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书法学、实验艺术、工业设计、动画、工艺美术、美术学等7个专业入选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继去年首批获得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后再添佳绩,目前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占学校招生专业总数的50%。
今天,带大家走进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美术学。
01
专业沿革与建设愿景
广州美术学院的美术学教学始于建校之初的文艺理论教研组(1953年),后历经文艺理论教研室(1958年)、美术学系(1995年)、美术史系(2005年)三个发展阶段。2011年,艺术与人文学院在原有美术史专业方向基础上,新增设了艺术管理与策划专业方向,从而形成了美术史和艺术管理学并行发展的局面。自1950年代以来,美术学专业已打下“中外美术史”“美术理论与批评”等课程的深厚基础,传承至今。在迟轲、陈少丰诸位名师奠定的基础上,目前本专业的美术史、艺术管理、文物与博物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在华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享有国际声望。2020年美术学专业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未来,美术学专业将围绕国家高水平本科专业建设的目标与定位,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特色,注重岭南美术史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建设,从广东出发对接全球美术史研究与教学,坚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美术学人才,并以此为指引,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有能力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端人才。
艺术与人文学院承办社会变动中的现代艺术与视觉文化国际研讨会
艺术与人文学院承办第十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
02
师资队伍与教学环境
美术学专业共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90%具有博士学位,76%已获得高级职称,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年龄梯队结构合理,研究方向覆盖面广泛,教学及科研成果众多。目前已打造出一支结构优良、名师荟萃、成果斐然的专业教学团队。
本专业团队成员,获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艺术学理论评议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学名师2人、“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1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5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4人。
近几年,通过逐步实施顶层设计,团队教师共申报高级别科研课题11项(国家级2项,省级9项);发表论文50余篇,CSSCI核心论文近30篇;著作13部。在获批2016年广东省特色重点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基础上,获多项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马工程专业教材等。陆续获批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了多个实践教学平台。
为搭建一流专业平台,优化教师结构,本专业引进了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皇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青年博士,同时已派遣14名教师前往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开展兄弟院校访问交流。
本专业教研效果明显,教师的著作、论文、项目获得各种国家级社科类成果奖4项,其中两次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二等奖;获得其它省部级各类科研、教学成果奖项12项。
艺术与人文学院承办学术讲座《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与精神创获》
院长尹吉男教授给新生开专题讲座《学理与诗心——我的个人学习生活》
艺术与人文学院教师参加第一届“全球艺术史”海外研修项目(印度)的考察,常务副院长王玉冬教授在印度国家博物馆为学员们讲解《湿婆之舞》雕塑
艺术与人文学院教师应邀赴中国美术学院考察本科教学成果
艺术与人文学院教师应邀参加中山大学博雅学院2020学年春季学期教学研讨会
03
专业特色与主要课程设置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是广东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我们聚焦于实操性极强的技术美术史教学;与此同时,我们又鼓励师生进行前沿性的艺术哲学思考。我们着力培养的基本技能是观看能力的训练、艺术创意写作及艺术学术写作。虽然文字与图像是我们的创作媒介,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礼赞与文字智力相平行的“手的智力”。我们的师生在实践和写作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着“意外的哲学思考”——我们意在培养能理解和描述“手的智力”的新型思想者。
美术学以中西美术史教学为主,兼及全球美术史所涉及的各地区、各时段、各领域,包括古代及现当代美术史个案研究、美术理论及应用实践的多元探索。美术史系核心课程有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等;艺术管理学系核心课程有中国美术史、艺术批评、当代展览与制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研究、博物馆概论等。实践课程主要有艺术·技术与学术、艺术管理与策划实践、展览与编辑、专业考察等。
在特色课程培育方面,已建设完成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信息化教学方法,目前10余门课程已实现网络教学;拓展学生国际视野,进一步深化本科课程改革,举办海外名师系列工作坊。艺术与人文学院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艺术系合作,成功申请到美国盖蒂基金会“联结艺术史”项目,是继印度尼赫鲁大学之后,第二个主导申请到该项目的亚洲高校单位。本次合作主要采取交换两校教授的方式,多伦多大学教授为我院本科生开设《文艺复兴艺术》和《西方美术史》课程及多场学术讲座和国际工作坊。艺术与人文学院王玉冬教授前往多伦多大学开设《中古中国美术史》专题课程。这种互换教授的合作方式是亚洲地区高校的首次尝试,也是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典范;构建思政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材体系。已编撰完成8本兼具国际视野、地域文化特色和广美风格的专业教材。其中本专业多名教师参与编写教育部主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中国美术史》,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地缘优势,我院积极开展与省博物馆、省美术馆的校馆共建,结合广美的跨学科优势,继续推进大学美育公共课程的整体建设。
艺术与人文学院、多伦多大学艺术系联合开设国际工作坊
艺术与人文学院美术史和美术批评系列讲座之多伦多大学亚当.科恩教授讲座
“关于陶瓷的十种好方式”广美陶艺教学成果梳理展策展人组织美术史学生在展览现场上课
《全球美术史专题研究》课程校外部分,带领学生参观广东省博物馆《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
艺术管理系邀请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娜塔莎教授来校作讲座
2020年《时尚文化与时尚管理》课程作业汇报演出在广州塔“潮墟”举行
2018级美术史系本科生下乡实践课程之参观敦煌莫高窟
敦煌研究院王学丽老师热情接待艺术与人文学院师生参观敦煌研究院修复工作室
2018级艺术管理学系本科生下乡实践课程之重走梅关古道
艺术管理学系举办数字博物专题论坛系列讲座
师生赴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展瑶绣非遗活化主题调研,深挖瑶族文化内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04
人才培养与教学成果
美术学专业优化两年基础教育与两年专业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海内外文化事业培养了大量理论与应用并重的优质人才。近几年,通过有序建设、经费保障,在获批2016年广东省特色重点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基础上,涌现出大量教学质量改革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项,厅局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搭建教学科研一体化平台,学院已搭建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岭南美术文化遗产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岭南美术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等6个省级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以科研反哺教学,以教研合作服务社会,立足大湾区,深化与国际学界的交流合作。承办文旅部广彩瓷烧制技艺普及培训班等6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在广州塔畔的潮墟举办非遗研培学员结业成果展,取得较大社会效益。近年来,在各届“挑战杯”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评审中,学生项目获得省级以上立项和奖励15个。
美术学专业近3年来共培养毕业生219人,升学及就业率**,升学院校包括伦敦艺术大学、利兹大学、莱斯特大学、芝加哥艺术学院、海德堡大学、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知名大学。逾7成毕业生选择在大湾区就业。从就业领域来看,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文化艺术行业、教育行业和商业科技服务等相关行业。就业单位分布在各类中小学、高校及海内外艺术机构,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艺术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何香凝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深圳市当代艺术史、深圳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以及腾讯、大疆、网易等著名企业。
艺术与人文学院岭南美术遗产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广州美术学院广彩瓷烧制技艺普及培训班,原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视察教学现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广州美术学院非遗成果展开展仪式在广州塔畔的“潮墟”举行
省级以上奖项证书及合影
2021届本科毕业作品展现场
2021届本科毕业作品展师生合影
全体新生进行主题为“不负韶华,出彩青春”的素质拓展训练
师生歌舞表演《相亲相爱》参加广州美术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
图文:教务处 艺术与人文学院
编辑:江粤军 袁梦婷
核稿:刘颖倩
审定:刘 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