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58年,
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从武汉南迁广州,
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
自此,在珠江南岸刘王殿岗的断瓦颓垣上,
一座红墙掩映、花树缤纷的美丽校园
拔地而起。
六十多年过去了,
昌岗校区里的一砖一瓦,
凝固着时光,
更流淌着一代代广美人的炽热情感。
回望昌岗校区建筑风貌的变化,
我们似乎能触摸到岁月的印痕……
经之营之,不日成之
1957年2月,由邝英民、李建华、陈东、郭振强、曾繁浩组成的基建办公组奔赴刘王殿岗实地勘察。当时的刘王殿岗是一片荒芜的平冈,只有数株木棉屹然耸立。基建工作组到位之后,迅速开展工作,经过多方筹划,由广东省城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图纸的中南美专新址破土动工。诗云:经之营之,不日成之。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昌岗校区便已建成。而数株木棉也一直伴随着广美数历风雨,昭显了学校傲立于世的风骨。
1957年的广州美术学院总平面规划图(综合档案室提供)
1966年广州美术学院俯瞰图(冯原老师提供)
1993年的广州美术学院校园规划
1985年的学校正门,美国摄影家亚历山大威提科夫来访
教学大楼已成广州市历史建筑
进入校门,巍然耸立的就是建成于1958年的教学大楼,建筑呈中轴对称,主楼为四层,两翼各为三层。教学楼一至三层为早期学校教学、行政等诸项工作的场所。主楼第四层为图书阅览室。教学楼一楼西侧变电房设有广播站,每天早上6时,广播站准时向师生播送中央新闻、音乐歌曲等。1992年,教学楼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层。2014年,教学楼被确立为广州市历史建筑。
1958年的教学楼(蔡克振老师提供)
1963年,校庆期间的教学楼
教学楼逐渐转变为行政楼职能,图为摄于2013年的五层行政楼。
1962年冬,黎雄才教授在教学楼的山水科教室示范
1961年,图书阅览室在教学楼四楼
1960年,洪植煌老师正在教学楼一楼广播站播音
雕塑楼几经扩建改建
沿着教学楼一直往北走,便是雕塑楼。
1958年,学校组织师生绿化。从教学楼到雕塑楼,并向两边延伸——东至附中楼、西至现在的十八栋,都栽种上千层树苗。这些历经六十多年岁月洗礼的千层树,到今天依然是昌岗校区最富有生机的风景线。
1960年,学校在校内建造小型陶瓷实验窑,自力更生。该窑选址在雕塑楼西侧,后迁移至工艺楼内,晓港窑的美名渐次传播,蜚声一时。1980年,在广东省建筑设计院主持设计下,学校扩建了雕塑楼。2000年以后,在雕塑楼原址上,建成了16层的综合教学楼。雕塑楼内院落四角种有四株大叶紫薇,后来移植至学校西门,至今亭亭如盖矣。
2013年,两排整齐的千层树
1960年春天,工艺系和雕塑系合作建窑炉,此为晓港窑的前身
80年代的雕塑系
1985年,雕塑系建成了玻璃钢车间,刘保东老师(左一)在上课。
雕塑系师生的合照。系名为刘开渠所题
运动场下曾有暗渠
1958年,在建设教学楼的时候,挖出很多红土。如何处置这些多余的土壤呢?恰逢校园的北边有一条暗渠从下而过,地质疏松,正好将这些红土填没其上,并修建出运动场。
1963年,我校举行校庆十周年运动会
1982年,我校举办田径运动会
美术馆的“前世今生”
美术馆位于校园的西南侧,属于学校早期建筑之一。2007年,崭新的美术馆在原址落成,当时被命名为“胡一川美术馆”。
1993年9月,我校举办《王肇民水彩画展》
1993年11月,四十周年校庆期间,我校举办《胡一川作品展》
90年代末的美术馆(林朝阳老师提供)
2001年10月,我校举行“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美术馆奠基礼”
教工宿舍名家汇聚
学校建成初期,西侧主要是宿舍区,西南角为校长和老教授的居所,曾居住过胡一川、杨秋人、关山月、黎雄才、陈铁耕等多位老教授。如今徜徉在幽静的小路上,还可见一些颇有年份的罗汉松、木棉、银桦、白花羊蹄甲,有的就是前辈名家们亲手所植。
60年代,关山月、赵崇正、何磊、杨之光诸位先生在关老家中门前。
70年代末胡一川院长在家中弹钢琴
1981年,杨秋人副院长在家中(尹铁老师提供)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
八十年代,新的图书馆在原雕塑楼东侧建成。图书馆正门立有潘鹤教授雕塑的鲁迅头像《睬你都傻》。
图书馆建馆时,潘鹤教授捐赠了他的作品《睬你都傻》(潘奋老师提供)
1989年9月,我校学生在新建的图书馆阅览室自习
图书馆
荷塘变身岭南画派纪念馆
教学楼的东边,原为一片莲池,莲荷袅袅,十里飘香。1991年,在此莲池之上,由著名建筑师莫伯治和何镜堂设计的岭南画派纪念馆落成。
花圃荷塘
1986年11月30日,我校举行岭南画派纪念馆奠基礼。
2004年首届“丹青岁月·十二人画展”合影
更多历史记忆——
1993年11月19日,四十周年校庆之际,举行学生活动中心奠基礼。
艺术交流馆
集美设计公司
油画系77级学生在校园上外光作业课
1986年,美国卡利威廉国际大学版画家来我校进行学术访问
感谢学校档案室及各院系的帮助,感谢洪植煌、林驹、蔡克振、冯树、梁伟波、尹铁、潘奋、冯原、何红娇、林朝阳、李穗生等多位老师为该文撰写提供信息资料,感谢所有热爱关心校史工作的前辈老师。
文图:校史室宣传部
编辑:江粤军 袁梦婷
核稿:刘颖倩
审定:刘 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