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南方+客户端推出《宝览南粤》“青春红图志”第五集《叶挺将军最爱的手杖里,竟藏有机关?》。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研究生徐毅曈,跟随摄制组从叶挺纪念馆的多件国家一级文物中汲取创作灵感,回顾一代名将叶挺将军忠诚、刚毅和智慧的一生,在王海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与周沅锋、梁显辉、曾庆宗、李子龙四位同学通力合作,历时一个多月完成两米雕塑,通过雕塑展现以叶挺将军为代表的爱国将士群像,生动刻画“铁军精神”,传承坚毅勇敢、团结上进的革命传统。
“我觉得‘铁军精神’不只属于战争年代,也并非只属于军人,它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采风之旅
我是徐毅曈,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研究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我希望用刻刀雕刻出生动的红色故事,用我们青年人的视角,解锁党的“青春密码”。
这一站,我来到了位于惠州的叶挺纪念馆,这里珍藏着多件国家一级文物。而这次我要寻找的创作题材,与一代名将叶挺将军密切相关。
张少阳副馆长告诉我,叶挺出生在惠阳周田村的一户农民家,原名叶为询。叶挺这个名字是他的老师陈敬如为他改的——“挺”字寓意“人要上行,叶要上挺”“挺身而出,拯救中华”,而这个名字也是他一生正直坚毅的生动写照。
△1938-1941年叶挺在新四军时用的日式军用指挥刀(带鞘),为国家一级文物,藏于叶挺纪念馆
叶挺将军从小立志救国救民,一生战功赫赫,被誉为“北伐名将”。
△1926年叶挺在独立团时用的左轮手枪,为国家一级文物
叶挺率领的叶挺独立团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在北伐战争中,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叶挺将军参加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抗日战争时期,他毅然出任新四军军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最让我钦佩的是,“皖南事变”后,叶挺将军被国民党顽固派非法囚禁的五年间,他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始终不为所动,宁愿受尽折磨都不投降、不屈服。被释放的当晚,叶挺迫不及待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我认为,这是一种信仰的力量。
△1941-1946年叶挺在狱中穿的棕色皮鞋,为国家一级文物,藏于叶挺纪念馆
1946年4月8日,出狱后一个月的叶挺携妻女与当时正在重庆的党的领导人王若飞、秦邦宪、邓发等一同返回延安。
万万没想到,这架飞机意外坠毁,同机17人全部遇难,一代名帅就此陨落。
烈火中,只留下来叶挺将军的一张名片,这件国家一级文物如今也收藏在惠州的叶挺纪念馆里。
创作感悟
回顾叶挺将军的一生,我认为他用忠诚、刚毅和智慧铸就了“铁军精神”。
但怎么用雕塑艺术的手法来表现一种精神内涵?我觉得是个很大的挑战。
首先,我不想做成传统的、写实化的单个人像雕塑。我认为“铁军”是一个群体,我希望展现一个以叶挺将军为代表的爱国将士群像。
我查阅资料发现,叶挺将军生前总是随身携带一根特制的手杖。据记载,这根手杖长近一米,能当武器使用,拉开铜环就变成一支左轮单发步枪。可惜这根手杖在叶挺被囚禁后便失去踪迹,存留后世的资料也不多。
手杖有“挺立”的寓意,并且在“皖南事变”之时被叶挺扔下悬崖,展现了叶挺视死如归的决心与勇气,于是我将手杖握柄的元素提取、融入作品当中。
另一个难点在于雕塑的工程量比较大,时间也很紧。在王海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和周沅锋、梁显辉、曾庆宗、李子龙四位同学通力合作,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萌发出更多的新想法。
我觉得“铁军精神”不只是属于战争年代,也并非只属于军人,它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有责任传承好这种坚毅勇敢、团结上进的革命精神。
创作者说
青春护宝人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