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7月23日:校企协同培优才 特色兴校开新篇——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国育才十五年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中国教育报》7月23日:校企协同培优才 特色兴校开新篇——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国育才十五年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近日,李冠岭一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就正式入职腾讯PCG事业部QQ部门。他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大数据学院应届毕业生,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编程能力强等特点,在与名校毕业生同场竞技中脱颖而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大数据学院就业数据逆势而上,很多毕业生被知名企业“抢走”。广州市昊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更是抢先预定该院10名2021届毕业生。

就业形势火爆背后,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大数据学院与中科曙光、亚马逊等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协同,抢抓产业人才需求新机遇,循序渐进开设新专业方向、新专业。参与方精准对接行业新技术、岗位新职责,共研课程、共育菁英。

15年来,中国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的大江大河波澜壮阔、大浪淘沙。自2006年办学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依托母体学校华南理工大学,高举为国育才、公益办学的旗帜,勇立潮头。学校充分发挥行业、地域、名校、合作、机制优势,以高起点建设、高质量办学、凝练特色、创建品牌为“路线图”,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培育“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5年坚守“规范办学、真情投入”公益办学初心

领航探路正是时代先锋的使命担当。《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将民办教育带至十字路口时,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在广东一马当先,积极响应国家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号召。2018年4月27日,学校董事长黄震宇召集的董事会会议形成决议:学校将继续恪守教育公益性原则,选择非营利性办学,回报社会。

上级主管部门相关领导、专家到广东调研时,专门来到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学校卓越的办学业绩、公益规范办学的作为,得到领导、专家“快”“好”“新”的高度评价。

从筹办伊始,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就将“公益规范办学、真诚投入”的初心,打入地基里。“只要育人有需要,我们就投入”,学校始终把师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办学15年来投资到位、建设超前,现总投入超10亿元。学校一直倡导“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学校依然为全体教职工提高待遇;2010年,投资方将学校门口商品房以成本价出售,只要是在校教职员工,都可以无条件以成本价购买住房,真正实现了教职员工的“安居乐业”。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公办高校难以充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本科以上人才需求。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应运而生,民办教育迎来新的春天。“教育是国家繁荣发展、民族兴旺的根本所在。”广州珠江云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总裁黄维崧白手起家,创下伟业。他深感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企业乃至区域创新发展至关重要。达者兼善,2003年黄维崧逐步将创办企业内部商学院的想法,升级为创建一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宏图。他带队经过大量考察、调研和论证,“相中了”华南理工大学。在诸多合作办学的“追求者”中,华南理工大学也看中了坚持教育为先的黄维崧,选派教授、骨干对口支持学校办学和发展。黄老先生秉持“做教育,是大好事,要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初衷,全力推动学校的筹建。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前身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应运而生。时代所需、国家所向、广东所求、个人所尚交相辉映。

站在华南理工大学这所“双一流”高校肩膀上,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以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进行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施后,广东努力转轨创新发展。2011年,学校顺势而为,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紧瞄珠三角理工科人才缺口大等“痛点”,传承华南理工大学优势学科群,着力建设能推动和引领重点支柱产业发展的高水平专业。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努力办好什么专业。理工科专业投入高、学生培养成本高。但学校算产业发展的大账,不计较小账。”广州珠江云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现任总裁黄震宇介绍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坚守“唯才不唯财”的公益办学初心,以工为主,多科发展。学校现有11个理工科二级学院,21个理工类专业全部与城市、产业需求同呼吸、共奋进。

政校行企四方共建互利共赢现代化治理体系

2019年,广东省高校评选出首批10个示范性产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以来,学校与云峰集团“十年磨一剑”,共同建好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学院,打造新工科人才培育特区。

新形势、新产业、新专业呼唤新治理架构。“我们积极发挥独立学院的机制优势,构建政校行企互利共赢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校长杨中民表示,学校通过资源配置权下移、变革考核体系等举措,提升治理效能,激发二级学院在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产教融创。

疫情对供应链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主动应变,推动新工科、新商科等优势基础交叉融合,今年新开设供应链管理专业,站上“新基建”风口。

