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在董事会和院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就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学院为毕业生打造了那些具有IT特色的就业创业工作吧!
华软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1
依托IT特色,引领就业创业
我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适应信息产业发展需要,以软件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为立足点,依托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动漫制作、游戏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培养IT类精英人才,积极搭建就业创业通道,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IT精英,就业名片
学院以信息产业为依托,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为立足点,重点发展包含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电子商务等IT类专业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通过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使学院的教学紧贴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前沿。同时,开启企业导师制教育模式,聘请企业高管、精英进入学院,采用“1+N”支持模式,通过讲座、班会、座谈等形式,将行业动态、前沿技术等丰富的实践经验呈现给学生,培养适应国家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院成立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30000多名各类人才,其中大部分投身IT行业,在IBM、微软、联想、腾讯、百度、金山等知名科技公司也有华软毕业生的身影,IT精英成为华软的就业名片。
IT创业,就业新潮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我院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较早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并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共建国合华软创新创业学院,借助“创新创业学院”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注重科技创新与IT学科专业融合,注重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全方位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目前已经建成创新创业实践实习校内场地2470平方米,安排学院50多项IT类项目入驻孵化,建立了创新创业工作服务站,创业学生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众创咖啡“今啡昔笔”也投入运营,努力建立从创新到创业的无缝链接,持续培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种子选手和创新创业引导者,推动学院创新创业促就业的步伐,积极打造华软IT创业品牌。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现已成为了广州市众创空间,是广州市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被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
软件服务外包,就业高地
软件服务外包是我院促创业的一大特色。学院成立了“软件服务外包基地”,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共建“国合华软软件服务外包研究院”,积极与知名IT企业开展合作班、定向班、委托班、特色班等,在承接项目的过程中,联合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同时,学院开发了软件外包服务平台,鼓励创业团队或学生积极承接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在提高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同时,为企业输送人才,既促进了学院学生的就业,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2
以生为本,打好就业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进入大学之后,良好的开端是大学生就业路上的重要铺垫,从整体上进行就业规划,在学习比赛中得到巩固,从实践锻炼中寻找不足,都是我院以生为本,打好就业基础的举措。
规划先行,夯实基础
我院一直致力于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配备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就业指导工作教师与人员,根据大学不同年级与阶段的职业规划要求开设了一系列与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课程,如《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创业基础》等,一年级生涯启蒙,二年级生涯探索,三年级能力提升,四年级求职实践,每个环节建立专业指导团队为大学生提供精准帮扶,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增强职业技能与积极性。同时,根据不同的大学生个体具有的职业发展特点,分别在各系配备以辅导员为核心的就业指导人员,辅助大学生们更好地开展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贯彻具体问题专门化指导原则,群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的理念,更好地为学生就业夯实基础。
以赛促学,提升技能
我院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定位出发,结合新形势发展的需求,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各级各类的专业比赛。学院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就业”的理念,每年拨出100多万元专款,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去,通过各级专业比赛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专业技能,主动实践,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推进就业。“十二五”期间,我院学生在国内外各项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项465项,省级奖项548项,国际交流奖项4项。近两年“攀登计划”立项共21个,立项数量及获得经费连续两年居广东省民办高校首位。
实训助力,提前适应
我院以软件、网络等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专业为特色,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锻炼。学院不少专业都专门开设了特色班,如“精英班”“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特训班”“互联网商务应用开发特训班”“SDN技术特训班”“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班”等,根据学生个人发展优势分层培养,精英培养与复合培养并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院建设了苹果电脑实验室、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等,实验室全天候开放,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开放式实验、科研和创新实践。同时,学院各系还根据自身专业的设计和实操技能的特点,建立了梦游工作室、优创工作室等,鼓励大学生们将知识学以致用,转变成项目创作。在精英班、实验室、工作室等多渠道多举措的推动下,我院大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训锻炼机会,为迈入社会做好了充分的实践准备。
3
政策发力,开辟优质就业通道
学院紧扣战略发展目标,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学院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积极出台相关措施,拓展就业渠道,完善精准服务,强化困难帮扶,为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为此,学院做到了以下三点。
以制度为中心,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建立以学院院长为组长、各系主任为系就业工作第一负责人的工作体系,并签署年度就业创业工作责任状,从制度上保证学院年度就业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倡导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要求各系结合新形势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的整体发展,进行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学院下拨就业工作专项经费,支持各系按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在一系列制度的保障和支持下,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就业创业途径
紧接着,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强化合作。就业指导与服务以整体形势发展为导向,与市场相结合,在巩固原有就业单位的同时,积极开辟新的就业市场和渠道。一方面指导各系制订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及维护计划,要求每个系建立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信息库。同时,各系主管领导带领系老师奔赴深圳、广州、东莞等地进行就业市场开拓,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邀请他们来我院选拔毕业生,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形成“订单式”培养、实习生推荐、项目外包等模式。另一方面,举办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供需见面会等活动,吸引参会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学院各系也组织专场招聘,举办校园宣讲会,不间断发布招聘信息,共同开拓就业创业的途径。
以指导服务为突破口
落实就业创业帮扶
而且,我院还一直努力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就业指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了就业政策解读、就业形式分析、求职应聘技巧、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咨询、创业咨询、比赛指导等各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指导。同时扎实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造册建档,适时对困难学生进行政策宣传和解读,推荐不少于3个就业单位供其选择,并对最终结果进行跟踪调查,落实其就业的具体单位。目前,困难就业学生0失业。最后做好就业政策宣传,通过各类媒体、网络平台对国家就业政策进行宣传,组织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毕业生入伍、省毕业生专项资金申请等工作。以指导服务为突破口,就业创业帮扶的效果明显。
4
强基固本,就业创业把名扬
以IT建校闻名,华软学院定位科学、理念先进、治学严谨、管理规范,自创办以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4%以上。我院从项目支持着手,科技创新与学科专业融合,注重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就业创业处在广东民办高校前列。也因此达到了以下两个目标。
实战型IT人才辈出
为广东IT事业打造金名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大批量IT类公司不断涌现,社会对应用类、创新型IT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院作为以IT特色建校的民办院校,把握住时代发展的契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我院的就业人才培养战略,大大满足了社会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华软学子的创业成果也收获了社会的赞誉,其中,余佳文的“超级课程表”团队、张议云的“口袋兼职”团队等创业项目都得到了投资者的大额投资,并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
我院独特的IT教育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在广东省内脱颖而出。
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持续走高
为毕业生走出社会树立了自信心
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带动下,华软学院近三年来的就业率持续走高,全院最初就业率和最终就业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2016年最终就业率高达98.99%。其中,近三年的毕业生人数中,就业的专业对口率逐年上升,在2016年,专业对扣率达到80.85%,我院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大部分匹配。
由于在校期间就做好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工作,因此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岗位的需求,获得企业的青睐。由于学院与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毕业季时,企业总是会主动邀约毕业生,或者直接到学院抢人才,被相中的学生不计其数,这也是推动毕业生高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的重要因素。
更多了解
我为什么选择了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考多少分可以报考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来源:《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报》84期
校报编辑: 史鸿玲、钟丹丹、吴彩良、李剑威、方锦锋、韩俏慧、邱小焕、张佩君 陈雪仪
图文编辑:林诗莹 郑钰莹
责任编辑:许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