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谢韬林,高中毕业于深圳高级中学,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海洋科学专业海洋生物方向2016级本科生。计划赴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医学院攻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硕士。
获奖经历
1.2019年11月参加第一届粤港澳三地动物科学学术交流研讨会获报告二等奖;
2.2018年12月参加珠海第一届大学生海洋环保论坛获一等奖;
3.2018年参加中山大学“挑战杯”获三等奖;
4.获2018-2019学年中山大学学术创新奖学金;
5.本科毕业设计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科研经历
参与并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白斑病毒在珠海野生水生甲壳类动物中的分布调查”及“鳜鱼冷休克蛋白的分子克隆及其抗病毒免疫作用探究”,并分别获评良好及优秀。
论文发表
2019年7月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发表论文《Molecular cloning of Y-Box binding protein-1 from mandarin fish and its roles in stress-response and antiviral immunity》
学
长
寄
语
致看到这段话的高三同学们:
也许你们与当初的我一样迷茫而困顿,作为过来人,我希望你们要多想,也要少想:多想,想的是自己在各科能力上、心态上还有哪些不足,以及如何去补强,而非一昧地死刷题,让自己以为自己很努力;少想,是说减少胡思乱想,不因为一次考试的成绩起伏或他人随口说的什么话而怀疑自己,只管坚定向前就好。
愿大家在多年后回想起这特殊的一年,也不会有任何遗憾可言。
“现在回想起来,即便当时每一次去实验室非常焦虑和紧张,在南校园412号楼的那段时光仍是我在大学时光中最美好的记忆,并非是因为人对自己回忆的习惯性美化,而大概是因为原本平静而波澜不惊的生活在各方面都有了起伏、挑战与盼头,如同一幅大片留白的写意式国画被泼上了浓厚斑驳的色彩,热烈到令人睁不开眼睛。”
海滩拾贝·确定方向
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去海边,从海滩上拾起一枚枚晶莹剔透的贝壳,对着阳光细数它的纹理,凑到鼻子边闻海洋淡淡的咸味,从那时起,谢韬林便爱上了收集贝壳、爱上了海洋。
“出于爱好的收藏不外乎出于人类爱美的天性,求知的天性,以及求全的天性。”对于为什么选择冷门的贝壳作为自己的爱好,谢韬林引用上海冈瓦纳何径老师的一句话来解释,“其实贝壳收藏既不出于附庸风雅,亦不为待价而沽,而是出于对自然和科学的热爱。”作为一名资深贝壳收藏者,拿到一枚贝壳,除了被美丽的外表所吸引,谢韬林更想了解它背后的一切——它的品种、它的分类、它的变化、它的栖息地……“贝壳作为一种庞大的动物门类,它的魅力不仅限于美丽的外表,更在于此。套用现在的一句话就是‘始于颜值,陷于内涵’。”
收集贝壳的爱好为谢韬林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个过程中,谢韬林认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贝壳收集爱好者,其中很多人都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非常有趣”,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谢韬林增长了不少见识。除了收集现成的贝壳,谢韬林还利用课余时间游览了很多世界知名的贝壳产地,如菲律宾、泰国、新西兰、夏威夷等,亲身体会贝壳收集的过程,开拓了眼界。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从小对贝壳之类的海洋生物的爱好让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他希望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进一步加深自己对海洋的了解和热爱。
第十届全国贝友会合影(2017年8月,天津)
第一排右一为谢韬林
进入大学后,繁忙的学业并没有停止谢韬林对收集贝壳的热爱,他收集贝壳的爱好在海院的师生间悄悄传开。“学院的老师们都非常欣赏我的这个爱好,并且为我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和支持。”在学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2018年3月开始,谢韬林在海洋科学学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海科贝苑”系列专栏,介绍贝壳收集的相关知识,用他的文字带领更多人走进和认识丰富多彩的贝壳世界。
谢韬林部分贝壳收藏“来自我国东海的宝螺”
科海拾贝·深入科研
“学院和老师帮助我走上科研道路”
刚进入大学时,谢韬林和很多人一样,远离了高中被考试束缚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对着突然空下来的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于是去尝试了许多不同的事,比如做志愿者、做公益等等。在当时,科研只是他众多尝试中的一个选项,“说实话,当时我还并没有产生多么热忱的科研情怀,更多是出于作为一个大一新生对科研的好奇而参与。”
大一下学期,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课题,陈义烘老师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在珠海野生水生甲壳动物中的分布调查”,陈老师手把手地带着他修改申报书、规范措辞,最终他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就获评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海院的科研氛围是很浓厚的,”谢韬林说,“学院会给你提供一条走科研的路,如果你愿意走的话会有很多资源给你。”谈到学院在科研上为学生提供的帮助,谢韬林回忆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两点。一是在他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时,从申请到验收,学院的老师对学生都提供了很多的指导和帮助。二是实验室方面,愿意给他们本科生小组提供机会,做研究生难度的课题,没有因为他们是本科生小组就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和期待。“实验室的老师们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细心的指导与关照,对我们的要求也和对研究生一样严格,可以说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做科研要有‘阿Q精神’”
