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官方微信 -
“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奋斗的经历更是如此。”这是我校青年珠江学者、科研处副处长卢旭副教授一直秉持的信念。当笔者来到卢旭的办公室进行采访时,他正坐着电脑前处理工作,眉头紧锁神情专注,面对记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卢旭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我校新晋青年珠江学者卢旭
2019年,是卢旭来到我校任教的第十个年头。这一年,他顺利入选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这一份认可,是对他十年来孜孜以求、学而不怠,在科研和教学上埋头耕耘、厚积薄发最好的肯定和诠释。
醉心科研 业精于勤
2009年8月,卢旭硕士毕业后进入我校自动化学院任教,从事计算机、控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始了锐意进取、不断前进的十年。
他在科研领域堪称多产,主持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市厅级项目10余项;在《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Measurement》《IEEE Access》《通信学报》《传感技术学报》等中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SCI/EI收录近20篇;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合计40余项,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智能体测技术等研究方向上均有所建树。
作为青年学者,如何在科研上保持敏锐的嗅觉和稳定的产出,卢旭提出了自己对提升科研能力的见解。
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一个科研人员必须做的工作,是体现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
另一方面,要善于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和企业行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开展应用研究,要开拓思路,多关注多学科融合的交叉研究领域;多参加学术会议,多去企业调研,多去交流学习,才能开阔眼界,迸发出更多的科研灵感。
在卢旭的经历中,借调到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工业处工作一年同样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学校委派他到国家科技奖励办借调工作,这是专门负责我国最高规格的科技奖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管理的组织机构,也是管理水平最高的机关部门之一。
作为学校借调到国家部委工作的第一人,“非常感谢学校委派我到国家科技奖励办借调,这对学校和我个人都是非常好的一次尝试,增加了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加深了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对于提升我校科研管理水平有很多借鉴之处”。
在科技部借调工作期间,卢旭抓住机会接触国内最活跃的科研人员、最顶尖的科研团队和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饥似渴地汲取学术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术视野。
在人民大会堂参加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正是这种善于学习、从不自满的品格,推动他一步一个台阶,不断成长为我校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
2012年,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2015年,顺利获得广东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两年后,年轻的他被选聘为学校科研处副处长兼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
2019年,入选“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
卢旭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项目的评审专家,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专家,《IEEE Access》《Circuits,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KSII Tra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自动化学报》等知名期刊的审稿人,这是业界对他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充分认可。
卢旭非常谦虚,“其实这一点点成绩真算不上什么,个人的进步离不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领导、同事的关心支持和科研团队的帮助。”下一步,卢旭打算和团队一起在异构物联网目标跟踪、多角度超声影像智能分析等科研难关上着重用力、力求突破。
卢旭在作访学
“在科研规划上,要和同领域国内外优势科研团队合作,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发表更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参与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他仍保持着清醒的认识,眼前的成就不是停止脚步的理由,他将继续刻苦钻研,探索科学的奥妙。
潜心教学 育人为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与科研并重,卢旭同样非常重视课堂教学,授课深受学生欢迎,曾三度获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主持的教改项目《基于开放式智能机器人教学平台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荣获2014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谈及如何上好一门课程,卢旭有着自己的思考。“我个人的一个方法就是换位思考。我会经常问自己,如果你是学生,你想要老师怎么做,是希望老师照本宣科呢?还是希望老师能结合一些具体项目、案例把知识点讲到实践应用里去?”
