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在莞工,有一群人,在青春最美好的时候投入到“三支一扶”中,在基层磨练,通过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的方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促进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里,有他们,有青年人的奉献与理想。
2020届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 方日轩
在莞工就学的四年里,来自2020届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方日轩作为团学的成员,连续三年为学院的师生服务,在这段时期里,他接触到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以及了解到了“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相关政策。“当时我看到一句话,内容是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受到鼓舞的他,在毕业那一年坚定地递交了“三支一扶”的报名单,并带着所学的知识和满怀的热情来到了韶关市翁源县官渡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对方日轩来说,工作过程中最难解决的是语言问题。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听不懂官渡镇本地的客家话,导致前期很多工作的开展效率特别低。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在与官渡镇的村民交流过程中,他不仅能听懂客家话,甚至还能与村民们进行日常沟通。在今年3月份,官渡镇遭遇严重干旱,方日轩作为坪田村的驻**奔跑于农田与办公室之间,最终与其他干部一起找到合适的水源地进行抽水灌溉,才缓解了农田耕作缺水的问题。
忙碌在乡村地头是方日轩工作的日常,和最初希望在这里大展拳脚的初心对比,方日轩发现当解决了村民们关心的事情而看到他们喜悦的笑容,才让他真正了解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当看着官渡镇在大家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美,乡村振兴、产业建设有了成果时,那种收获感和满足感是任何事情都无法代替的。”他坚定地说道,“我会珍惜这两年的时间,用自己平凡的力量建设乡村,实现自己的价值。”
2020届文学与传媒学院毕业生 李婉熙
“毕业后,我想回到家乡,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2020届文学与传媒学院毕业生李婉熙来自于韶关市乳源县,当了解到“三支一扶”的政策以及有对口自己家乡的岗位时,她便主动报名参加。对她而言,家乡是一片美丽的地方,过去十余年的培养,让她能走出县城,来到大城市求学,而在毕业后也希望尽一份力。李婉熙希望能帮助家乡开发当地的各种资源,促进美丽新农村建设。
在参与家乡扶贫的过程中,她怀着不一样的心情再次走过熟悉的路,并重新认识、深入了解乳源县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与乡亲们交流时,她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建设道路、灌溉水源还有销售平台建设等等,都化成了她主动担起工作的责任感。“深入群众,才能了解实际解决群众的所求所需,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我觉得这就是‘三支一扶’带给我最直接的理解。”
2020年底,当地进行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由于时间紧凑、事务繁琐、工作量大,给李婉熙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为了顺利完成工作,工作时间内做不完,李婉熙就每天比平时早起2个小时处理文件;修改材料的压力比较大,她就比平时花更多的时间检查。经过两个月多的磨练,李婉熙在材料撰写、整理、归档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待工作也更加细心,耐心。“基层的工作十分琐碎,但我认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让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好的提升。”
青春如歌,奏出激昂乐典,谱写华曜乐章。对还尚在求学的师弟师妹,李婉熙想说:“希望师弟师妹们大学四年努力求学,若心系乡村振兴发展,推荐你们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必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2020届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 邵仲晴
202届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邵仲晴在去年9月份报名参加了“三支一扶”项目,投身于云浮市云安区镇安镇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开展工作。日常她主要从事当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协助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回想起最初从就业平台上了解到“三支一扶”并决定报名的情景,邵仲晴仍觉得十分荣幸,“在这里我不仅磨炼了自己的能力,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奉献后的获得感。”
参加工作近一年,邵仲晴最大的感受就是基层工作繁琐复杂、千丝万缕,除了负责自身事务外,还需要经常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上至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相关数据的上报,完成阶段性的工作任务,下至农村保洁员的考勤补贴管理,都需要邵仲晴完成。尽管工作琐碎,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也能在这些工作中能派上用场。在完成农村削坡建房整治任务时,需要对高风险点的整治实施削坡减载、建排水沟等,这些措施都运用了专业课里的知识。“很感谢大学四年老师们的悉心教诲,让我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面对各种工作。”
令邵仲晴印象最深刻的一项任务是协助工业园建设收地迁坟事宜。在这项工作里,她主要负责跟进村民迁坟后期补偿款的落实。如何程序化流程、与村民沟通解决价格争议问题是她在接手工作初期面对最大的困难。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邵仲晴很快地熟悉了工作组的情况,开始归纳现有资料,查漏补缺,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报表,将补偿款申请流程具体细节化。同时她也通过电话、面谈的方式向村民解释赔偿标准,及时将其反馈给工作组领导,尽可能地解决村民的问题。
经历了一年的基层工作磨炼,让邵仲晴明白到,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和群众的接触中更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态度,以“低姿态”面对群众,做一名有温度的干部。“基层工作的第二年我将以更细心负责的态度做好自身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自我总结和反省,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让自己不留遗憾。”
DGUT
青年大学生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用一颗炽热的心去做最朴实的事”是他们给出的答案。未来,他们也将发挥自己的力量,担负起大学生的使命与责任,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为美丽新农村奉献自己的青春。
#想了解莞工的你还可以看#
文字来源|严尚俞 曾文涛 刘怡文 谢裕琳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图文编辑 |辛承祚
一审 | 辛承祚 二审 | 蔡耀蔚终审 | 叶妙娴
点赞、在看,双连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