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西医协同,优势互补,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独创的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抗疫经验,彰显了中国智慧,为世界贡献了独特的中国经验。
如何培养优秀的中西医临床医学生,为国家输送复合型医学人才?就跟着小编走近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吧!
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团队参与新冠肺炎防治一线工作
01专业概述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所依托的中西医结合学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由钟南山、侯恕教授创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开展“本科-研究生”多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2007年正式招生
●2010年获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硕士点
●2019年成立中西医临床学院
● 2020年获中医类专业型硕士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广东省推荐申报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点。
02培养目标
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学主流体系的发展趋势,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中西医结合医疗、教育、科研、对外交流等工作的中西医复合型人才。
03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由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王新华教授担任专业负责人。多年以来,逐步培养了一支以名中医为核心、中青年教师骨干云集的优秀教学团队。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77名,省市名老中医15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7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4名、省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90余人。
省级教学团队2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开展中医双语教学及研究,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学》(英文)、《中医临床基础》(双语)。
04教学资源
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充分整合广州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中医、西医力量。附属中医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省内外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和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创新综合院校“中西医临床”专业建设模式,充分利用综合医学院校的现代医学人才及平台优势,与本校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国字号品牌紧密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中拥有5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通过医教研平台共建共享、举办国内首个校内教师“西学中班”、实习点“中西医多学科查房”、中西联合指导学生科研等,形成“中西合作”长效机制。
05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06毕业与学位
本科学制五年,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达到规定的学分,符合国家教育部和我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者,经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准予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07学生成果
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省市考试、比赛竞赛中表现优异。本专业应届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在全国排名前列,连续三年技能类通过率排名第1位。2019年,总通过率在全国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排名第1位。三年来,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省级十余项;获得“全国大学生中西医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二等奖;第二届世界中医翻译大赛团体一等奖;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竞赛二等奖;广东省高等学校应急救护大赛团体二等奖。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第二、第三课堂活动十分活跃,以本专业学生为主力队员之一的校学生女子排球队在第十届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排球赛夺冠;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新冠肺炎社区防疫工作,展现了昂扬向上的良好风貌。
08社会影响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学生、用人单位满意度高;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占38.37%。
本专业还与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等进行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合作,设立奖学金,优秀学生除可获得国家各级奖学金外,还可获得“中医药奖学金”。专业负责人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音乐疗法专委会会长、翻译专委会副会长等,为学生搭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良好成长平台。
资料来源 | 学生工作处 招生办
点击“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招生咨询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