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广东省教育厅召开,会议对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进行了授牌。学校校长廖益应邀到省教育厅主会场参会,并代表学校接受“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21-2024年)”授牌。
学校自2018年1月获批广东省第四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以来,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共生单元“三协同”,实现双创教育服务科研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项目育人的“四服务”,建立思政先导-金课引领-教材支撑-竞赛实践-项目孵化-创业实践的“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三协同四服务全链条”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有效促进了双创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
01
加强政校企“三协同”
创新长效合作路径
学校通过聚焦政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坚持引培并举,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等,共同实施教学,组建师生共创“专创”工作室;通过合作共建双创实践育人平台,搭建双创孵化基地、综合实训平台、示范基地等,助力提升学生双创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合作共孵项目,面向社会企业征集大创项目命题、与地方联合申报重大项目,助推双创项目孵化落地。
02
依托地方资源,打造双
创教育“四服务”模式
学校立足打造粤北特色农产品品牌,将教师科研项目与地方产业特色结合,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助力农户增收致富和企业转型升级,在双创中服务科研育人;以打造华南研学“红色+”文创品牌为契机,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与活化,构建了“寻、走、创、研、展”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在双创中服务活动育人;以文艺孵化为载体,组建“金鸪鸪”瑶乡师生文艺志愿服务团队,实施“教、学、研、演一体化”,用歌声唱响大地,用舞蹈活跃田野,在双创中服务文化育人;以文旅融创为牵引,以新农村建设为理念指引,打造广东丹霞印象新乡村生活圈(瑶塘村)项目,塑造广东最美客栈民宿集群,绘制美丽乡村墙绘,在双创中服务项目育人。
03
坚持学生发展为中心,探索
双创人才培养新范式
通过以开展课程思政为先导,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双创教学中,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以省级“金课”为引领,结合教学实践,建构金字塔式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对分课堂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框架设计、案例搜集等,主编出版双创教材;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双创大赛等赛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有双创潜质和兴趣的学生定制创业培训和孵化服务计划;在政策咨询、融资、企业管理等方面为创业者持续提供实战指导。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党建引领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资源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下大功夫,充分发挥学校与政府、企业等主体的良性互动功能,多角度、多途径、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围绕双创成果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
点此查看
学校“双创”工作
取得可喜成绩
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科技部星创天地、粤嵌众创空间和全国**“双创对分教研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基地5个;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广东省现代农业星创天地等省级双创基地17个;
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专家2名;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库6名;
首批“全国对分课堂教师发展先锋教师”1名;
广东省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名;
省级就业创业“金课”1门;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1项;
主编出版双创教材2部;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
授权专利258件,其中发明专利45件、实用新型专利126件;
创新创业项目入选“献礼建党100周年——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展”;
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1铜和省赛3金4银7铜;
省优秀双创指导老师2人次;第八届“创青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连续3年入选全国普通高等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前300强,稳居全省高校前16强;
承办全国性大赛1场、省级大赛6场;
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4名,入选省“青创100”学员6名;
2020届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集体典型经验二等奖;
省创业先进个人1名;
加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等4个国家级联盟;
【人民日报】【光明网】【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在线】等权威媒体多方报道我校创新创业教育业绩。
孔云龙、赵三银参观创新创业工作成果展示
廖益和赵三银亲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现场慰问参赛师生及工作人员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求,省教育厅从2018年起取消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终身制”,启动示范校动态管理,建立复评和动态调整机制,每四年遴选一次。学校将以此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再获评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凝练特色,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投稿邮箱|sguxcb@sgu.edu.cn
文|创新创业学院
图 |韶关学院
编辑|胡泽慈
初审|刘带
复审|李丽群
终审|何国举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推荐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