川、山东等许多省份大力支持综合性大学创办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和增设教育学硕士一级学科,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多元开放的师范生培养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Q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但是我们也同时发现,有不少地方教师还是反映这个减负仍然没有减下来,下一步教育部将如何将这些文件落到实处,来切实帮助教师减轻负担?

答: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透露,目前,全国各省份基本都出台了教师减负清单,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督察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等重点事项开展集中调研和专项整治。

任友群说,各地减负清单既全面体现了中央文件的要求,又结合地方的实际加以深化。教育部希望清单要有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有一些省份的做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比如,江苏省列出了省级机关部门涉及中小学和教师的督察、检查、评比、考核、创建事项一共12项清单。

山东省则明确提出了切实减轻校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来的负担,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要求,对教师评价方式提出了细致、严格的要求,强调减轻教师特别是像班主任这类重要教师的一些额外的事务性负担,把他们的精力调整到真正做好班主任的事情上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高考-高考信息资源-高考号-考试在线-六部门发文!事关高校教师待遇、减负、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