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她,用行动温暖着这座城市

湛江科技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身边人|她,用行动温暖着这座城市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编者按

编者按:李宜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期间,她和她的团队走遍了湛江旧城区的大街小巷,与一个又一个老人交谈,记录和保存广州湾(湛江前身)的口述资料,从他们口中“抢救”一个个广州湾历史故事,编印出版了《讲,广州湾》口述史读本。李宜珍是土生土长的湛江人,她为家乡文化保育所作的努力引起了广东省文史馆和文化名人崔永元的关注,当地媒体也报道了她的事迹。下面,让我们跟随着这个女生的笔触,走进她的故事。

“你知道广州湾在哪吗?”

“是广州的一个海湾吗……”

2013年,当我开始关注“广州湾”历史,询问身边人对“广州湾”的认识时,发现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广州湾的过往。广州湾,是湛江的前身,“广州湾时期”指1898年至1945年法国的租借地,地理范围约相当于现在的湛江市区。“广州湾”的概念随着时间推移,在湛江人的记忆中越来越模糊,关于那段时间的历史也被扭曲。当我试着问爷爷广州湾的历史,意图探寻那久远尘封的故事,透过那双年老而眼神浑浊的眼睛,我什么答案都没有找到。

我从未这般着急。湛江仍健在的年逾八旬的历史亲历者,很多已手不能书甚至口不能言。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数据,湛江市市辖区共有60岁以上长者203550人,2011年有6524人永远离去。每一天,广州湾的故事随着他们的离世而渐行渐远。一段段历史真相沉没井底,我们踩在哺育我们的家乡土地上,谈论着家乡的文化发展,却不知道家乡的历史,这跟魂不守舍的游子有什么区别呢?坐而论道,弗若起而行之。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第二期调研

1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2013年7月,我捧着小本子尝试着走进老街的小巷(湛江市赤坎区大通街片区),老街坊告诉我们的故事,显得那么陌生,踩在老街路上,听到了太多的叹息声,那些声音重重地砸在淹没了青石板路的水泥地上,被时间踩着,踏平,面目全非。老人把模糊的记忆,娓娓道来,但即使用力回望,也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远去,我们听着,默不作声,却发现无力去改变。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五号码头旧址

当我跟着钟福增爷爷在老街道上哼起老童谣,当我跟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梁晋明爷爷走整个“老赤坎”指认颓败而不为人知的老建筑,当同伴们分享他们采访澳门婆婆的抗战逃难故事……这座我生活了二十年的城市,就像一本落满灰尘的老故事书,我好想一页页去翻看究竟里面装了什么故事,这些都是属于我们家乡的故事,书上却没有记录,这个城市,那个时间节点,我们有了什么,又将会消失什么……我们所做的是否太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街调研,寻根之旅,那时已经在我心中播下了种子。

2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2014年寒假,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们决定以“广州湾”为时间线索,开展“老街调研行动”。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在未来三年到五年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收集广州湾口述史,为缺乏史料的历史书提供佐证,为一座座走过数十风雨路的古建筑留下见证,为我们这同一个城市的人回来的时候能够有共同的话题。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梁氏大院

“法国鬼是来造福广州湾的。”法国人驻军湛江时期的表现,在当今的普遍说辞中口碑极差,但我却在东风街听到了这么一句话。其中“法国鬼”是人们口中的贬义,而“造福”又是褒义词,两个词语的碰撞,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底层人们对当时法国人所采取的措施的赞赏。我似乎感觉到法国统治时期填埋在脚底的城市下水道的水还在流动着,似乎还感觉到从法式房子的雕花窗口里传出哼唱着的法国童谣。

“你们不要再来了!说这么多又有什么用!”一位老伯在前一天答应我们的约访后第二天又把我们拒之门外,因为他觉得,我们所做的都是在白费力气。老街外沿的公路熙熙攘攘,街坊用不理解的眼神看着我们,面对这些我会偶尔犹豫。我非历史专业科班出身,对历史的储备知识欠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访的进行。当时找了一箱子的书,湛江历史文化、文化保育、社区建设等相关内容的书籍,以及借鉴了岭南、香港、台湾闽南等地的经验。寒假结束,一箱子将近40本的书也就看完了。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第二期调研

这一时期我们的调研地点颇为偏僻,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要转三次公交,早上出门,晚上披星戴月地回来。刚开始时,家人非常担心我的安全,不许我再出门。但我的坚持换来了他们的支持,每次回来,家里总会留有一碗热汤,一盏暖灯。在这一时期,我们的调研工作不再迷茫,我们找到了更系统化的方法去记录历史。我们决定任性地去做我们想做的事。

