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刚开学就传来了好消息
寸金学子在全国赛事中捷报频传
围城三月,一举夺冠
8月7-10日,被誉为大学生电子设计类“奥斯卡”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赛事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历时四天三夜的比赛中,我校智能制造学院学子突围而出,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省赛区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擂台: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省赛区
PK时间:2019年8月7日-10日
对手: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73所高校,876支队伍。
规格: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也是大学生最有影响力的竞赛之一。
我校智能制造学院: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省赛区一等奖
幕后花絮
1
三个月,煎熬并快乐着
5月到8月,距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赛事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我校参赛团队也铆足干劲。在紧张的备赛中,为了搞懂原理、了解考核点,智能建造学院16级电气4班刘火生和队友们,分析了近十年的套题,选好题型定向备战,通过刷题搞懂常用功能模块原理,熟悉考核点。
再复杂的电子电路系统都是由各电路模块和子程序组合而成的。电路板就好比一座微缩型的城市,由建筑、基础设施、交通道路等组成。团队先把常用的电路模板做好,到比赛时,便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组合调试进而完善,大大提高了效率。
(比赛现场)
2
“谁大声就听谁的”
在紧张备赛的实验室外头,是多姿多彩的娱乐生活。面对着朋友圈晒旅游、晒美食,队友们不为所动。实验室和众创空间提供了优良的设备和实验环境,成为了他们的另一个家。日日夜夜里,他们面对着各种模型、电路、零件等等,凭借一番热爱,便把枯燥抛之脑后。
团队队长刘火生笑着说“在面对各种意见摩擦时,靠吼,比谁更大声,谁大声就听谁的”,也正因为在这样有趣的氛围下,每个人都可以各抒己见,吸纳了别人更合适的观点,造就了一个具有良好默契的团队。
3
吃住全封闭,四天三夜熬通宵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8月7日,比赛拉开了帷幕。赛程长达四天三夜,团队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刘火生团队选择了A题“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这道题目。成功的路并非一番风顺,待到9日晚,无线动态充电小车的整体调试的时候,发现小车动不了。而比赛结束迫在眉睫。
团队并没有慌张,而是一个模块、一个程序耐心去调试,最终在发射线圈组中找到症结所在,“动了,动了!”团队成员在比赛结束前终于完成了作品并雀跃起来,几天的通宵达旦也在此刻获得全然释放。
4
成功,就是一次次突破和改进
这次竞赛的成功,队长刘火生表示非常感谢指导老师韦发清、王阗和杨永源在暑期里的陪伴和付出。备赛期间,指导老师认真做好组织、方案论证的引导,并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我们此次能获一等奖的关键,在于我们提前选定备战方向,针对电力电子类题型做一专项训练,各组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做了相对充足的准备,在开赛的时候就感觉比较从容一些,不会自乱阵脚。”韦老师如是说。
“此次参赛是我校继2017年后第二次参赛,相对于首次参赛获得省三等奖,此次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在众多老队伍里面,获得省一等奖不容易,说明只要努力准备,我们也可以取得超常的成绩。”领队韦发清老师说道。
九月鹰飞,锋芒大现
九月鹰飞,喜讯传来:中国机器人大赛官网于9月3日公布赛果,我校智能制造学院派出四支队伍,四支队伍都取得了国家一等奖。
中国机器人大赛
擂台:2019年中国机器人大赛
PK时间:2019年8月30、31日
对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207所高校,1109支队伍。
规格:中国机器人大赛(CHINA ROBOT COMPETITION)是目前中国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该项赛事从1999年开始到2019年,共举办了20届,是当今中国智能制造技术和高端人才的重大交流活动。
我校智能制造学院:夺下一等奖4项
幕后花絮
1
三年前的备战
3年前,时任机电工程系副主任叶伟慧率杜永峰等三位老师,不远万里来到湖南长沙观摩“2016年中国机器人大赛”,这场智慧与科技的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40余所高校的1200余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充分展示我国机器人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智慧碰撞科技、创新拥抱未来”在一行人心中留下梦想萌芽的种子。两年后,12月18日下午,机电工程系举办了第一届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校内赛决赛。一年后,我校首次派出四支参赛队伍在山东省经济中心城市青岛一举拿下四个一等奖!
2
从小喜欢变形金刚的马昌运
“在2018年,也就是我们大一的时候系部组织第一届机器人比赛,从那时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作为四组中唯一一组17年级的选手电气6班的马昌运感慨道。对于从小就喜欢变形金刚的马昌运,学校提供如此好的学习机会自然不能错过。他认为,人工智能是发展趋势,学习机器人也是为就业打下基础。
3
“谁打输了谁请客”
最开始我们学校团队有近三十位学生,然后经过一年的训练,最终留下来只有十位同学。竞争之残酷,更能打磨出优秀的团队。万事开头难,组建团队不是易事。师生们首先考虑不同学科交叉,比如需要软件编程、硬件自制控制板和机械结构3D打印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其次是不同年级的融合,最后是队员之间的配合与默契。经过磨合后最终确定下来能“看谁打赢,输了请客”的幽默团队。
中国机器人大赛项目繁多,包括服务机器人、工程类机器人、竞技类机器人、重型组仿真赛等等。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同学实际水平,选择了跟我校机械专业和电子专业比较接轨光电车型搬运、摄像头车型搬运等等项目。
4
放弃整个暑假的指导老师
一群人的成功,总会离不开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指导老师。叶伟慧、廖才、陈睿、舒秀兰和黄小容五位指导老师常和同学在众创空间一起探讨遇到的各种难题。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学习训练,从机器人机械结构的设计、电路控制板制作到程序编程策略,团队成员们都不知道在众创空间里熬了多少个夜晚,方案都是经过多次修改与改进,达到要求为止。
廖才、陈睿指导老师放弃了整个暑假回家与家人相聚的时光,选择了和学生在一起,继续留在实验室带领团队为大赛训练备战,两个月后,他们终于不辜负大家期望,一举夺得四个全国一等奖荣誉!
@有绝技的智能制造学院
小萌新和老腊肉:
在信息化与人工智能新技术引发新工科兴起的大背景下,智能制造学院响应国家教育战略布局,面对新技术和产业革命,与世界一流企业联手,调整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智能建造学院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和企业的优势互用,使众创空间、新一代“智慧学习工场”、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高新教学平台,成为创新人才汇聚、技术融合、成果转化的乐园。
智能制造学院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我们江湖见!
- END -
往期回顾
师兄师姐回学校打卡,小萌新速来围观!
开学第一日,我为祖国升国旗
诚聘英才,共襄发展
撰文 | 莫庆涌
排版 | 黄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