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从教室“转移”到增城第一高峰
45分钟的一节课“升级”为10个小时
社会体育系《户外运动》课程
首次开展“户外实践”
攀登
为避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
社会体育系从本学期开始
拓展了《户外运动》课程的教学方法
2019年11月23日,星期六
17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3班的30名学生
在该课程万容老师、辅导员沈立辉的带领下
攀登“增城第一高峰”——牛牯嶂
开展户外运动实践
学习掌握徒步登山的基本知识
以及户外野营的基本知识
11月23日,从日出到日落
全程10个小时
新闻中心**跟队采访
记录他们的“第一次登顶”
牛牯嶂介绍:增城牛牯嶂又名灵山,海拔1084.3米,是增城第一高峰,位于增城北部派潭镇境与龙门县交界处,北眺南昆山,由四座超过1000米的山峰组成(1座峰顶伏幼鼠两只,1座峰顶似直立有眼牛头,1座峰顶为斗笠,1座峰顶如水牛卧伏。因山形像一只水牛伏于水中,故称为牛牯嶂。
10小时全程记录
1
早上8点,17社体三班的同学们按提前分好的小组,带着准备好的食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了学校的喷泉前集中。
“我们带了2斤猪肉呢!”
“看看我们的大玉米!”
“你看我们带了多少零食哈哈!”
大家一见面就兴奋性地盘计打算带去野营的食材。
2
8点半将东西放上车,准备踏上愉快的旅途。
“来搭把手”
“你这个也放进来吧!”
3
快10点钟到达营地,老师为大家讲了注意事项并发放登山杖和对讲机,便前往登山地点。
“大家一定要按小组走,不能缺人,不能少人!”
“山比较陡,大家小心一点,互相照顾”
4
从营地望向牛牯嶂,大家纷纷说:这山也不高嘛。
“才1000多米,我用5分钟就能到!“
“这才多高啊!老师这也太没有挑战性了吧“
5
10点半开始登山啦
“前面的同学不要走太快啦!”
6
山很陡,大家扶着旁边的栏杆慢慢前行
“不行,有点累”
“兄弟你行不行啊!刚刚不是说五分钟到山顶吗?难道是五分钟放弃?”
“怎么可能!待会谁先到还不一定呢!”
7
一路上大家走走停停,有说有笑,消去了爬山的疲惫。停留间,有一汪清泉,大家洗把脸洗个手,继续前进。
“不如我给大家唱首歌吧!“
“别呀!你听你唱歌更没有力气爬山了!“
“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太难听了哈哈哈哈”
8
有一个陡坡大家互相帮助,顺利经过。
“不要怕,没事,我接着你”
“来,扶着我,小心一点”
9
终于在12点半的时候到达小猪墩,在水库边休息,吃随身携带的干粮简单解决午餐。在美好的大自然绿水青山下,大家也摆出各种有趣的姿势拍照留念。
“垃圾不可以乱扔啊!待会记得带走!”
“啊啊我的水瓶掉了!”
“我去帮你捡!”
“这里好漂亮,快来拍照吧!”
10
13点开始回程啦,一想到回去吃饭,大家不禁迈起了轻快的步伐。同学们也要在营地,学习掌握户外搭帐篷和拓展的技能。
“嘿嘿,待会给你试试我的秘制红烧肉!”
“我们打算打火锅!”
11
“山上容易下山难”,望着陡峭的山坡,大家都互相照应,小心翼翼地走。
“这个沙子很滑的,你走这个石头。”
“来登山杖给你”
“摔倒流血了?大家停一停。”
12
15点许,回到营地啦!有的准备食物,有的搭建帐篷。
“我来洗菜!”
“洗好拿过来给我切吧,有砧板吗?”
“你看我搭得怎么样?”
“让我进去躺一下!”
13
饭菜上桌,大家彼此分享各组烹饪的各种美味
“来,吃吃看这个玉米甜不甜!”
“这个番茄炒蛋不错啊!”
14
17点半许,大家吃完饭收拾东西准备回田。
“这么快就要回去了?我还没过瘾呢!”
“那你下次再来爬一次!”
“好啊!要不要一起来啊!”
行程结束
新闻中心从社会体育系了解
该系在本学期
还将组织17级的其他班级学生
开展户外运动的实践拓展
在2020年春天
也将组织其他年级学生开展户外实践运动
旨在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各项技能
所有体育户外拓展课程
包括本次新闻中心记者团所有记者跟队采访
社会体育系均给每个学生和记者
购买了个人的人身意外保险
“等待风景都看透,
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独立采写:新闻中心记者团特派记者 陈臻仪
记录:新闻中心记者团特派记者 卢梓培
航拍:新闻中心记者团特派记者 曾裕林
摄影:新闻中心记者团特派记者 陈臻仪
编辑:李帆
点击“在看”松田的大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