3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2014年盛夏,我们36个人,用五周的时间,走遍了霞山旧城区的大街小巷。在这个第三期的调研行动中,我们定下了更为明确的目标:首先是记录和保存广州湾的口述资料;其次是构建团队管理模式,与湾友共同成长,让湾友成为传播本土历史文化的节点;再是凝聚社会共识,带动大众参与文化事务。

从一开始定下的目标说到就要做到,顶着南国骄阳,我们共出勤239人次,在街边,在教堂里,在公园,我们与一位又一位老人交谈,得到66份口述史文稿,1700多分钟的录音和录像。整个团队六个小组,我们只有两台入门级DV,三支录音笔。我们纵使有丰富的资料,却没有资金启动印刷和布置公开展览去向公众共享。就连工作服和证件,也是东凑西凑才能制作。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中秋走访与老人留念合影

我们坚信我们一直做的事会走远,累积的经验与情怀将会是我们一生宝贵的财富。以90后为主体的调研队伍遇到了资金短缺瓶颈,于是我们尝试利用众筹融资平台,在腾讯公益发起“抢救广州湾口述史”众筹活动,24天筹得款项18007.98元,调研成果得到文化名人崔永元、省文史馆及3012名社会群众的支持和关注。

对于很多人来说,陌生的公益圈领域,我们的行动仅仅被理解为在一个社区里帮助老年群体,但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关注老人,更主要的是文化保育。当地报纸开始出现了我所撰写的一篇篇关于“湾友”的报道,我们的调研行动开始被理解。我们废寝忘食地走访老者,如果我可以与100位老人交谈,那么我就可以收集到100个故事。

在这一期调研中,认识了周末会到霞山维多尔天主教堂做礼拜的邱月明婆婆。邱婆婆是被遗弃的越南后裔,自小在育婴堂被法国修女养大,她把我当孙女般拉着手说了很多育婴堂的往事,我们逐一记录成口述史稿件。后来,我们的《讲,广州湾》口述史读本出版,邱婆婆看了后便在我上课时间打来了电话:“我心里好难受,看了口述史读本后好想找个人说说话。”当天一回到宿舍我便马上给她回了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不再是对方的一个采访完了就离去的冰冷角色,而是能够成为她或者他的精神依托甚至是得到信任。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霞山维多尔天主教堂

我想,“寻根”,就是把散落的记忆或者说还没来得及记录的故事给拾起来串起来。

4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2015年寒假,这一期的调研将在深化市区调研的基础上,首次以“小组派驻”的方式进入乡镇调研,包括:坡头镇、乾塘镇、南三镇、湖光镇、太平镇、东山镇、民安镇、东简镇、硇洲镇,甚至深入乡村,包括调塾村、九有村、海头港村等等。小组在乡镇停留2天左右时间进行工作,包括口述历史和社区调查。本着“做精品,传后世”的态度,不求多,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多用约访、回访的形式,减少“游击战”。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老街人家

静水流深,我坚信我们会走远。也是从这个寒假开始,我们的调研行动逐渐面向大众,形成与学界,与省内外文化保育组织等建立联系的一个网络结构,自觉的文化理性予以坚守,决定你走远的动力是当你有足够的爱意和温情,有足够多的冲动去感知,这样是可以唤醒每一件事的生命力的。

5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文化保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人文工程,需要把多方厉害关系进行糅合,并在过程中不断进行省思、调整,在自我察觉中建构发展的途径。口述史抢救只是我们在做的一部分。我们不仅仅是向大众宣扬“湛江前身就是广州湾”这一概念,更多的是要让民众提高对公众话题的讨论和对公众事务的参与,形成积极的社会心态与一个超乎个人的“公共领域”,启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在平衡政府、发展商、居民的前提下衍生清晰的方法形成综合机制,凝聚社会共识从而影响政府决策,最后才是有效地推进文化保育与文物保护的进行。

文化保育为谁而保护?路并不仅仅一条,人并不只有一批,并不是要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希望。文化保育要做出成绩,口述史要抢救,社会要有共同的意识,不仅仅要身体力行俯下身去接近最靠近泥土的那块砖,不断思索,还需要涵养意识土壤合力并持续,这些都需要年轻的我们挽起袖子去实践。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老街建筑

如需转载,请在文末注明出处

“寸金学院新闻中心”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湛江晚报对其进行的专访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欢迎投稿,一经采用即有稿酬发放

邮箱:hdcjxmt@163.com

作者|李宜珍

编辑|LL

审核|文心

图片来源|易倩婷 钟百峻 莫锦添 周腾达 网络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广东本科院校-湛江科技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湛江科技学院-身边人|她,用行动温暖着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