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这个学院连续在两项全国大赛中斩获佳绩!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厉害了!这个学院连续在两项全国大赛中斩获佳绩!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圆满落下帷幕。我校城建与环境学院代表队作品《绿色土壤——固废资源化利用配置人工土壤》、《疫情期间废弃口罩处置分类投放处理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分别荣获全国三等奖。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唯一由高等教育司办公室主抓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该竞赛充分体现“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二届,该竞赛已经成为全国高校能源动力领域最具影响的赛事之一,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本届竞赛全国共有427所高校参赛,涵盖了绝大部分985和211院校,提交有效作品4138件。其中科技作品为3695件;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作品为443件,参赛学生人数达22289人,参与高校和作品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

自今年5月竞赛官网发布第一轮通知,城建与环境学院就迅速组建了团队,并开始着手参赛项目的打磨。这得益于城建与环境学院在日常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品德养成、学业指导、能力培养等多方面进行个性化指导,促进师生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今年疫情期间,指导老师通过QQ群、微信群与学生交流、研讨,确定团队负责人及各团队成员分工,根据竞赛主题确定调研报告题目并开展调研。在祝贺我校取得佳绩的同时,让我们一起看看我校获奖团队项目的卓绝风采吧!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01

绿色土壤——固废资源化利用配置人工土壤

竞赛类别: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项目类别:科技作品类

项目成员:曾少平,何雅霏,曾显涵,谢运星,黄晨,区翠娴,王海滨

项目指导老师:胡静姝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作品内容简介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本项目是利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后配置成新型的人工土壤,并带来经济效益。采用的原料主要选取本地区产生量较大的有机固废:生活污泥、牛粪、蚯蚓粪和无机固废:粉煤灰、脱硫石膏、钢渣、煤矸石。实验初设有9个处理。通过恒温恒湿培养后,对人工配置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测定,并以普通泥土作为空白对照,种植苦麦菜,对比前后土壤指标的变化,并测定蔬菜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

人工配置土壤商业性高,屋顶农场、室内盆栽、小区园林、花卉市场、苗圃园区等都可以使用。配置的绿色土壤比普通土壤更具肥力,可以很好的解决土壤污染、资源短缺的矛盾,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兼顾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02

疫情期间废弃口罩处置分类投放处理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东莞市市区的调查

竞赛类别: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项目类别:社会实践类

项目成员:郑烁偲、黄欣祺、周伟民、麦榆敏、赖侥鹏、朱颜萍、张哲

项目指导老师:方伟成、杨丽君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从图1至图7分别为:郑烁偲黄欣祺周伟民麦榆敏赖侥鹏朱颜萍张哲)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杨丽君老师(左)、方伟成老师(右)

作品内容简介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防止废弃口罩随意丢弃产生二次污染,本作品从动机—机会—能力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论文围绕标题,研究关于东莞市内住户在使用口罩是否规范处理废弃口罩,在理论分析上,结合调查问卷向住户发起调查,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 probit 分析,分析东莞市居民废弃口罩的分类意愿及行为的差异性,进一步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后期疫情防控期间的废弃口罩处置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改善社区生活环境,防止病毒传播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由于疫情期间外出不方便,本研究的调查表都为线上调查,团队于三月份开始进行线上调查,通过在网络多个平台上发布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时间长达三周,并对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数据整理probit分析,最后得到分析结果,针对该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出了“1系统”、“1工作体系”和“1+1示范区”、增强宣传力度和建立废弃口罩管理长效机制等可操作性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将为落实废弃口罩处置提供建设性建议。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日前,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结果揭晓,我校城建与环境学院参赛队伍在吴建明老师的指导下,斩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大赛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由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协办,全国共有341所高校2140支队伍参赛。

参赛情况

虽然有疫情影响,本届大赛参赛学校仍达到了341所,参赛队伍2140支,比第一届参赛队伍1956支增加了9.5%;提交作品数量888份,数据比上届都呈现增长。两届大赛的所有作品都是基于国产结构分析软件平台完成的。

比赛要求

本次竞赛以BIM结构设计为主题。竞赛题所选项目为某装配式建筑,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91米,地上30层。要求参赛队伍根据建筑图进行结构设计,建立相应的BIM结构模型,通过Revit软件和GSRevit软件进行结构施工图绘制和预制构件深化,并输出相应的图纸。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Bim建立的结构模型)

自赛事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在队伍组建、条件配备、人员培训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指导老师不断就赛题主旨、BIM设计理念、高层装配等专业知识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引导学生将结构设计理论知识与实际结构相结合,深入探索高层装配式结构设计的奥妙,解密绿色化、信息化、智慧化建造的有益实践。在备赛过程中,师生们一起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各种不便,进行了持续有效的线上指导和交流。在吴建明老师的指导下,参赛同学经过精心准备和激烈角逐,最终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凌路 获得B组二等奖

邱鸿浩、廖志明、张家荣 合作获得三等奖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在激烈的比赛角逐中,我校参赛队伍以突出的创新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宽广的社会视野和应有的责任担当,对每一项工作精益求精。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通力协作,共同对项目技术方案构思、实践和不断改进,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问题面前勇于探索。城院学子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期待日后我校能涌现出更多乐于钻研、勇于探索、具有大胆想法和出色实践能力的学子,登上更加广阔的舞台。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追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获得荣誉的背后是学校长期以来,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参加各类赛事,不仅提高了我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也为我校参赛师生在专业教育、学科竞赛和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接下来,我校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和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人才基础,做出更大贡献。

资料来源:绿色城环

图文编辑:李煜乐

图文由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宣传部编辑整理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工作人员取得授权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为他们点个在看吧!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广东本科院校-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厉害了!这个学院连续在两项全国大赛中斩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