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基础医学专业 | 他们发现了肿瘤的弱点,正研制“魔法子弹”!还有他们在……

广州医科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了不起的基础医学专业 | 他们发现了肿瘤的弱点,正研制“魔法子弹”!还有他们在……

广州医科大学

堪称浪漫的微观世界,你有见过吗?

正常气管的微观结构

恶性肿瘤细胞

医学科学家的日常就是从临床发现疾病的科学问题,与细胞、病原体、动物等打交道,从而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研发药物、疫苗去对抗疾病。

小依觉得

就像“探险家”一样

医学科学家深入医学“无人区”寻幽探密~~

在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这样的浪漫、这样的探索每天都在上演~

想成为医学“探险家”?

基础医学就是你不容错过的专业!

BIUBIUBIU~

发射“魔法子弹”,对准肿瘤的弱点!

“我们正在开发靶向肿瘤可塑性的‘魔法子弹’——单克隆抗体偶联药物(ADC)。”

广医基础医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资助获得者刘铭介绍,肿瘤的耐药复发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肿瘤细胞非常狡猾,其中一部分细胞群体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通过 “身份”的转变,逃避传统化疗及药物的攻击,是导致肿瘤耐药及复发的关键元凶。

广州医科大学

刘铭教授(左一)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刘铭教授团队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了肿瘤可塑性调控的关键蛋白CLDN6--一种特异性表达于肿瘤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可通过细胞信号转导调控肿瘤细胞在治疗药物压力下的身份转变。CLDN6是肿瘤的弱点,在正常组织组织并不表达,因而是抗击肿瘤的绝佳靶点。

单克隆抗体偶联药物(ADC)是近年来兴起的肿瘤高度特异性靶向疗法,可以精准杀伤肿瘤细胞。刘教授团队针对CLDN6设计了特异性的ADC药物,并在多种小鼠模型中验证了其对耐药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有望进一步向临床转化,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的特效药。

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文名:科学转化医学)上,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广州医科大学

“这就是基础医学专业的魅力!探索疾病发生的规律及内在机制,寻找疾病治疗的药物作用靶点,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支撑,基础研究可以让绝症患者看到希望。”刘铭教授说。

基础医学院

原来你是这样的“宝藏学院”!

了解了基础医学专业的任务和意义

小依还想为你介绍一下基础医学院

它可是一个宝藏学院呢!

能够为本科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主干学科的知识,本校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还可各级重点实验室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科研项目,进行更高阶的学习和锻炼。

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冯杜教授介绍,基础医学学科遵循科研反哺教学、创新研究引领个性化教育,开展以临床疾病为导向的医学基础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核心能力。

近5年,基础医学院本科生参与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创新创业项目达1400余人,平均每个项目约5名本科生参与。依托这些平台、项目,学院本科生参与的获得授权专利31项,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6项、省级83项,本科生参与发表SCI或核心期刊论文81篇,其中大部分是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发表。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神经致病基因和离子通道病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蛋白质修饰与疾病重点实验室

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科技部重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师资队伍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国家杰青、优青

专任教师189人,具有博士学历83.6%,研究生导师100人

有海外经历的引进人才达80%以上

医学“探险家”的养成计划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跟随小依的脚步

探秘一下基础医学院的实验室

看看本科生是如何在科研实践中学习吧!

广州医科大学

案例一:“基础医学研究太有意义了!”

临床医学2019级韩健华同学:

我正在参与冯杜、孟甜老师的项目“ATP9A缺失引起内吞体循环运输异常导致智力障碍、多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基础医学研究很有意义,可以弄清楚这个疾病是怎么来的,我们不仅能看懂它的外在现象,更能抓住它的本质原因。

指导老师冯杜教授:

本科生加入课题组深度参与科学研究,较早地接触系统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学科研训练,有助于提升医学逻辑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临床科学问题的能力。

我们给学生提供科学的科研课题设计方案,安排研究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整合,以便对最前沿的课题发展方向进行及时把控。

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比赛和文章撰写,从而锻炼学生的信息整合、科研汇报、成果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冯杜教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在实验室里,每一天都是新的!”

临床医学2018级姜慧欣同学:

老师和前辈们的亲身传授,使我对科研产生了强烈兴趣,并且及时跟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在实验室里,每一天都是新的,我总是能学到新知识新方法。

从事研究让专业学习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更多的是实践和拓展,真正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时间长、参加人员多,这也能培养我严谨务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医学生。

指导老师涂永生教授:

基础医学研究发病和治疗机制,解决临床医学遇到的问题。本科生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除了学习专业理论与技术,还能拓展学生的科研思维、逻辑思维,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涂永生教授(右一)与学生交流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研究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临床医学2019级胡晓纯同学:

作为校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的负责人,除了资料查询、实验操作以外,我还负责团队统筹服务工作,如团队成员进入实验室的时间、统筹进展、及时召开项目会议等。

我经常是课后的晚上和周末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比如提取蛋白、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操作等。

如果说课本知识是一个面,科研学习更像点面结合,在了解大方向的同时,让你去探究疾病的具体机制等,在没进行实验前,你可能只是抽象地知晓发病过程,但进行实验后,对疾病的理解从抽象转为具体,并且更易于激发创新的想法。

指导老师王曌华老师:

在一个个具体实验过程中,他们需要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要会做,还要会表达,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全方位的提升。

科学研究不仅教会了本科生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也培育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本科开始逐渐积累。

基础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基石。十九世纪以来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正是由于基础医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人类对于自身认识的不断完善,这些成就转化为诊疗技术的进步。因此,基础医学的每一小步,都将汇聚成人类健康事业前进的一大步。

王曌华老师在课堂上

广州医科大学

有这样的“宝藏”专业

有这样的“宝藏”学院

想成为医学“探险”世界里

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

又有何难?

快到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的碗里来吧!

资料来源 | 基础医学院

文字 | 梁凯涛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广东本科院校-广州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广州医科大学-了不起的基础医学专业 | 他们发现了肿瘤的弱点,正研制“魔法子弹”!还有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