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泥土》
泥土质朴却不乏温情
泥土厚重却求变求新
泥土奉献却不图名利
泥土谦卑却宠辱不惊
泥土其实是一面镜子
这面镜子能照出人的德行
—— 基础课部主任 李德胜
数载月落枝头灯上黄昏的坚守,
见证了40万字长篇小说的诞生。
三尺教台中的不断演练,
敲开了应用文教学创新的大门。
当初行吟于南湖之滨的
华中师大青衫学子,
如今是学院基础课部的掌门人。
他,数十年追梦不息,
以笔为筏,一蓑烟雨写平生。
签约为《中华文学》杂志社作家
李德胜主任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出身的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
学生时期的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很大程度上要看发展机遇。但现在他更赞同的是,成就更多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坚持。
从毕业至今,他从未停下写作的脚步,“当你认真研究某个领域时,会发现学无止境,写作也是无止境的。”
多年来,他笔耕不辍,一直坚持创作,现今保持着写作上的高产出。
(李德胜主任正接受新闻中心委员的采访)
谈及文学创作,他说道:“业精于勤荒于嬉,不能快餐式创作文学,要沉下心来大量阅读、练笔,还需要思想的支撑。”
他认为文学是人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需要文学,是因为我们需要交流,需要和别人去分享生活经验,分享对事物的看法,去建立价值认同。”
他鼓励学生要加强阅读,细微观察生活,尝试去进行文学创作,以文学表达内心。
2017年6月,李德胜主任创作的诗歌《泥土》,在全国8万多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2017年度中华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三等奖。
李德胜主任也成为了《中华文学》杂志社专聘的签约作家。
笔耕多年书就40万字长篇小说
李德胜主任的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多年前,他写下了一部40多万字的小说。
他笑言:“都说为学要经过‘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阶段,古人诚不我欺。
创作的时候,走路在想着,吃饭在想着,睡觉也在想着,有时候会很难入眠。”说到这里,李主任呵呵笑起来。
在许多人的甜梦时分,李德胜主任依然伏案桌前笔耕不辍。他不断收集素材,把小说反复斟酌修改,数载月落枝头灯上黄昏的坚守,终于写就长篇小说《原点》。
今年,李主任接到喜讯,其长篇小说《原点》已入围2018年度中华文学奖系列奖,出版社表达了想出版的意愿。
探索应用文教学创新之路
身为师者,醉心文学的李德胜主任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将写作技巧传授给学生。
多年身在写作教学一线的他,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他总结写作技巧以及学术思考,出版了《怎样学习与创新》、《应用文写作教程》等著作。
(李德胜主任的课堂气氛总是十分活泼)
据他介绍,当初写《应用文写作教程》是为了更好地教好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
他说:“教学就是要在应用写作方面进行探讨,怎样才能把这个课程教得更好,怎么样能让老师好教,能让学生喜欢学习。这些都是我要想的东西,要让学生上这门课程确实是有收获”。
“教学方面也要创新。”他喜欢把创作的创新精神运用到教学上,创作出应用文四部教学法,即“讲、练、评、识”。这四步教学法很受学生欢迎。
李主任的著作《怎样学习与创新》受到好评,应邀在人民大会堂参加“首届中国教育创新论坛”,与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同台交流。
文学之于校园
文学之于你我
都是一种浪漫的情怀
是一个关于梦想
和诗意栖居的追求
往期回顾
跟着这份声音地图,我触摸到你的脉搏
看到童鞋们的包包,官小微就笑了……
海大寸金,我“官宣”你!
出名要趁早!官小微带你走捷径
国庆过后,才知这里人少景美还不花钱?
撰文丨陈诗婷 排版丨夏颖仪 文稿整理丨夏颖仪
图片来源丨陈庆湘 谢昭晖
执行丨杨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