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烽火岁月到虫鸣鱼跃,北理珠这个团队踏寻乡村振兴路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从烽火岁月到虫鸣鱼跃,北理珠这个团队踏寻乡村振兴路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在积极响应“广东省2020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的活动号召下,强化青年学生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担当。在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的统一部署下,七月下旬,京涛海纳团队一行前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开展以当地乡村建设发展、文化传承、特色产业为核心的实践调研。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京涛海纳团队深入走访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大坑村、历史文化为代表的铺埔村、传统工艺为代表的西塘村等村落,走访村落名人、重温村落历史、记录乡村发展、展示乡风文明。用视频、微信推文、调研报告、海报、图片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推介,吸引更多青年大学生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探寻乡迹革命路 传咏英烈爱国心

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大坑村,记录了一个村落在战争年代的历史,成为后人缅怀革命先辈的精神归依、追溯党的光辉历程的红色载体。这是革命母亲李梨英的故居,出身贫苦家庭的她十年游击战,十年地下工,为党献一生,为国献三子。在这里,红色戏台上倒放过去的故事,岁月的变迁在红色古井中流淌,还有仅存残垣断壁的红军枪械修配所等村内历史革命遗迹,虽不见曾经浴血奋战的血光,但万千英雄儿女前仆后继的峥嵘岁月都被铭刻在一砖一瓦中,烽火岁月中的历史被代代相传。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赤心报国映丹心 儒林第韵四海扬

在以历史文化为代表的铺埔村,为“四点金”的古建筑风格的儒林第中,记载着爱国华侨四代人的故事。陈氏儒林第由19世纪末的泰国华侨陈国淦所建,是抗日战争中潮汕人民的重要据点,担负着闽粤赣边省委的联络、对接工作和护送中共干部的重任,成为了潮汕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据点,开创了潮汕革命斗争的新局面。纷飞的战火消逝,冲锋的号角停止,在岁月变迁的长河中,这里沉淀的不仅仅是古朴村落与历史文化,还有早就根植在土壤里的民风情怀和热爱。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朱泥铸壶妙手炼 百年匠心相继传

以传统工艺为代表的西塘村,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手拉朱泥壶的发源地,有超过200家的壶艺作坊, 涌现出大批国家级、省级特色的工艺名匠。潮州手拉朱泥壶由揉泥、拉胚、修胚、组装、烧制、成壶等近六十道工序完成,工艺师的每一步精雕细琢,成就了朱泥壶行云流水的流畅线条、清脆如金石之音的结实身坯。朱泥壶本具有强烈的本土特色,在样式中融入新的流行元素,同时吸收潮州民间艺术之精华,而这项传统手工艺逐渐受到更多年轻人的追捧。传统并没有被时代洪流消抹记忆,其传承关键在于文化与创新融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通过七日的调研走访,团队成员表示切身感受到潮州乡村建设与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放眼国家总体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多彩乡村”的建设重在“彩”,这不局限于传统农业生产的革新,历史文化、传统工艺、红色血脉等生于乡村的文化底蕴,成为带动乡村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青年学生聚焦于“新农村”的新建设,投身于乡村振兴之中是责任,也是义务。多彩的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时代下的乡村建设也会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增添多彩活力。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社会媒体宣传报道

【广东电视台】北理工珠海学院学生团队赴乡村开展文化发展调研

【羊城晚报】珠海学子前往潮州调研,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乡村振兴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珠海香山网】珠海学子前往潮州调研,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乡村振兴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责任编辑 | 刘月萍

初审 | 余潮栋

终审 | 杨小勇

编辑 | 王煦明

来源 | 京涛海纳工作室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广东本科院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从烽火岁月到虫鸣鱼跃,北理珠这个团队踏寻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