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说 | 在UIC,我真正感受到大学之妙

北师港浸大UIC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学生说 | 在UIC,我真正感受到大学之妙

北师港浸大UIC

我叫林梓滢,

是北师港浸大(UIC)2018级会计学专业学生。

北师港浸大UIC

高中时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知道未来能做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是被人潮推着向前,就连志愿都是按照往年录取分数排行榜和亲戚朋友的建议进行填报的。上大学之后,在老师和学长学姐的帮助下,我逐渐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放开胆子去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可以不单单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学生,还可以成为朋辈导师、学习辅导班学生导师、新媒体小编……

北师港浸大UIC

林梓滢(左一)参加朋辈导师聚餐

刚入学时,我一直认为自己英语不够好,不能很好地适应全英文教学,也不敢开口跟别人交流,生怕露出马脚。在朋辈导师(组爸组妈)的帮助下,我逐渐明白,不要怕丢脸,也不用管别人怎么看,勇敢迈出第一步,事情就会变得简单。我很感激他们的陪伴与鼓励,在新生英语强化训练营(EEP)的尾声,我迈出了第一步,发现用英语交流也并没有那么难,开始慢慢积攒信心。

由于英语能力有限,大一时,在课上对很多内容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于是,学生事务处个人成长及辅导中心组织的学习辅导班成了我的救命稻草。学长学姐们会用中文把内容串讲一遍,让我对知识的框架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自己看书补充知识点来完善知识体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懂得如何去剖析知识点、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更有效地学习。

那时在讲台下看着台上的学长学姐,觉得成为一名学生导师,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学弟学妹走过迷茫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以在大二,我不仅选择成为一名朋辈导师,也顺利当上微观经济学辅导班的学生导师,传递学长学姐的温暖。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怎么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得益于媒体课的启发,我将自己的课程讲解录制成视频放到了B站上,每一个被赞赏的时刻都让我很开心。

北师港浸大UIC

林梓滢(后排左二)和辅导班的导师、学生合影

上了大学之后,我发现自己很喜欢自媒体,除了做学生导师,我还在课余时间运营微信公众号。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接触优秀校友的机会,通过和他们的交流,逐渐确定了自己读研的目标院校和专业。

在我看来,大学很美好,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成长,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在试错成本极低的情况下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不是像两年前一样,浑浑噩噩进入人海,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在UIC,我真正感受到“大学”之妙在于“大”。

我们需要学各个学部的课程。一开始我有一丝怨言,觉得我学会计的为什么要学这些,难道不是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课程内容吃透吗?但几个学期下来我就“真香”了。更多元的课程设置,在无形之中培养了我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让我在变得从容的同时发掘自己的兴趣。

北师港浸大UIC

印象最深的是“民俗文化史”这门课。有别于传统的授课模式,课堂更重视互动性,老师经常把我们随机分成几个小组,给我们很多机会去交流、探讨自己的观点。这门课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开始从多个维度辩证地去看待周围的事件。

而全人教育板块的课程让我看到另一种学习的方式。这些课不像专业课,可以量化自己的学习成果,但它们可以帮助我发展领导力和团队凝聚力,同时在紧张的学习之外放松身心。我最喜欢的是“户外拓展”这门课,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任务,需要小伙伴们一起去解决,很考验团队合作能力。

北师港浸大UIC

林梓滢(一排左五)和同学在户外拓展课上

两年前来到UIC是希望将来能出国留学,如今,UIC教会了我如何学习,如何以更全面的姿态去拥抱世界,拥有五彩斑斓的人生。毕竟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不断地培养学习的能力,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才适用于生命这趟漫长的旅途。

【推荐阅读】

校友说 | 我的大学,让我不断突破边界

家长说 | 孩子在UIC很“累”,但收获了知识和成长

北师港浸大UIC

来源 |新闻公关处

欢迎投稿至mpro@uic.edu.cn

北师港浸大UIC

北师港浸大UIC

I北师港浸大UICUIC三连:在看、点赞、分享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广东本科院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北师港浸大UIC-学生说 | 在UIC,我真正感受到大学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