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2016级粤台产业科技学院设计系的蔡旭东在电脑前浏览着设计网站,突然间德国红点设计奖官网上2021年的获奖信息让他感到兴奋,他激动地告诉指导老师——粤台产业科技学院潘昌雨副教授与台湾合作高校、朝阳科技大学李雁隆教授,“我的毕业作品获得红点概念设计奖了!”
作为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蔡旭东的毕业设计作品《“毯”护你》(英文名:“Protect U”),是一件多功能应急救援产品。它能够通过简单的扩展与变换形态后,拥有浮力助具、救生毯、简易睡袋等多种功能,可应用于紧急救援,户外探险等场景。
此前该作品已斩获了2019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2020意大利A Design Award、2020美国Core77 Design Award、2020韩国K Design Award、2020俄罗斯C-idea Design Award等多项国内外设计竞赛奖项,此次更是一举获得世界设计界重量级的奖项——红点奖。回望一路的学习历程,他感叹,“是粤台产业科技学院给了我平台和机会,我才能不断创造,做出这样的作品。”
01
关注社会议题,从现实需求中寻找创作灵感
在粤台产业科技学院设计系里,在毕业前留下一个有意义的作品,是每一位学生一致的想法。蔡旭东在大三时,跟着学院一起到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同时也要在大三阶段完成自己的毕业作品。在学习期间,他根据李雁隆教授的建议,跳出自己的思维惯性,从社会热点、自然环境等大的议题出发,思考自己的选题方向。
为更好汲取设计理念,他通过世界各大展览以及摄影比赛作品,了解中国乃至世界所关注的社会焦点。其中,一张触人心弦的图片吸引了他的注意。在一片普通的海滩上,一个叙利亚男童面朝下地倒在海滩上,海水淹过他幼小的身躯,这一张以难民悲剧为背景的摄影作品,讲述了全球正发生的难民危机,促使他决心为这些难民设计一件救生的产品。
截至2018年底,全球因冲突或其他原因被迫逃离家园的人数高达7080万。由小艾兰的照片为契机,蔡旭东更进一步地了解“难民”这一群体,“一开始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想要提供一件在难民迁徙过程中能帮助他们的产品。” 议题提出过程相对顺利,但需要通过相关纪录片、新闻报道等途径去仔细了解难民渡海迁徙的过程,并分析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最迫切的需求。“因为这件产品对他们来说不能‘不痛不痒’,所以我需要去洞察哪一些才是他们的核心需求。”
在多次修改产品概念设想后,蔡旭东最终设计出了自己的作品——《“毯”护你》,集救生毯、浮力辅具、简易睡袋为一体的多功能应急救援产品。该产品不仅可以为难民渡海时提供一定的浮力,还能在他们顺利上岸后提供保暖与休息条件,并为他们带来心理上的慰藉。
02
反复修改打磨,致力提升产品实用性能
尽管他的毕设作品议题从提出到通过的过程相对顺利,但作品的制作过程可以说是一波多折。大三上学期,蔡旭东已经提出了作品的第一个设计概念,将浮力背包的草模自己一针一线缝制出来,并在期末展览中展出。展览过程中,来自老师与同学的建议,让他发现了产品存在的各种问题,虽然浮力背包具有便携性,但在多功能、实用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随后他在第二学期制作出新的草模。
在第二代产品制造出来后,多功能救生毯形态的产品吸引了师生的注意,指导老师潘昌雨认为,产品虽然足够完整,但是在运用到实际时,其部分功能——例如担架功能——还可以进行替换调整,以此满足难民更迫切的现实需求,因此他汲取各方面的建议开始了第三次的产品迭代。
“正常来说,大三期中展出的草模几乎已经是作品的最终形态,只剩下表面喷漆还有做展览的准备,很少有同学这时候还在大改。”离大三期末展,也就是最终的毕业设计展览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蔡旭东陷入两难选择:是“继续按照第二代概念完善下去”还是“重新定义作品概念”。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从问题定义开始,重新创作一件作品。
最终作品沿用了第一代概念中浮力助具的构想和第二代救生毯的形态,将作品的核心功能定位在救生毯、浮力辅具、简易睡袋三方面,为难民的迁徙过程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蔡旭东需要用到缝纫机,于是每天下课便去系办公室借用来赶制自己的作品。时间久了,系办公室的曾永玲老师不仅对他眼熟了,而且手把手教他使用缝纫机,让一个缝纫机“小白”能够将脑中的构想缝制出来。此外,他还会时常与其他指导老师——张鸿兪老师、陈维钟老师进行沟通,不断汲取经验建议,让这件作品真正能“毯”护难民。此外,除了难民群体,这件产品还能给用于户外探险、户外运动、露营等相关活动上,在具有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市场可行性。
蔡旭东表示,自己的作品能够成型并拿到奖项,得益于学院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受益于两岸老师的合力悉心指导与学院的持续支持。“特别是在作品从构思、完善、制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经过无数次反复修改打磨,才取得今天的成果。”
03
不断学习成长,他拒绝“躺平”过完大学生活
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向来秉持“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原则,学生在大一大二两年巩固专业知识,在大三、大四阶段学院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蔡旭东所在的设计系便是如此,学院一方面提供专业的学习内容,一方面提供创意工坊、实验室等场所作为学生实践场地。
“踏实”是粤台工设系潘昌雨老师对蔡旭东的评价。在本科四年里,无论是作为学生、班干部还是粤台学院团学干部,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从中不断学习。正是因为这份“踏实”,让他顺利完成了大三“坎坷”的毕业设计阶段,成绩也一直保持年级排名第一的位置。
院长陈伟表示,学院坚持成果导向,鼓励创新发展。蔡旭东同学获得红点大奖,是其积极努力、不懈追求的成果,也是学院坚持新工科办学理念,发挥两岸合作办学优势,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成果。
学院全方位的培养不仅磨练了蔡旭东自身的专业能力,也让他更加坚定地选择“设计”的道路。于是毕业后的蔡旭东选择继续深造,并通过努力考上了广东工业大学设计系研究生。
即使获得了多项设计竞赛奖项,蔡旭东依旧为实现梦想持续努力。“优秀并且十分努力的人太多了,我必须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我不想做‘躺平’的那一个。”于是,忙碌成了他生活的常态。即使是在暑假期间,每天的时间安排依旧满满当当:完成工作室项目、参加设计类竞赛、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准备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开题……
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产品设计师,“设计师的门槛其实很高,需要掌握许多扎实的能力。”这也是他不断学习的原因,他说自己现在只能算“设计系的学生”,还需要不断学习与成长,直到能真正担得起“设计师”的称呼。
“我一直认为人生没有捷径,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所有的结果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在设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找到自己的兴趣、怀揣热情,并不断钻研下去,你会发现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蔡旭东认为自己走的这条路并不孤独。
#想了解莞工的你还可以看#
图文来源 |江粤
图片来源 | 受访者提供
图文编辑 | 江粤
一审 | 辛承祚 二审 | 蔡耀蔚终审 | 叶妙娴
点赞、在看,双连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