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6月30日,教育部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广州理工学院。
成功转设并更名为广州理工学院,标志着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怀支持下事业有了新进展,教学质量、教育品牌、社会形象有了新提升。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和广东民建实业有限公司一致同意天河学院申请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双方对过渡期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明确过渡期及转设后学校与母体学校的责权利关系,双方将继续支持转设后新学校的建设发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转设前校名录取的学生,学费标准保持不变,将按照录取校名颁发学历学位证书;转设后以新学校校名录取的学生,按照录取时标准收取学费,将颁发新学校的学历学位证书。
学校是广东省第二所成功转设的独立学院,也是列入广东省“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并转设成功的第一所独立学院。当前,广东省还有15所独立学院,其中列入“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的还有6所。
●●●
以评促建积极推进转设
转设是天河学院“十三五”时期重点工作。学校从2014年开始积极筹划,2016年起实质性推进。转设工作列入学校2018年党代会工作报告和2019年教代会工作报告并作为重点工作目标。省政府和教育厅大力支持转设,母体学校、董事会、校长办公会、党委会一致同意转设,广大学生十分关心,全校教职工全员参与。
2019年9月,学校根据《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2019年度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向广东省教育厅正式申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天河学院的转设工作,列入广东省“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2019年9月,教育厅组织广东省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组进校现场考察评估。9月底通过广东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10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致函教育部,报请批准学校转设并更名为广州理工学院。
2019年12月,教育部组织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进校开展实地考察。专家们对董事会选择应用型办学定位、非营利性办学性质、师生共享发展成果的教育情怀表示赞赏,对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开展产业学院合作、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应用型科研成果孵化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对广大教师爱教乐教和学生勤学励志的朴实校风学风印象深刻。
2020年以来,学校推进转设工作与疫情防控两不误。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在土地、用房、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依法治校、办学水平、师生生活设施与保障条件等各方面,都达到了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要求。学校土地、校舍、固定资产等都归属学校,产权清晰,办学经费来源稳定。学校完全具备了办好非营利性普通民办本科高校的条件,在教育部、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实现成功转设并更名。
对标转设推动内涵发展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前身是2000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民办天河职业学院,2001年5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专科),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转为独立学院(本科),2018年12月根据教育部对母体学校批复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
学校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新工科特色鲜明,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建筑工程、工商管理、经济管理、外国语、艺术、通识教育、国际教育、继续教育等11个二级学院和1个思政课教学部;41个本科专业,其中21个工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2000人。全校教职工63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530多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60多人,拥有一批专家、博士、海归学者、双师型教师、企业特聘专家;多人获得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百系列”优秀教师和全国民办高校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道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创新强校与质量工程,学科、专业、课程、实习基地、高水平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现有广东省特色专业3个、专业综合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示范基地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8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团队4个。建成产业学院2个、校内实验室130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9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打造“帽峰创谷”,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竞赛。近五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1000多项,校园文体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2019年,大学生男子足球队获得广东省足球联赛亚军、全国足球联赛东南区季军、全国总决赛第六名。三大课堂融合、校内校外融合、产学研融合的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取得丰富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2019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坚持科教融合,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企业一线,突出应用研究、校本研究、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应用性研究成果逐年攀升。现有广东省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BIM工程技术中心1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科研平台6个、教师工作室学术团队56个。近五年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200余项、横向项目120余项、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500余篇,主参编教材专著197部,授权专利71项、软件著作权7项;成果转化4项,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认定14项。工业机器人集成与应用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产品销往12个省市20多所高职中职学校。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治校,实施大部制管理,发挥二级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主体作用,组建后勤基建教育集团。党委机构健全,党的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作用,建立工会、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实施“三全育人”,构建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教师潜心育人治学、职能部处优质服务、教辅单位保障有力的新格局,校风纯正,学风浓郁,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声誉良好。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4万多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1年通过学士学位评估。连年通过省教育厅办学年检,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十佳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全国十多个省市招生,近三年录取分数线高于省线9至15分,毕业生历年就业率均在97%以上。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美、英、澳等国家18所知名高校实现合作交流。
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特色发展
经过转设工作的洗礼,学校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办学特色日益鲜明。
一是加强以省工程中心为依托的“新工科”专业集群建设。以广东省工业机器人集成与应用工程技术中心为平台,打造工科类专业集群,重点在机器人工程、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械、电子、通信、电气与自动化、计算机、物联网、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扩大学科专业领域,创建特色,形成优势。同时在金融、管理、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国际贸易、物流、电子商务外语、音乐表演、设计等专业推动多学科协调发展。未来学校专业将达到50个左右。
二是形成分层次、模块化、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三层次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断丰富实验课程、实习实训、大创计划、学科竞赛、毕业论文(设计)、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实践模块的内涵,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
三是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在中兴通讯工程学院和蓝盾网络空间信息安全学院两个产业学院基础上,继续建设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等一批新兴领域的产业学院。实现企业与学校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国家和省产业学院示范校建设。继续引进企业在校内共建产教融合基地。
