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设广东特色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培育一流高素质创新型产业人才
研究员在广东省动物分子设计与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做实验。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摄
今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对五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进行考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下称“佛科院”)建设期满,考核结果为“总体达成预期建设目标”。更令佛科院师生振奋的是,评审专家们认为,佛科院围绕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规划目标,探索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高水平理工科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路子。
今年以来,佛科院建设广东特色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捷报频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等5个专业入选国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项国家级首批新工科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共建的半导体微显示实验室获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坚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不换频道、不变跑道,一张蓝图绘到底!”佛科院党委书记曾峥、校长郝志峰表示,该校将继续深根佛山制造业土壤,发力新工科、深化产教融合,着力培养一流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以一流高素质创新型产业人才助力佛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新工科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
在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佛科院机器人产业学院里,广东汇博机器人、广东嘉腾机器人、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等知名机器人企业,将最先进的机器人系统搬进校企共建实验室里,实现真正把科产教融合渗透进人才培养全过程。
佛科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卢清华介绍,在产业学院里,老师和企业联合研发项目,企业工程师参与指导研究生课题、本科生毕业设计。因此,不少学生未毕业,就已经被企业“预定”,早早实现精准就业。
启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佛科院通过“削枝固本”,将理工科专业占比从2015年的29.8%提升到接近70%,一批与产业联系不够紧密的非工科专业取消招生。
同时,学校先后与企业、行业、产业共建25个产业学院,由此凝练的成果《地方本科高校“双学院制”工科人才共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得2017年广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去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还通过了IEET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批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由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经验总结的《面向新工科光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近日也顺利通过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项目验收,成为广东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样板。
“半导体光学工程产业学院的建设背靠佛山雄厚的光电产业,搭建起高校师生‘走出去’的平台,也反哺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佛科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陈国杰教授说。
科研成果转化
占领产业化“制高点”
走在佛山大街上,氢能大巴在车流中格外显眼。这些使用氢燃料电池的公交车不仅动力充沛,而且是“零”排放,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这是佛科院氢能团队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的重要科研转化成果之一。近年来,材料科学与氢能学院大力加强氢能领域人才引进与科学研究,共建了两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并先后获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广东省氢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我们正在抢占氢能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制高点’,拿出更多国家级科研成果,把学院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该学院院长陈东初教授介绍。
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要有高水平平台和成果——
目前,佛科院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硕士点由6个增加到11个;获批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35个;总科研经费近5亿元;实施“人人有专利、个个在转化”计划,申请专利从2016年867件,增长到2019年2687件……
依托佛科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的广东省动物分子设计与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是该校正式获批的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近年来,该院产学研深度融合,已培育畜禽新品种4个,尤其在清远麻鸡育种与开发方面已经成为国内的一面旗帜。
“实验室立足于多维组学技术、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动物新品种创制等技术,突出‘新工科+新农科’融合特点,聚焦生物智能育种领域的创新突破,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理工农多学科交叉人才。”该院院长李华说。
发力“双创”
服务湾区高质量发展
去年8月,第五届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现场决赛在佛科院仙溪校区举行。
此次吸引了148所本科院校的8.3万个项目和62所职业学院的800个项目参赛,参赛总人次达到36万,规模比往年有了巨大提升。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佛科院《大“冻”干葛,草木皆“冰”——创食疗产品扶贫之路》等3所高校的项目分获亚军。
佛科院学生不断在国际级、国家级的“双创”舞台上崭露头角,在省级以上各类科技文化竞赛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9年11月,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交流会在上海举行,佛科院与南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共同被教育部授予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佛科院党委书记曾峥代表学校,作为4所发言高校之一作了题为“立足湾区谋发展、产教融合添动力”的典型经验交流。
佛科院构建贯通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双创”保障、启发“双创”热情。曾峥介绍,2019年学校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中心,并在香港注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联盟,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峰会吸引了来自港澳台的青年学子、企业家、专家学者参会。
对话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曾峥、校长郝志峰:
立足佛山、扎根湾区,培养一流工程师和企业家
在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上,佛科院排名第228位,比2016年提升了279位,办学实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这是佛科院发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取得的突出成果。
近日,佛科院党委书记曾峥、校长郝志峰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透露了新一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培养一流工程师和企业家的成果和规划。
南方日报:今年佛科院通过了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期满考核。请问学校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准备如何进一步加强建设成果?
曾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启动初期,国内高等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我们肩负师生校友的期许,倍感责任重大。通过五年的建设,佛科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些成绩,我们都是在转型过程中齐心协力、排除万难取得的。
郝志峰:如果说一期“高建”,佛科院是朝着既定的优秀标准去追赶,那么二期“高建”就是要去创造优秀、定义优秀。我们还将继续做好“根植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特别是要在引领产业上下功夫,关键是创新。继续挖掘“新工科”建设的新动力,激发产教融合的新活力,以输出一流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为最终目标。
南方日报:佛科院立足佛山,未来的人才培养将如何适应当地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需求?
曾峥:“明德博学、自强有为”,是佛科院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为建设目标,培养一流工程师和企业家,首先要开门办学,通过大思政引导学生站在全球视野了解佛山、立足佛山,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创新意识。过去,学校每年70%的毕业生留在佛山,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郝志峰:近年来,佛科院申请专利超过6000件,位居全省高校第六名,学校“人人有专利、个个在转化、院院融产业”局面已经形成。我是研究数学的,深知数量对比是最低层次的。所以,佛科院接下来要继续深入扎实推进“双学院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质”的提升。做精做细产业学院,开设产业特色班,让学生从实习到就业实现无缝对接,通过校地协同、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核心技术人才。
数读佛科院
教学育人
近三年学生在学术科技创新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81项,学生专利200余项。
人才队伍
拥有78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双聘院士5人,双聘海外院士2人,国家级特聘教授2人,珠江学者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
科学研究
近5年累计获批科研经费11.81亿元。
社会服务
建成25个产业学院,近年来申请专利6149件,位居全省高校第6位,培育企业中通过高新技术认定的共182家,入库36家。
图文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林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