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道可尚 | 陈克:艺术家要“脑在前手在后”,用作品敏锐地展现社会变化

广州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兹道可尚 | 陈克:艺术家要“脑在前手在后”,用作品敏锐地展现社会变化

广州美术学院编者按:


与时代大潮同行,与国家命运同步。在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广州美术学院坚持“守正创新、开放包容、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名家大师辈出。近年来,学校老师在学术研究、服务社会方面也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创新强校,人才是第一推动力。

因此,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广美学术骨干,展现广美新锐力量,让他们的治学经验,为更多的人借鉴,让优秀的他们,被更多的人“看见”。

9月8日,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陈克主持与策划的“烽火红棉——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作品展”在大学城美术馆开幕;

9月22日,在学校党委书记谢昌晶指导下,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陈克、副院长陈宏践领衔的师生团队协同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创作的广东公安英雄广场公共艺术项目落成,好评如潮,并迅速拿下两项大奖——《雕塑》杂志评选的年度最佳公共艺术奖和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立的华鼎奖年度雕塑艺术规划设计类金奖;

9月30日,陈克领衔的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团队设计创作的梅州英雄广场大型主题雕塑《红梅赞》也正式落成,该作品方案荣获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2018—2019年度国际环艺创新设计作品大赛金奖;

10月4日,“2020首届中国万荣黄河文化国际雕塑大展”开幕,陈克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雕塑《欢庆》被收藏,作品放大后被放置在位于山西省万荣县境内的“黄河文化博览园”。

10月14日,陈克受学校委托,代表广州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团队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启动遵义战役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公共艺术创作项目。

借此机会,首期“兹道可尚”系列报道专访了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克教授。

广州美术学院

李劲堃院长为陈克授予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书

广州美术学院

《欢庆》2019年 材料:铸铜

广州美术学院

广美情缘:

这个集体温暖如家

出生于河南三门峡市的陈克,于1985年考入了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已被学院培养并成长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的教学名师。回望当年,他依然觉得幸运。“为了考美院,我跟随老师学习了两年素描、色彩,我考上了,但老师考了7年广美都没上。”

当时广美在中南五省招生,雕塑系每两年才招一届,而且一届才招六七名学生,难度可想而知。所以,陈克说他进校后,常常好奇地追着潘鹤、梁明诚等老师问,他是怎么能够被录取的。

选择雕塑专业,跟陈克的家庭渊源有关,也跟一部电影有关。陈克的父亲是精密仪器设计专家,经常需要动手做仪器的外观模型,家里总会有现成的胶泥,所以父亲在做模型时,他就会拿泥对着父亲做头像。“那时候恰好有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里面有一位雕塑家,那大胡子、叼着雪茄的形象很像咱们学院的黎明老师。电影里,雕塑家沉思之后突然站起来一阵狂塑面前的一堆泥,我觉得这是男人干的事情,所以很向往雕塑系。”

广州美术学院

师生情谊——与潘鹤先生在一起

广州美术学院

师生情谊——与李汉仪先生在一起

进入广美雕塑系,陈克果真感到很幸福。“我们上课的教室、自修室和材料实践的工作室,老师的工作室都在一个小院子里,十六七位老师对着十一二名学生,老师都把我们当成自家的孩子看待,逢年过节经常领我们到家里,师母做饭做菜给我们吃,有些老师还会弹钢琴很有艺术修养和文艺范……”

大学毕业之后,陈克到广州市建委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就被调回学校油画系当老师,当时学院在搞学分制改革,油画系是试点单位,他开了几门公共选修课程,比如材料的、雕塑和公共艺术造型的……之后又教素描,画油画,偶尔也做雕塑,直到2001年正式回到雕塑系任教。这段经历,也让他习惯了用色彩和体块相结合的视角来观察事物。

广州美术学院

1992年与油画系同事参展合影(后排右第四)

从本科到油画系十几年、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十几年……到今天,陈克在广州、在广美安身立命已超过35年。在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里,有什么事大家都是协商共议、群策群力;逢年过节,大家也必定要去看望潘鹤、梁明诚等前辈,“一年上门和潘老、梁老闹好几次”,这个集体在陈克的心中,一直温暖如家。他跟学院里新来的老师们首次谈话,也是期待大家把这里当成家。

乃至,两三年前在一次全国雕塑教育论坛,陈克都忍不住要跟大家郑重地宣布,他是广东艺术家,是南方艺术家!“我出生在北方,操着一口流利的北方话,也在北京等地读过书和做过不少展览,此前很多人都说我是北方艺术家……但我的专业学习,工作研习、成家立业都在广州,我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整个广东的变化,我对广东的感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关注,现在已经超过了我的故乡。”

