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育“巨美人”,让“冻龄”佳果漂洋过海!

华南农业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12年育“巨美人”,让“冻龄”佳果漂洋过海!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作为岭南佳果,历来深受大众喜爱。作为南方果树研究重镇的华南农业大学,在荔枝研究方面卓有成效。下面介绍两位荔枝研究领域优秀的老师,他们一位专注育种,不久前新培育了一个优质品系;一位专注于荔枝保鲜技术,让美味佳果“冻龄”。

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胡桂兵:“巨美人”诞生!12年育高产荔枝新品种

6月5日,由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胡桂兵教授团队牵头选育的优质特大果荔枝杂交新品系“巨美人”(编号:ZW055)举行了现场鉴评。

华南农业大学

“紫娘喜”、“无核荔”与“巨美人”对比

“巨美人”是“紫娘喜”ד无核荔”人工有性杂交创制的杂种群体中选育而成的新品系,果实心形,颜色鲜红。其特点是肉质爽脆细嫩,果实特大,是一般荔枝重量的两倍。

经充分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巨美人”是有性杂交育种培育出的荔枝中熟优质新品系,果实特大、早结、丰产、焦核率较高,是荔枝杂交育种的突破性进展,为发展特色荔枝产业提供了品种选择,推广应用潜力巨大。待通过进一步研究、检测后,“巨美人”便可期待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了。

华南农业大学“巨美人”丰收之时胡桂兵接受电视台采访

胡桂兵,华南农业大学果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园艺学院院长,同时也是国家瓜果改良中心荔枝分中心主任。胡桂兵潜心研究荔枝,尝试用紫娘喜与无核荔杂交,从实验室研究分析到田间播种栽培,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十年树木,在精心的培养和细心的呵护之下“巨美人”终于成功出世。从一片荔枝园中走向岭南专家乃至岭南百姓的口中,火红的外表载满了丰收的喜悦,饱满而又晶莹剔透的果肉回报着胡桂兵十二年来的悉心栽培。

近年来,广东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荔枝产业发展。然而,胡桂兵表示:“目前,荔枝产业发展仍面临着品种结构失衡、低效品种面积过大、产期过于集中等问题。”培育新优品种、调整荔枝结构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无疑是改善现阶段荔枝产业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方法,“巨美人”这一优质荔枝品种的成功培育也为广东荔枝产业带来了福音。

胡桂兵不仅培育出易成花、易结果的高产荔枝品种,也培养了一大批热爱园艺事业的接班人。

华南农业大学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对胡桂兵的课有极高的评价。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同学说道:“虽然胡老师平时看起来很严肃,但是讲起课来眉飞色舞,激情澎湃,专业中带点幽默,很让人受用。”

华南农业大学

胡桂兵教授上任院长时讲话

作为研究生导师,他也会记挂出差的学生,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致电关心学生的饮食起居、叮嘱学生注意安全、询问学生有无困难需要帮忙解决。“虽然胡老师平时忙碌,但每一次的组会汇报都不曾缺席,会跟进我们的实验进展,耐心地给我们建议和指正。”胡桂兵一名研究生谈道。凭借过硬的专业本领和优秀的职业素养,胡桂兵荣获2009年“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胡桂兵作为果树研究人员,不仅忙碌于实验室中的各项繁琐复杂的实验,还要奔波于田间地头,关心每一棵果树的生长状况,从育种、施肥到丰收、检验,他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步骤,以专家的眼光作出判断,以农民的姿态开展实践,也正因为几十年如一日的脚踏实地,胡桂兵于2006年荣获“第十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 入选广东第四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于2008年入选广东第五批“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华南农业大学