四是构建以教师工作室为平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已经建成的54个教师工作室基础上,新建一批以教学名师、双师型教师、博士为带头人的团队,在每年近2000名学生进入工作室参与实践性学习基础上,鼓励学生面向生产一线进行项目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实践等训练,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新台阶。
五是促进应用性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学校组建成立投资开发公司,围绕工业机器人集成与应用技术、智能制造、BIM技术开发应用、建筑设计检测、金融证券投资、人机交互、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建立一批由教师产学研成果转化而孵化成立的新型科技公司、咨询公司、设计公司、事务所等,为教师们搭建更多的创业干事平台。
以转设为契机推动新学校科学发展
独立学院转设,符合国家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发展的政策导向,符合广东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符合广东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独立学院新时期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师生非常关注转设对学校长远发展和对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的影响。实际上,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都是转设的直接受益者。
转设后,学校事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转设推动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章程》更加规范,依法治校更加完善。学科门类有所增加,办学专业更加多样,构建与未来社会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新工科”优势更加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更有特色。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促进国(境)内外学生交流,国际合作更加多元广泛。经省教育厅和惠州市政府批准,同意学校在惠州市博罗县龙华镇规划建设新校区,学校多校区办学空间更广,各校园功能定位更加优化。
转设后,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将更加优越。转设已经推动学校校园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后校园生活设施更加先进齐全。学校进一步构建与行业、产业深度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学科专业体系,采用“学校+社会”模式,实现教育链、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三大课堂进一步融合,信息化学习平台更丰富,校园文化更活跃,大学生活更精彩,学生核心竞争力更过硬,三全育人机制更加顺畅。
转设后,自有教职工队伍建设更加强化。学校更加重视自有教职工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培养。自有教师队伍将成为办学主要力量,在资格认定、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评优表彰等方面得到保障和帮助。
转设后,办学资金将更加充裕。学校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办学,办学条件将更加优越,更好地构建“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校园生态,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地位更加突出,大幅度提升办学水平质量,更加有利于打造学校的学术共同体、政治生活共同体、校园命运共同体。
转设后,教职工福利待遇进一步提高。学校将更加关心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出台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激励政策,对在不同岗位上已经为学校辛勤工作的教职工给予更好的待遇,更好地吸纳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共谋事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真正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落到实处。
转设后的广州理工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广东,面向华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使命,致力于培养知行合一、信息化素养较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过五年左右努力,将学校努力建设成为办学资源更加丰富、办学条件更加优良、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更加合理、新工科优势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应用型开发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的国内知名、广东一流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
国家导向明确支持独立学院
能转快转能转尽转
20世纪90年代,一批由公办高校创办的国有民营二级学院在江浙兴起,并迅速扩展至全国。教育部2003年4月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将这种新的办学形式定名“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公有资源与民营机制的有机结合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
2006年,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提出:“独立学院视需要和条件按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程序可以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2008年4月,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26号令第58条规定:“本办法施行之日起5年内,基本符合本办法要求的,由独立学院提出考察验收申请,经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考察验收,考察验收合格的,核发办学许可证”。
2011年,《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专门对独立学院转设时间提出要求:“2014年以前每年均可按照高等学校设置工作要求开展独立学院转设的审批工作”,并对全国300余所独立学院转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独立学院举办者纷纷将转设作为未来发展出路的重要选项。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独立学院健康规范发展,支持独立学院对照标准,完善条件,转设为完全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
2016年《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对民办学校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放宽办学准入条件。各地要重新梳理民办学校准入条件和程序,进一步简政放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
2017年1月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指出:“十三五时期,全国不分区域和办学体制,教育部每年集中受理一次普通本科学校的设置申请。有关省(区、市)须就拟设置本科学校是否符合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办学条件是否达到设置标准等事项进行预审。接到设置申请后,教育部启动形式审查程序,纳入各地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且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标准者,经公示后进入高评委专家考察和评议环节。高评委将对照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设置标准等对拟设置本科学校进行考察和评议,评议结果报经教育部党组审定并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办理批准文件”。
2018年12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指出:坚持把独立学院转设摆在高校设置工作的首要位置,制定独立学院转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积极推动独立学院能转快转、能转尽转。列入“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的独立学院转设优先申报。成熟一所、转设一所。
2017年,广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将天河学院等7所独立学院列入转设计划,又在《关于做好2018年度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这些学校每月向教育厅报告转设进度,尽快转设。
近年来,广东高等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广东现有高校154所,其中中外合作和民办高校54所。2018年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43%,距离省政府要求2022年达到55%的目标还有差距。理工类高校和学科专业占比偏低,2018年本科高校工科专业为31.59%,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现有高等教育发展体量和质量的排位与广东经济总量第一的地位极不相称。
支持民办高校科学发展,支持独立学院转设,是推动广东高等教育再上台阶的一个有效途径。广东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积极性,积极创造条件引导独立学院加快转设,提出《广东省民办学校规范达标计划和品牌提升计划》要求,推进民办教育健康优质发展。
独立学院创建20多年来,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一直是明确的,转设是国家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是独立学院建设发展的要求和必然选择。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广州理工学院,符合国家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发展的政策导向,符合广东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符合广东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砥砺奋进,不负韶华!
我们都是追梦人!
图文排版:钟昕彤
供稿:学校办公室
审稿:张海媛
审核:黄菲青、陈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