广州美术学院2013年教学

学术理念:

构建岭南文化与当代雕塑的结合

陈克的学术追求、创作理念,发展到今天,也落脚到了岭南文化上。

他表示,自己在学术上的思考,是与几个阶段的创作成果相吻合的。

第一个阶段是陈克在广美毕业没多久创作《唢呐情》的时期。当时,他虽然在广美多时,但对广州还有一定的陌生感,因此创作时目光仍然投向了中原,投向他的家乡——利用在学院学习到的雕塑知识,陈克用表现主义手法做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唢呐情》等系列作品,展现具有浓郁黄土高原味道的农民形象。这件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获得了“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也被登在了当时中国唯一的、最高权威的美术类杂志——《美术》的封面。

广州美术学院

《唢呐情》1989年材料:玻璃钢

广州美术学院

《老桨》2005年 材料:铸铜

第二个阶段陈克进入对机械的迷恋,并创作出金属动态雕塑《平衡》系列。这跟他的个人生活依然息息相关。“父母都是工程师,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机械专家,对精密机械我从小耳濡目染,我在考广美之前读过技工学校,也当过工人,对机械运动之美深有感触,那个阶段刚好被派送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在金属材料课程里一下子就迸发出来冲动,创作出一批动态雕塑的作品。”当时,中央美院的殷双喜老师盛赞陈克是中国第一个做活动雕塑的人;后来这一系列作品中的《祝福奥运》获得了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的铜奖。

广州美术学院

《沉浮 》 2001年-材料:金属 油

广州美术学院

《祝福奥运》 动态雕塑 2002年 材料:不锈钢面贴金箔

第三个阶段是陈克在中央美院学习结束之后回到雕塑系,从观念艺术的角度创作的《后文艺复兴》系列作品。“经过前面那么多年的学习、实践和思考,我感觉到当时的雕塑系教学在传承的这一方面做得很扎实,但在面向未来这一块,考虑得还不太够,我想我有责任在这一块做尝试,因此带着一批年轻教师在2004年开始摸索,2006年正式成立了实验雕塑工作室。”为此,他把美院所有经典的西方石膏像做了一次变形压缩,既融入当代观念、数字科技,又不失传统塑造手法,以表达他对学院实验雕塑未来发展的思考。这批作品也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入选了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得首届中国雕塑大展中国雕塑艺术大奖,并被《中国60年美术创作》雕塑系列收录。

陈克说,艺术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展现精神服务的功能。因此,艺术家一定要很敏锐地发现需要被我们关注和讨论的问题,然后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观众在观赏作品时能有所思,在思考中改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其实我不断在学习和实践中成长,是因为社会不断在变化,外部大背景变或者我身边的小环境变了,我就会为我遇到的改变和所关注的问题去纠结和思考,并动手做成作品。我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陈克笑道。

广州美术学院

《后文艺复兴-大卫》2006年 材料:铸铜

今天,陈克在学术上所考虑的,已经是“建构”的问题。他希望通过以前的经验和学习,把中国文化首先最主要的是岭南文化和当代雕塑艺术结合,创作出有当代东方语境的作品、能够拿到国际上和别的文化碰撞与交流的作品。

从七八年前开始,陈克就在公共艺术项目上践行他的尝试了。像他领衔创作的《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园区景观艺术品》,共有18组雕塑,门诊大楼入口的《望闻问切》,就是在探讨相关的问题。他和陈宏践老师共同完成的南粤先贤馆12组历史人物雕像,每一件也都极具岭南文化特色,跟西方的传统雕塑完全拉开了距离,这两组雕塑也分别获得业界赞誉,分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两项优秀奖。未来,陈克还考虑在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开设一个与东方雕塑相关的教学工作室,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并展开相关教学。

广州美术学院省中医院大学城园区景观艺术品配置

《望、闻、问、切》

人才布局:

着眼未来,注重多元跨界和理论建设

因为想得多、看得远,在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在人才引进、布局上,陈克也非常注重面向未来。

首先,致力于师资方面新的、跨界知识结构的搭建,开展相关的教师人才的引进,譬如数字人才的引进。“数字雕塑对雕塑的影响,就像当年摄影对绘画的影响一样,冲击是巨大的、带有颠覆性的。如果不把这套知识体系引进学院,我们就没有未来。大概三年前在西安美术学院的一个全国数字雕塑论坛上,大会最后的总结中,大家一致认可广州美术学院是全国艺术院校里最早开设数字雕塑课程的学院,也是最早将数字雕塑课程纳入本科教学的学院。我们很早就有这种意识了,就此还成立了数字雕塑研究所,借以为今后的数字雕塑教学做好相关的研究和准备工作。”

