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首席科学家聘任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王越教授受聘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工程系首席科学家。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为王越院士颁发聘书。
王越院士是我国著名的信息系统专家,曾领导我国军用信息技术从白手起家到蓬勃发展,研制“中国第一台火控雷达301系统”等多项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科技殊荣。1993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拉开大幕,在炮瞄雷达研究所担任所长的王越院士受命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以家国情怀、科学使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国防科技事业领军人才。
聘任仪式后,王越院士与李和章校长进行了交流。王越院士表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承载着中俄两国领导人的殷切期望,是基于两国文化、地理环境、国际地位等方面综合考虑孵化的重要合作项目。王越院士寄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要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立足中华,面向世界,培养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杰出贡献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随后的交流中,王越院士与李和章校长还就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与担当、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概念与发展前景、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重要性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谈责任担当
结合两校优势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
大学的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人才。王越院士在谈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任时反复强调,高等院校应该以立德树人,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杰出贡献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目标。因此,深北莫的诞生背景决定了学校应当立足国家层面,努力为国家战略培养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深化中俄教育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贡献。
在交流中,王越院士对莫斯科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表示肯定。他认为,莫斯科大学的基础学科是非常有优势的,特别是在数学专业方面,莫斯科大学将数学理论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典范。王越院士希望深北莫能够结合莫斯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优质资源,为国家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谈专业建设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应建立综合、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是强大的,但不是万能的,计算机发展终究不能脱离人类的主导。”王越院士认为,“计算机是一个‘器’,一个工具,是没有生命、没有认知能力的,是人类赋予了计算机强大的能力。”王越院士指出:大学在设立计算机相关学科专业时应该牢牢抓住计算机的原则性概念,辩证地去看待人类与计算机的关系。
王越院士认为,计算机行业发展的下一步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但不能马虎地将计算机等同于智能。他以人类头脑能实现“顿悟”这一客观事实但迄今无人能解释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来举例说明:人类有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赋予计算机复杂的编程、强大的储存能力和超速计算能力,从而使之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在深北莫的学科建设上,王越院士认为,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是全面的,需要遵从人理、事理、物理、生理四个维度的自然发展规律;需要建立起结合数学、物理、历史、哲学等基础学科的综合性的、全面的培养模式。
谈学科规划
着力打造基础学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
长期工作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一线的王越院士特别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其在基础科学的投入是密切相关的,一所高水平大学必须着力打造基础学科,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方能培养出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王越院士以美国常春藤大学排名前列的普林斯顿大学为例指出:一所大学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可以决定这所学校尖端科技人才的产出结果。王越院士说,普林斯顿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的基础学科教学,对高中毕业生的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的入学考核尤为严格。据公开资料显示,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68位诺贝尔奖获得主、15位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14位世界计算机最高奖图灵奖得主。
在王越院士看来,将论文中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比单纯追求论文的发表数量更重要,因为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将科学研究发挥到最大作用,从而推进社会发展,造福人类。因此,如何打造扎实的基础科学教学模式,培养兼具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的人才是每一所高等院校所需要深刻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命题。
文字、责编 | 张茜
审核 | 陈简文
欢迎投稿、联系:
news@smbu.edu.cn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点击★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