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及专家代表回信,给涉农高校办学指明了方向,给广大师生以鼓励和期望。在总书记回信一周年到来之际,9月4日下午,学校党委在红满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校党委书记王斌伟、校长刘雅红、校领导班子成员和70余位师生代表一同重温总书记回信精神,围绕如何深化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进行座谈交流。
王斌伟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
王斌伟在讲话中强调,全校师生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做到“站位再提高”“落实再着力”“党建再加强”。
王斌伟指出,要从“两个大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光明前景的高度,来深刻领会总书记回信的精神实质、内涵和要义,做到常学常新。要全面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科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系列重要论述,深刻认识“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的科学论断,深刻认识华农肩负的办学使命和重大责任,按照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作出应有贡献。
王斌伟强调,贯彻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要进一步在落实上下功夫,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优化育人体系,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二是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科技成果。三是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王斌伟强调,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回信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以建强师生党支部为抓手,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刘雅红校长介绍学校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情况
刘雅红介绍了一年来学校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的举措和成效。她表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掀起学习贯彻回信精神的热潮,并以此为指引,谋划学校全局,确立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科研攻关,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学校将强农兴农与产业相结合,建设了6个产业学院,建好118门“农业特色”通识课程和23门“大国三农”课程,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获批国家一流专业15个、广东省教学成果奖11项;2019年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20年2项科技成果通过国家奖初评;组建38支全产业链专家团队服务全省优势产区和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
学校师生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8位师生代表和3位职能部门负责人代表先后在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
师生代表发言
教育部人才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农学院教授王少奎
时隔一年,总书记的回信言犹在耳,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平凡的岗位上贯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进入2020年,一场疫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坚持教学,义不容辞;继续科研,责无旁贷。
我们不仅做到了停课不停学,还建成了华农出品的国家级《遗传学》慕课。科研更锤炼了团队师生矢志服务“三农”的信念。春播来临了,我们仅有的几名在校师生加班加点,以往两天完成的工作,我们哪怕用十天也要做完。最终我们完成了七百余个水稻杂交,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积累了材料、创造了条件。我们从未轻言放弃,始终以行动履行强农兴农的责任,为“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贡献力量。
农学院教授 唐湘如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启发了我们的科研新思路:第一,只有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化,才能加速转化应用。2019年9月以来,我们将研究出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技术成果“香稻增香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转化服务4个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16个企业。第二,创建高值香米品牌,实现稻农致富。团队从丝苗香米新品种-丝苗香米增香栽培技术-丝苗香米保香贮藏加工技术-全产业链,通过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提供增香栽培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提供香稻专用肥料、绿色农药,统一提供收获、干燥、贮藏、加工,创建品牌丝苗香米,及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认定“广东丝苗香米”品牌,在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等加大技术品牌宣传。提高了丝苗香米稻谷收购价格,稻农纯收入增加1000元/亩年以上。
思政课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土红
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作为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师还要讲好“三农”故事,引导学生知农爱农。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讲。学生讲,就要通过实践教学,老师讲,主要是将自己在外面调研的“三农”情况结合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此引导学生知农爱农,争做乡村振兴生力军。
青教赛获奖者代表艺术学院教师 戚芳妮
作为一名从小吃“农家饭”长大的“小青椒”,我更有责任、更有义务思考“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树立农业自信、助力乡村振兴”这样一个历史命题。我的景观设计课程的第一站就是从华农校园景观的学习开始的。从本校师生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开始调研,逐步分析、探讨出华农形成组团式功能分区的规律,以及相似大学的空间分布优点。进而树立起学生对母校的自豪感,以及培养农林学生“知农、爱农、学农”的人文精神。
我在育人理念中始终坚持要在教学相长中传承学农知农爱农精神,在农业课程思政中孕育家国情怀,在专业实践中助力乡村振兴。
课程思政(农林学科类)教师代表、生命科学学院教师白玫
《植物学》课程是针对我校林学、园艺、植保、茶学、农学、资环、制药工程等大农林类本科专业的学生设置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特色鲜明,是一门经典的农业院校基础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植物学教学团队始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多样化授课方式将德育元素与教学内容完美融合,制作内容较为丰富的教学课件,能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对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宝库的展示,激发学生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对我国老一辈植物学工作者献身科学事业实例的介绍,使学生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科学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辅导员代表、工程学院尹卓君
一言一行当思表率于人,一举一动常念育人之责。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还要努力站在立德树人的大视角去思考、谋划自己的本职工作,探索创新农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举措,并将其落细落小落实。具体来说,就是把每一次党课团课、级会班会、谈心谈话都当成是引领思想、震撼心灵的价值契机,引导学生在关注时代、服务三农中汲取养分,为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型人才、为华农实现“冲一流”目标作出辅导员的担当和贡献!
学生代表、植物保护学院2019级微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陈群一
我认为亲身参与到农业实际生产当中,是当代涉农学子学农爱农、服务三农最好的方法。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囊括了很多方面,不再是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它已然成为了一条丰富多彩的产业链,生产、管理、经营、科研等,通过不断的接触,才能使我们有所了解,并找到自身感兴趣的,符合自己发展那一面,这是使广大涉农学子选择农业的前提。
职能部门代表发言
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赵凤
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部门,学工部(研工部)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协同创新的“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着重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方面实践探索,努力在育人的高度、广度、深度、力度上下功夫,以党建引领提升育人高度,以协同创新拓展育人广度,以改革创新延伸育人深度,以队伍建设加强育人力度,推动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落实到实处。
本科生院院长 王海林
立足学校发展定位,本科教育要坚定农业特色,坚持为农育才。学校拟定了新农科建设路线图,将先行先试探索新兽医建设,注重学生耕读意识培养,重构课程体系,以促进农工融合、文理交叉、工管渗透为目标,为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科学研究院院长 谢青梅
学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精准选派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技特派员,通过“特派员+农户”“特派员+产业”“特派员+地区”的对接模式,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为广东乃至全国乡村振兴贡献华农智慧、提供华农方案;通过校地合作深度融合,推进区域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牛哥驿站,培养乡村创新创业的青年领军人,培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型产业,打造农村农业知名品牌,并辐射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学校党政领导,党政办公室(研究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处、发展规划处(对外合作办公室)、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研究生院、科学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师生代表参加座谈会。
文字 | 陈芃辰 谢韩
图 | 王敏 费思迎
责任编辑 | 谢韩
审核 | 方玮
审定 | 郭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