人才培养如何主动回应技术创新、产业变革?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常务副校长曾志新的答案是,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联姻”中科曙光等行业领军企业、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主体,构建因时而新、因时而动的人才培养方案,敏捷调适机制,共建学院、共开专业、共创课程、共训师资、共育优才。

如何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给车门内板等复杂形面几何钣金建模?广汽三菱工程师李方贵带领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在实训机房中动手实操。学校通过聘请兼职教师等方式,将企业真实生产任务引入课堂。

到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挂职锻炼近3年后,学校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教师李景彬经常把企业项目实践经验转为课堂教学案例。原来部分汽车企业主要靠人工检测车门等汽车冲压件焊缝,效率低,漏检率达5%,学校工程研究院教师杨剑带队研发超声波焊缝检测等技术,精准率超99%。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坚持内培外引、以培为重,努力引导校内教师成长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同时学校联合企业成立创新中心,常态化安排教职工到企业研习培训、挂职锻炼。教师将学到的新技能传授给学生,更身临其境地了解企业,对标企业用人需求培养学生。

“校企协同必须互利共赢,学校要通过科研带动、成果孵化,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副校长林颖介绍说,学校建立以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攻克技术难关,研发新产品。近5年来,学校承担294项国家级别、省部级科研项目,申请专利1308项。

产学融创打造学生高质量就业“金钥匙”

学校车辆工程特色班学生徐文浩毕业不到一年,就凭上岗就上手的操作技艺、能打硬仗的创新能力,升任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并获得股权奖励。

新时代对工程科技人才跨学科整合、创新解决问题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努力凝练应用特色、工科优势,在培养方案动态优化、课程体系持续改进、实操技能实战提升、综合素养全面成长等方面着力深耕。

权威认证证书是进入互联网大门的“金钥匙”。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与中科曙光共同将面向在岗工程师的培训认证转化为指导零基础在校生学习成长的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方案。学校还邀请一流企业、高校对其进行持续优化,精益求精。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规划发展中心专家组来校考察后,给予高度评价。3年前,某合作企业高管指出:智慧建造将是蓝海,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快速响应,前瞻性地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课程。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得益于先发优势,人才培养成果频频涌现。

“领军企业能敏锐地把握技术新标准、岗位新需求,引领行业用人标准,领军企业的认证体系应是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参照系’。”杨中民介绍说,学校与中科曙光等行业领军企业一同开动发展快车,将认证证书、用人需求作为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锚”。为紧跟产业、技术发展需求,学校还聘请领军企业高管等做好“高参”,动态调整、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岗位职责、认证需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导师分工协作,通过项目化、案例化教学,将工程师课程转化为适合在校生学习的课程。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校2016级机械专业学生林子豪可完成3000吨冲压机拆装过程仿真实训,熟悉冲压机各部件及其总成结构。真刀真枪才能练就真功夫。学校与东风日产等单位共研仿真实训平台,共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练兵场”。学有所长的高年级学生跨专业组建合作小组,共同破解企业现实生产问题,动手解决工程问题技能突出。

为帮学生搭建可持续发展的“青云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以固基础为横坐标,以强实用为纵坐标,进一步强化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学校还设置创新创业、毕业课题等六大模块,共建“横向可拓展,纵向可提升”的培养体系,助推学生实基础、强能力、有专长,在36项国际性、543项全国性赛事中披金斩银、载誉而归。毕业生最终就业率、平均薪酬在广东民办本科与独立学院中位居前列。

15年风雨兼程,15年硕果累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一直与国家同向同行。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学校继续与祖国齐奋斗、共荣光。大江奔流,大道向前,学校学生在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赛(亚洲)上连续3年夺冠,“华广号”列车志存高远、永往直前。

来源:中国教育报

排版:刘宏雨

星标官微君

可以第一时间

Get我们的推送哦!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往期精彩回顾▼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12617!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20年招生计划重磅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中国教育报》详情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广东本科院校-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中国教育报》7月23日:校企协同培优才 特色兴校开新篇——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国育才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