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专业介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政学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已公示名单),学制四年。同时设有财政学(含税收学)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学制三年;税收学专业型硕士学位点,学制两年。财政学专业是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特色专业,建设有校级研究基地“公共经济学研究基地”,以及“学术导向型”和“创业创新型”两个学生培养平台。
02 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
财政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主要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本专业立足于培养具备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在财政、税务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财政税收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财税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财政学本科专业培养具有如下素质的学生:
(1)具有良好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并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格局,能够融合经济学、政治学、法学、财务会计、统计学、公共管理、历史学、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构建良好的通识知识体系;
(3)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财政、税收、财务基础知识,熟悉国内外财税体制的演进历史和现状,熟悉财税相关政策法规,了解财税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并能够融会贯通上述知识,构建专业知识体系;
(4)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熟练搜集、分析数据,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5)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6)具有较高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能够使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
(7)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独立有效的思考;
(8)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核
心
课
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财政管理、政府预算、税收学、税法、政府采购、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有资产管理、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社会保障学、财税英语、纳税检查、经济法、统计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学等。
03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财政学专业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已形成了以教授为龙头,以博士、副教授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的教师队伍。绝大部分教师具有海外培养或访学背景。财政学专业教师已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同时设有“公共经济学教学团队”和“公共经济学研究中心”两个校级教学和科研平台。财政学专业教师重视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优秀,教材建设成果显著。
其中,彭成洪教授现为广东省财政学会理事,广东省省情咨询专家,广东省政府采购专家,广州市财政预算专家。曾被评为全国财政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曾被遴选为省级首届跨世纪学术骨干。邵培德教授曾任国际财政学会(IIPF)会员,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访问学者。
财政学专业教师
“公共经济学教学团队”教学研讨
04 人才培养与专业特色
财政学专业实行小班教学,学生规模多年来控制在40人以内,有较高的师生比,有利于针对性培养。为落实分层分类培养,财政学专业设有“学术深造平台”(立足于国内升学和国外深造)和“就业创业平台”(立足于企业就业和公务员)两个学生培养平台,由系主任牵头,骨干教师负责,从课程设置(强化学术深造基本功和企业财务分析能力等)到学生日常活动(四大主题培养活动、大型国企和财税机关实习基地、职业生涯指导训练等),构建了体系性的培养机制,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财政学专业与中石化华南分公司
签署合作实习基地
财政学专业与国家税务总局
广州白云区税务局签署合作实习基地
四大主题培养活动
公共经济学工作坊(PEW)
财政学专业读书会
财税大讲堂
职业规划营
05 就业前景与培养成果
在校内外举办的各项活动中,财政学专业同学屡获国家级和省市级嘉奖,并多次成功申报省级和校级实验项目。
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包括:
第一,在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从事财政税务、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在企业从事与财税和财务相关的工作,或者自主创业;
第三,进入国内外高校进行财税相关专业的深造
(例如,2012级董楠同学赴香港大学读研;2013级麦东仁同学保送至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读博;2014级蓝紫苑同学目前在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读博;2017级王韶昆同学保送至中央财经大学读研;2018级李夕冉同学拟赴芝加哥大学读研)
学院曾向社会用人单位发出对财政学专业毕业生是否满意的问卷调查表,回收率达95%。评价为满意的占69.5%,比较满意的占21.05%,两项共占90.55%;基本满意的占7.34%。毕业生对培养质量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师资水平感到满意,绝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就读期间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认为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涉猎各知识领域以及与他人的有效合作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编辑|陆佳琪
初审|陆盈斐 刘力行
复审|陈子彦 周汉新
复审|杨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