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调到第一军医大学,至今已四十余年,真可谓“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无论对于教研室还是我个人,“追昔抚今犹旧梦,历经风雨总关情”,时值建校七十周年,感慨良多!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钟世镇教授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高度重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同年8月召开的科教工作座谈会,给中国的科教工作和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春天”。我这个头上有帽子屁股有尾巴的“臭老九”,就是在这个“春意盎然”的秋天里调入本校的。在广州这块处处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沃土上,我看到了灿烂的蓝天。1979年,55岁的我当上副教授,还出人意料之外地被学校任命为解剖学教研室主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正是这个教研室主任职务,才又重新焕发了我多年的科研积累和消褪许久的青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有了基层的学术决策权,就可为学科选定与时俱进的研究方向,就有机会开创新的学术园地,就可以创办一本自己的学术刊物,就有办法带出一支活跃的学术队伍,就有可能在国内国外引领解剖学的研究,才能使“解剖”这门夕阳学科老树发新芽。
赵云宏校长(左一)陪同总后勤部长洪学智(穿军装者)考察人体解剖学科
想当年,我们解剖教研室“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学术地位,更无学术影响,甚至都不敢奢望全国相关的学术学会邀请我们参加学术会议。而今,经过教研室几代人四十多年的努力,我们解剖教研室开拓了临床应用解剖学、医学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和数字医学四个研究方向,创办了全国核心期刊《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体科学馆》。打破了人体解剖学只招收基础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老传统,根据学科的特点优势和临床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人体解剖学培养外科博士”的新模式,改变了解剖学博士生“门可罗雀”的报考局面,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发挥了学科的潜力。于198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1年成为国内访问学者培训定点单位;1993年批准为全军重点实验室;1994年批准成立临床解剖学研究所;1995年批准为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重点实验室;1995年开始招项目博士后人员;1997年实现了我校院士称号零的突破;1999年成为教育部特聘教授岗位单位;1999年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成。
教研室全体军人转制前合影
我个人也于1981年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9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0年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6年评为总后勤部科技一代名师,1997年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2009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在学术研究方面,发表了600多篇论文,主编出版了15部专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部级一、二等奖13项。
钟世镇院士和航天英雄杨利伟
人体解剖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方法的更新,相关学科的渗透,这个学科领域陆续形成许多研究手段较新、技术装备较精、探索领域较专的新兴分支学科,使得以肉眼观察为主的大体解剖学,呈现出“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那种落日残霞的垂暮压抑景况。就在解剖学科研选题困难、开展研究举步维艰的“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我们率先开展了临床应用解剖学的研究、开拓了医学生物力学在临床的应用、提出了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的方向和组织工程的研究,使得解剖这门古老的学科犹如老树发新芽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灿烂前景。
钟世镇院士和他的管道铸型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借建校70周年盛典之时,我要感谢帮助我成长、支持我工作、为我创造学术发展条件的所有的老首长和同志们,也恳切地盼望有一大批“冰寒于水,青胜于蓝”的新一代南医学子加入到解剖的行列。因为临床外科日新月异,现在是“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日新”, 所以要有“长江后浪催前浪”的持续,“雏凤清于老凤声”—世界是你们的!
来源 | 基础医学院 新闻中心
作者 | 钟世镇
编辑 | 唐雷 黄瑶 魏秋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