胡桂兵在专家座谈会上发表意见

作为国家荔枝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胡桂兵主导负责的“不同熟期优质荔枝系列新品种选育和高接换种技术创新应用”课题中,针对我国荔枝品种结构同质化严重导致熟期过于集中、销售压力巨大、优质品种少、比例小导致产业效益低下等问题,在荔枝业技术方面做出改进和创新:依托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构建了“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社员”和“高校+行业协会+会员”高效推广模式,建设了高接换种示范园和荔枝新品种接穗圃,组建了荔枝高接换种专业服务队。荔枝的增产增收促进了荔枝品种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吴振先:追寻荔枝“冻龄”的秘密

荔枝风味独特,但极不耐贮运,这种特性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果农以及专家的大难题。如何让荔枝保鲜更长久、运到更远的市场,还让消费者吃得安心,这是吴振先心中一直追求的目标。

吴振先,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现任园艺学院副院长,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处理与保鲜岗位专家。“我从1992年就开始研究荔枝了。”吴振先教授感慨地说道:“我的家乡就在福建莆田,那里被誉为‘荔城’”。莆田的荔枝栽种与生产,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本科毕业推荐就读硕士研究生时,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吴振先毫不犹豫地继续成为了一名“学农人”。在华农就读研究生期间,吴振先在导师苏美霞副教授的影响下,更坚定了荔枝采后保鲜的研究,与荔枝结下不解之缘。

华南农业大学

吴振先与季作梁老教授的合影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园艺学院的老教授李沛文先生就开始带领团队率先开展荔枝保鲜技术的研究,着重研究了荔枝的低温贮藏和聚乙烯袋包装保鲜技术,并在生产上投入使用,解决中短期荔枝的运输和销售。

八十年代初,陈维信教授率先开始荔枝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使得难贮运的荔枝的保鲜时间得到进一步的延长。

得益于一代又一代前辈的探索,在2001年,以荔枝保鲜技术为核心内容之一的“果菜采后处理及贮运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利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本专业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家奖!2003年“荔枝贮运保鲜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华南农业大学

吴振先赴阳春吉桔田源公司基地调研开展四季柠檬采后保鲜技术指导和合作

随着荔枝产业的发展,一些企业迫切希望开拓国外市场,进行荔枝的出口贸易,但是不同国家对于出口水果的检疫处理要求不同。为了进一步扩大荔枝的销售,让世界上其他国家也能吃上我国新鲜可口的荔枝果实,吴振先、季作梁等老师开始带领团队开展荔枝出口冷处理保鲜技术的攻坚,经过团队的努力,于2004年完成该技术,并与企业合作开始进行荔枝出口美国等实践。

在推广的最初几年,吴振先团队先后指导十多家外贸公司开展荔枝出口欧美的运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但让出口企业获得可观的效益,也让果农增加了收入,并提高了荔枝果实的生产技术水平。2008年该成果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以该技术作为一个重要部分的“荔枝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荔枝高效安全生产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所指导的出口企业中,部分合作企业以此出口技术为依托不断发展壮大,如佛山富易农产公司、电白泽丰园农产有限公司等,成为荔枝出口企业中的佼佼者。这些公司于2019年组建了中荔集团,进一步扩大和规范荔枝的出口市场,成功实现了荔枝“冻龄”之后的漂洋过海。

即使从事了28年荔枝保鲜技术的研究,吴振先依旧感慨“未来的路还很长”。面对果农和企业,要协调好双方的利益,并要保证技术运用的有效性,心理压力其实十分之大。技术推广之初,许多果农和企业还带着怀疑的态度,因此要如何进一步引导和推广,也是团队需要攻克的难题。

华南农业大学

盛夏炎炎之时,走进华农校园里红绿交织的荔枝园,摘枚荔枝入口,耳边隐隐响起那句“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的诗句。有这样一群敬业又可爱的人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用科技助力农业发展,真是“不辞长作华农人”!

华南农业大学

来源 |园艺学院

采写| 陈佳雯张玉玺王曼菲

责任编辑 | 谢韩

审核 | 方玮

审定 | 郭灼

华南农业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广东本科院校-华南农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华南农业大学-12年育“巨美人”,让“冻龄”佳果漂洋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