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为表彰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且贡献突出的优秀教师,学校组织了第九届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13位老师获“中山大学第九届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为鼓励教师立志做“大先生”,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特推出“教学名师”专题报道,通过讲述中大名师的故事,发挥名师的榜样力量,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学生给这位中大教授颁奖,
点(dim)解(gaai)嘞?
一张奖状上
五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定海神针奖”
好霸气的名字!
可翻遍了第十届中国大学生
医学技术技能大赛的获奖名单
也难觅其踪影
这张奖状
到底是从哪里来
又要颁给谁呢?
原来
“定海神针奖”由中大学生自行颁发
获奖者是孙逸仙纪念医院
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
临床医学专业赛道参赛队
培训教官组总教官之一的
马丽萍教授
作为凝聚众人的团队核心
马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路过关斩将
登上了光荣的领奖台
在学生们心里
“定海神针”之名非她莫属
马老师还荣获了
“中山大学第九届教学名师奖”
荣誉的背后,是她的三重身份:
雷厉风行的 “马大姐”
严谨细致的 “马教授”
恪守仁心的 “马医生”
三重身份,来回切换——
“马大姐”“马教授”“马医生”
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三管齐下”
马丽萍教授参加义诊
01
大家尊她为“马大姐”
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素有医学生“奥林匹克”之称,马丽萍老师连续10届担任国赛教官或总教官。
十年的大赛带教经验,浓缩成一个亲切朴素的外号——“马大姐”。而外号的背后,是马老师积累多年的团队协调和领导能力。
每年带教教官的经验不一,参赛选手对集训的适应能力也参差不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默契亟待磨合。可以说,马老师就是拉紧教官和学生的那条纽带。
10年大赛历经12年头,期间马老师担任着血液内科科室主任,带领科室高效运转并屡创佳绩。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山大学参赛队伍的集训,每年技能大赛来临,马老师都要花更多时间安置并处理科室大小事务。科室的管理经验在比赛团队中同样得以彰显。
这位雷厉风行又健谈幽默的总教官,被教官们尊称为“马大姐”。在她的带领下,中山大学参赛队伍不断为百年“中山医”的荣光添砖加瓦——在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总决赛中,中山大学在入围的81所高校的142支队伍中表现抢眼,金银铜大奖尽收囊中。
马丽萍老师(左一)和中山大学参赛队伍学生的合影
今年的技能大赛庆功宴和往年有些不同。带着对老师们的感恩,学生们自发为每一位教官准备了独一无二的“奖状”。马丽萍老师收到了来自学生颁发的奖状——“定海神针奖”。
奖状虽简朴,却记录下了两个多月里师生亲密无间的温情与感动,而“定海神针”四字更是马丽萍老师十年的大赛带教经历的生动注脚。
作为总教官和领队,马老师不仅是带教老师,还是团队的领导者,这是“三管齐下”中的一管。
02
“教学是一名大学老师的责任和
义务”
教学是马丽萍教授“三管齐下”中的第二管,也是最重要的一管。
马丽萍老师(中)与中山大学参赛队伍学生合影
马丽萍老师(二排右四)与参赛选手
“诊断学”是医学生从基础理论走向临床的桥梁,是一名医学生蜕变为一名医生的必经之路和“基本功”培训的摇篮。
马丽萍教授兼任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近20年,除了坚持每年的授课,还致力诊断学的教改,将物理诊断部分贯穿在医学生诊断、见习、实习的不同阶段,使学生在不同层面学习和体会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多年来,马丽萍教授一直是学生们迈向临床第一步的领路人。
物理诊断学的课程内容相对固定,然而每届学生的特点不一样,学生的水平和学制也不一样,如何在同样的教学内容上因材施教是马丽萍教授在教学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第一,我会兼顾学生的水平和他们愿意接受的讲课方式。第二就是我在用心地去做这件事,围绕每一个时段、每一批学生他们应该掌握的东西去修改自己的授课内容,”马老师说道。
如果细心比对马老师的历年课堂,可以发现,从授课教案到讲课速度,从英文用词到临床和科研新进展的提法,都倾注了一位老师的满满心思。
执教三十多年,马丽萍教授总结出了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提起自己的课堂,马老师有自己的独特心得,“作为一个老师,无论是讲授哪部分内容,我都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切合实际让学生愿意听和接受到最好。”
细节的背后,是一位老师的执着。“我的教学理念就是希望尽己所能,培养出一批批基本功扎实、操作规范的学生。”
从马医生到马老师,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一如既往的严谨用心和“对症下药”的能力。
03
与血液医学共成长
马丽萍老师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血液内科结下缘分,当时的血液科在内科大家庭里稍显弱势。
2000年的马丽萍老师
马丽萍老师留学时的照片
一是因为血液病不像高血压、糖尿病等为常见病,二则受限于当时的医疗科技,血液病患者治愈率相对不高。当时的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疾病的诊断仅仅是显微镜的肉眼诊断,靠的是扎实的基本功。
“在我刚入行的时候,造血干细胞移植全国仅有个别单位开展,成功案例屈指可数。而现在呢?单是我们医院很小规模的移植病房一年都要做50多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三十多年来,科技为血液医学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使得血液内科从诊疗技术到治疗技术都焕然一新。马丽萍教授见证了血液医学的发展,也跟随医学发展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我深深感到,一天不学习似乎就要被时代淘汰,活到老、学到老,这是职业的要求和特性,容不得你半点懈怠,”马丽萍教授说道。
04
医者,最重要就是一个“仁”字
马丽萍教授披上白色外袍时,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就是马丽萍教授致力追求的“第三管”,2015年曾被评为“羊城好医生”。
马丽萍老师从医几十载,始终坚守医者仁心,在自己专擅的领域内发光发热。ITP(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到临床治疗,是马丽萍老师的主攻方向。作为在该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医生,马丽萍老师积极牵头,在广东省内乃至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频频发声,从临床进展和科研层面共同推动该疾病的研究发展。
而各种形式的面向社会公众的ITP科普活动,是马丽萍老师的另一处“战场”。ITP并非恶性血液病,但却是一种易反复、难自愈的疾病。长期以来,部分患者及家属对该疾病的信息掌握不全面,导致治疗不规范和预后效果差。马丽萍老师深谙此现象,“呼吁我们的病人,了解这个病;也呼吁我们广大医生要规范地治疗这些病人”,这是马丽萍老师做科普的初衷。
马丽萍教授参与ITP疾病科普的活动海报
救死扶伤、恪守仁心,这不仅是马丽萍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对所有学生的期待。马丽萍老师长期扎根一线教学,最希望的是学生们能恪守“博学、踏实、付出”的品格,能认真夯实自己的基本功,展现医者的本色。
做一名好医生,无愧于身上的白衣,这是马丽萍教授致力追求的“第三管”。
如今,我们依旧看到,马丽萍老师的身影来回穿梭在患者病房里、教室课堂中、学术会议上,她步履匆匆,她雷厉风行。三管齐下,三笔有力,马丽萍用自己的行动端端正正写下了一位教师、一位医者的责任和风采。
马丽萍教授与患者、科室、与一届届中山大学医学生的故事还在继续……
个人简介
马丽萍,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医科教学督导组副组长,中山大学临床技能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曾任内科教学主任,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血液内科专科主任。
来源:中山大学学生记者团、中山大学公众号
文稿:周沫、黄梓涵、宋渴馨
转载编辑:林缃遥
校稿:李钏瑜、胡译匀
初审:胡文涛、张洁、聂林
复审:罗晶
审核发布:荐志强
欢迎点击“在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