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软陪你过中秋
中秋佳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
2019年9月13日星期五 农历八月十五 | |
中秋 节 | |
每逢中秋节,总少不了赏月、吃月饼。但是,中秋习俗可不只这些。在广州、香港等地,有舞火龙的传统,寓意幸福平安、风调雨顺。在南京,赏桂花、喝桂花酒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钱塘观潮则是浙江人的中秋盛事…↓↓↓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家乡的习俗! | |
走月
中秋节之夜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谈笑风生。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
祭月
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观潮
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赏桂花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佳节的一种美的享受。
烧斗香
江苏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上月宫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间还有烧香斗的风俗。
玩兔儿爷
玩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流行于北京一带。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庄亦谐。
玩花灯
在南方部分地区,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彩光闪耀。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
吃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拜月、赏月、祭月、吃月饼、玩花灯、玩兔儿爷、烧塔、赏桂花、喝桂花酒……过节的方式有多种,但好像都比不上月圆,人团圆。又是一年中秋夜,不妨听听华软学子难忘的中秋记忆吧。
说起难忘的中秋记忆,记得16年12月份考研,那一年的中秋节晚,一个人去自习室,做考研英语的真题,本是合家团圆的晚上,一个人走向教室雷打不动的复习,那种感觉真的是太太太……寂寞了,在路上,我对自己说:如果你认为累是应得的,那光一定会照到你身上。
大一的时候刚来学校,身边的人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那天我们穿着训练了一天的带着汗臭味的军装,很累也很兴奋,大家坐在操场上等着看中秋晚会。班长给我们带来了在华软的第一个华软月饼,教官站在我们面前,带着我们跟隔壁班拉歌。那是我第一次不在家里过的中秋,也是我第一次以那么饱满的热情跟我的同学们大笑大叫,思乡的情绪被冲淡,感受到了陌生环境里的团结和亲近,那天晚上的微风、草地、蓝白军装、拉歌口号、同学们的大白牙都成了我刚来华软难以忘怀的回忆。
中秋节,家里会买很多东西,然后一起拜月亮,在我们那里的习俗叫“拜月娘”。最难忘的是每一个在家乡过的中秋吧,现在在外面都很少体会那种感觉。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有时候会和亲戚朋友去江边聚餐。今年中秋没有回去,很怀念。不过在学校又是另一种感觉,和舍友班里的同学一起过中秋,也挺温馨的。
嗨!师弟师妹们好!我是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毕业有些年头的师兄!哈哈哈!师兄有个温柔美丽大气的女朋友,我们大二在华软相识相知在一起已有六年多。这六年里每一个中秋节都是我们俩共同度过的。今年的中秋节我想我们一起回到华软校园追忆在这度过的美好时光。
我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奶奶一辈子很辛苦,养育了六个子女。我爸爸是最小的那个,他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我自然就成为了奶奶最小的孙子。每年中秋节我的姑姑、大爷们都会带着他们的孩子回家,我们家的中秋就像过年一样,有一大桌子丰盛的晚宴。奶奶会根据每个人不用的口味,为我们准备爱吃的月饼。奶奶从来没有忘记过我爱吃的五仁馅月饼。那一年奶奶病了,没有了五仁月饼,我却永远无法忘记她看向我时虚弱的笑容。
当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远离家乡,千山万水之外是思念的亲人,那一刻才懂得“团圆”是多么珍贵。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如今是我独自过的第二个中秋,想着自己背负理想,衣锦还乡,此时与家人短暂的离别必不可少,只是每到佳节,心里柔弱的一面就会被放大。现在就是我最难忘的中秋,但这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
作家林清玄在《月亮永不失去》中说
“生活实在太忙了,一般人平常抽不出时间看天色,中秋几乎成为惟一看天空的日子,我们准备了月饼、柚子、茶食就在表示我们是多么慎重地想看看月亮,让月亮看看我们。”
“我们在乎的可能不是月亮,而是在乎期待的落空,否则每个月十五都是月圆,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感觉的。”
无论月圆还是月缺
无论开心还是难过
……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中秋记忆
一年只有一个中秋节
但记忆永存
中秋月圆,人团圆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图文编辑:牛致越 林楷佳
排版编辑:谭文浩 李晓敏
总编:曾伟朝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百科,配图来自于各网站的插画,部分图片大小有所调整,内容仅供参考分享,不作任何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