在上课时,他会深入浅出,因材施教,通过具体项目、案例将知识点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并针对学生的学习规划和目标给予认真的指导,这让他的课深受学生欢迎。
卢旭在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上分享学习心得
在计算机科学学院2019级职业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黄鹏看来,卢旭是一位既学识渊博又平易近人的老师,“卢老师在课堂上灵活教学,能够通过风趣生动的例子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老师讲授的知识点,而且他阅历丰富,在跟我们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善于引导,往往能指点我们的困惑。”
在指导学生参加科创竞赛方面,他同样不遑多让,堪称“金牌导师”。2011年至今,他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共获省级以上奖项35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在备赛时,卢旭努力改善实验室的设备,并亲力亲为,每周都与学生开会讨论,一同解决竞赛中的各种技术难题。
除了专业上的指导,卢旭也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乘火车去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时,考虑到学生一到比赛地马上要投入调试会比较辛苦,卢旭经常让出自己的卧铺给学生休息,让学生们非常感动。正是这种师生齐心,他指导的参赛队伍往往能取得不俗的成绩。在2013年的中国机器人大赛上,卢旭实际指导的13个项目全部斩获一等奖,这是相当少见的殊荣。
曾在卢旭指导下多次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担任参赛队伍队长的自动化学院2016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师范)专业谢嘉元同学深有感触,“卢老师更像是我的师兄,在学习和竞赛上给以很多指导和帮助,生活上也对我们特别关心。在他身上,除了专业知识外,我还学到了很多待人处事的方法、对待问题的态度,受益匪浅。”正是在大学期间跟着卢旭老师多方锻炼,让谢嘉元打下了较为深厚的专业功底,积累了丰富的竞赛经验。
卢旭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
2016年,在卢旭的鼓励和指导下,谢嘉元应届顺利考取了广东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又因学习成绩出色、科研能力突出,今年被保送到华南理工大学读博。接受采访时他再三表示,“卢老师对我的帮助和影响很大,在本科时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态度,都是卢老师言传身教,通过一次次交流、一次次一起解决问题日积月累而来的。”
不忘初心 共谱新篇
十年坚持,终有所获。在卢旭看来,来到广师大这十年,“最大的收获是和一群团结友爱的同事一起共事,无论是在教学单位还是行政部门,都深深感觉到集体的温暖。所在的科研团队也非常有行动力,大家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在平台有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尽力做出了一些成绩。”
甫一开始,卢旭也犹豫过自己的职业选择,在科研工作受挫的时候也怀疑过自己的努力方向,“但等一切过去了,回过头来想,也不觉得多苦多累。在一件事情上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持续努力,坚持不懈,终究会有收获。”
从事科学研究,终极目的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为社会发展服务。秉持这样的信念,卢旭也积极投身社会服务。
卢旭老师在给中小学生作科普宣讲
近五年主持实施了5项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科普教育项目,先后在广东实验中学、龙口西路小学、骏景小学等10余所中小学开展科学大使进校园活动30余场,并多次受邀参与广州市科技活动周、广州市科普自由行等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受益青少年人数近万人,为广大中小学生心中播下一颗颗科学的种子。相关活动受到广州电视台、广州市科普网等多家媒体单位的多次报道和好评。
对于青年学生该如何利用好大学时光,卢旭给予了自己的建议和忠告。“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求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与今后的工作事业息息相关,对人的一生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不管对本专业兴趣是否浓厚,都应当先学好专业知识,这是培养自己学习能力的最好机会,对自身有百利而无一害。”
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卢旭感同身受。大学四年,如白驹过隙,当感到迷茫困惑、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时,一定要多向师长请教,利用好互联网,充分了解所学专业的情况和前景,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才能学有所成。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工作之余,卢旭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广师大大学元年,新起点,新征程,学校即将迎来更名大学后的第一次党代会。对此,卢旭展望学校的美好未来,“更名大学后,学校在各方面都有新的进步,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基础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和高水平大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卢旭相信,学校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学校定位,花大力气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师资力量,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氛围,一定能实现学校做大做强的总体目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愿尽我所学,尽我所能,与学校一同共谱新篇。”采访结束,卢旭即刻转身投入工作,这份承诺掷地有声。
- END-
往期回顾|点击可跳转原文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采访 |尹忠琼
作者| 赵微微尹忠琼
供图 |卢旭
执行编辑|刘婉晴
责任编辑|尹忠琼
觉得不错,请点击在看↓↓↓
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