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想玩手机!”
上面这句话,相信各位家长一听到就会很头大,尤其是当神兽们周末假期休息的时候,饲养员们就集体陷入了恐慌,担心神兽宅在家里会不会整天抱着手机、平板,别的什么都不做呢?
确实,沉迷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神兽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00后、10后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我们真的能禁止他们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吗?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禁果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就越想要得到手。
所以,既然躲不开,也不能一味禁止,我们倒不如正视它。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我们又该如何引导?
事实上,不光是孩子容易沉迷游戏,很多大人对游戏也毫无抵抗力,玩游戏确实能使人放松和感到愉悦。那么,游戏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其实,游戏让人上瘾的秘密就三个字——成就感。
游戏设定的目标是孩子稍作努力就能完成的,在孩子完成挑战的同时,游戏给了孩子正向的反馈和激励,这会让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收获极大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是孩子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很难感受到的,所以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孩子如此容易沉迷于手机游戏了。
对此,帮帮给出两种解决办法。
第一:替代法,也就是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我们如果想让孩子主动放下电子产品,就应该给孩子找个可以替代的东西,比如孩子的兴趣爱好,打羽毛球、跳舞、画画,等等,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第二:陪伴。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问孩子们是喜欢玩游戏还是喜欢和爸妈一起玩,90%的孩子都回答:“喜欢和父母在一起。”
河北省教育厅也做过一个关于亲子陪伴的调查,调查显示超过40%的小学生缺少有效“亲子陪伴”,就此,他们推出了一项措施:让600多万小学生家长签订“亲子合同”,合同规定家长少玩手机,多陪孩子,每天至少有效陪伴孩子30分钟。
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列个清单,帮助孩子寻找除了电子产品之外其他的乐趣。
在列清单时,一定要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参与到制定过程中。只有当孩子真的同意、认可的时候,才会发自内心的愿意去执行,因为这是孩子自己决定的,而不是被父母强迫去做的。
列完清单,还可以制定奖惩措施,像游戏一样给孩子适当的激励刺激,会让孩子在执行清单时更加积极、主动。
当我们帮孩子找到TA的兴趣所在,并且愿意用心陪伴孩子一起去完成,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寒假除了要防止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也要抓住宝贵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很多家长在寒假伊始,就给孩子制定了假期学习规划,但家长给孩子定的目标往往过大,且没有给孩子指明具体的达成方式,孩子肯定会觉得这个目标太难了,进而对此望而却步。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定目标时,也要像游戏一样,结合孩子当前的能力水平,给孩子设定一个小而具体的目标,让孩子愿意去挑战,并且在每个阶段设置奖惩措施,这样才能增加孩子的挑战欲和学习动力。
比如,孩子期末考试数学考了85分,那么在寒假期间,就让孩子挑战把一套数学试卷做到90分,这样的小目标是孩子努努力能达到并且愿意挑战的。如果孩子做到了,父母可以提供一定的奖励作为激励,并给尝到挑战甜头的孩子制定下一阶段的小目标。
帮帮总结下来一句话:让学习像游戏一样有趣,让现实世界比游戏世界丰富,给足陪伴和规则感,娃手里的手机瞬间就不“香”了!
*特别鸣谢:李静,家庭教育指导师,注意力训练专家,从事教育行业8年,在注意力、亲子教养、父母成长方面经验丰富,在上海、杭州、南京等50多个城市举办了500多场家庭教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