有了大一参加课题的基础,大二下学期谢韬林加入了同班同学的科研小组,并合作申请到了他的第二个课题:“鳜鱼冷休克蛋白的克隆及其抗病毒免疫功能的初步探究”。不同于第一个课题的顺风顺水,这个课题让谢韬林受到了不小的挑战。
“老师们的高要求,完全没接触过的新实验,大量阅读起来极其吃力、充满我没见过的新概念和实验方法的英文论文,还有和同学在各方面能力上的差距,都让我时刻感到焦虑。”
但谢韬林并没有因此退却放弃,他在一次次的迷茫焦虑中逐渐感悟到:做科研,要有“阿Q精神”。“说‘阿Q精神’有点不太好听,在我看来就是不怀疑自己。”谢韬林解释,“比方说实验做不好那我就尽量去做好,实验结果有问题就尽量去找到问题的所在,然后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了我们就绕开它,去设计一个新的实验,而不是觉得自己不行。”
做科研的路上,失败常在,迷茫常在,追寻真理的道路总是崎岖,谢韬林认识到,“不怀疑自己”,才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任何打不死你的,都将使你变得更强大。临近毕业的谢韬林回想起大学四年的科研经历,这段不断碰壁又不断前进的历程显得那么美妙:“现在回想起来,即便当时每一次去实验室非常焦虑和紧张,在南校园412号楼的那段时光仍是我在大学时光中最美好的记忆,并非是因为人对自己回忆的习惯性美化,而大概是因为原本平静而波澜不惊的生活在各方面都有了起伏、挑战与盼头,如同一幅大片留白的写意式国画被泼上了浓厚斑驳的色彩,热烈到令人睁不开眼睛。焦虑和紧张的感觉在我对实验等科研流程逐渐熟稔后,却慢慢消失了。”
正在做实验的谢韬林
“写论文就像是讲述故事”
到了大三,谢韬林科研小组的小课题在经历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和不断尝试不同方向的试错后变成了有清晰主线和思路的研究,在经历了一系列“艰苦繁杂”的实验后,他们终于收集齐了足以写成一篇SCI论文的数据。
“那一刻我忽然感觉自己像是实现了一个久违的梦想一般。”谢韬林说。他还记得大二时听师兄讲述发表3篇SCI论文的经历,那时的他感觉SCI论文离他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但在一年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伙伴的帮助和老师的指点,他一步步实现了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一月成文,两月修改,最终文章只拿到了一个小修(minor revision),补齐审稿人要求的实验后便顺利接收了。谈起顺利发表SCI论文的经验,谢韬林说:“做科研和写论文一样,都是在讲述故事。”从写作、投稿到反复修改,谢韬林和他的科研小组总共花费了四五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导师反复强调一定要把论文的逻辑捋顺。“最开始的实验设计一定要把它写成一个完满的故事。比方说我们小组研究的人类基因,我们从更多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它,让故事的叙述更有逻辑性以及覆盖到更多的方面。”
“做科研让我变得更加坚定”
从众多选择到唯一道路,从科研门外懵懂的小学生到科研路上坚定的前行者,这一路走来,科研给谢韬林带来了很多改变。
“科研让我找到了愿意去投入的事。”谢韬林说。在实验的过程中,他逐渐体会到了科研的乐趣,“当我的猜想被一个个实验逐步证实的时候,那种感觉如同自己发现了造物主在人间留下的秘密一般,有一种玄妙而不可名状的快感,这种快感足以超过打游戏等各种娱乐活动。虽然它出现的频率很低,但我却如同上瘾一般为之着迷。”
“当一个人有了愿意坚定去做、去奉献的事情,他会变得更坚定。”大一时,谢韬林尝试了很多东西,却找不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那时经常会空想,整个人非常颓废,甚至有点无病呻吟”。最终,他在科研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顺利度过了迷茫期。“当人有了笃定的追求并为之努力时,他的内心便会感到充实。”科研让谢韬林找到了属于他的“内心的安宁”。
科海逐梦·扬帆起航
今年九月,谢韬林将赴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攻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硕士,继续他的科研道路。对未来,他也许下了自己的期望:“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科研的道路上做到更加坚定,更加不动摇。希望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学到更多的东西,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充盈和丰富。”
从懵懂拾贝的小儿,到严谨实验的研究者,谢韬林还将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谢韬林在海洋科学学院前的照片
文稿:龚馨雨
部分文稿来源: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公众号“海洋学子(451)| 漫谈本科科研之旅——2016级本科生谢韬林“谢韬林;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公众号 “海科贝苑(1)| 贝壳收藏浅论:文化、历史与现状” 谢韬林
图片来源:谢韬林
转载编辑:方梓茵
校稿:李钏瑜、胡译匀
初审:聂林
审核:罗晶
审核发布:陈省平
中大招生微信小程序
你想看的招生资讯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