未来,陈克还将积极谋划设立数字雕塑专业,希望通过数字雕塑助力传统具象雕塑创作,为实验雕塑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辅助公共雕塑设计的呈现。“当然,在具象雕塑的传承上,我很早就提出一个概念,也始终坚持这个学术态度,就是具象雕塑教学要更加系统和严谨,不能因为外界很多新的东西进来而眼花缭乱,忘掉了自己这几十年丰厚的积淀;在实验雕塑上,我希望艺术观念可以更加开放,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多元化,加强对传统雕塑在材料、空间和造型语言边界的探索与突破,并把成功的实验成果反馈给其他工作室;在公共艺术板块,积极推动跨界融合,充分结合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前身雕塑系的优势,在公共艺术化的大背景中突出强调艺术公共化的办学理念,并强化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教学特色,比如生态化、生物化、智能化的新型雕塑,如数字技术与新材料的,像模块化设计、石墨烯高科技的材料运用、微电机、编程等结合。”

广州美术学院

《鲲鹏》扬州 2015年 材料:不锈钢、变光玻璃

第二,借助学校申请博士点授权的契机,引入一批博士型人才。陈克强调,这其中还有两个具体要求:一是本硕博三个学历当中必须有一个是雕塑;第二,有一个学历首选是海外的。

第三,搭好梯队,让年龄结构更合理,让学院未来有可持续发展。“目前我们的老师中,70年代出生的占比太多,我们面向未来正积极引入更年轻的人才。”

第四,注重知识结构多元化建设。目前,在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中,拥有考古学博士、人类学博士、美术史论博士、实践类博士,人才知识结构非常丰富,更有利于思维碰撞和边界融合。

第五,知识结构国际化。这些年,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除了从欧美引入师资,特别是从日本、东南亚等亚洲高校引入人才,期待通过整合师资知识结构,扩大东方文化渗入交融的比例,带动岭南文化板块中的造型研究和教育的深化,提供新的发展可能性。

广州美术学院

《听海》 深圳 声音互动雕塑 2016年 材料:不锈钢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技术很容易被超越。我们应该用艺术的态度、艺术的语言去解决艺术的问题,而不应强调用技术的语言去解决所有的艺术问题。简言之,要脑在前手再后。因此,我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现有的十几位博士,都被编排在我们理论基础教研室任课。”陈克说,他一就任雕塑系主任,就成立了三个全新的基础工作室,包括雕塑造型基础教研室、雕塑理论基础教研室、雕塑材料基础教研室。学生们经过前三年坚实的基础学习后,后两年再自由选择具象雕塑工作室、实验雕塑工作室和公共艺术工作室三个高年级研习方向,就会更加懂得用心用脑去面对和解决艺术问题。

广州美术学院

《孔子问道老子》陈克、陈宏践 山东淄博 2016年

材料:玻璃钢

社会服务:

花开大湾区,辐射全中国

从潘鹤先生提出“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起,雕塑系就始终秉承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广美精神,积极开拓、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当下,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陈克带领下的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更是进一步发挥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特色,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刚刚落成的广东公安英雄广场公共艺术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范本。

这是陈克迄今为止主持过的最大一个公共艺术项目,通过4个分广场组成一个英雄广场,带人们进入对英雄崇敬、祭奠和缅怀的精神空间。项目从设计到完工用了两年时间——设计大概用了一年半时间,制作用了半年时间。正如陈克所说的,主要是在用脑子。

广场里的雕塑尺度都很大,总共有16组装置艺术和雕塑,两面英雄墙加起来有200多米,一个主雕塑长度就将近50米,用了几千块坚硬的花岗岩来塑造广东公安的刚强形象。在材料选择上陈克他们也费了很多心思。“英雄红这种花岗岩看起来很像广东的特产红粉石。最初我们也想过用红粉石来表现广东公安的地方性特色。但公共环境里面的雕塑要经受风吹雨打的考验,红粉石质地疏松,广东又很潮湿,红粉石长青苔、落灰尘之后会变得很脏,也会在人物面部留下积水印痕,影响英雄的形象。经过长时间寻找,我们终于找到了这样一种花岗岩材料来代替红粉石,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英雄红有多硬?据陈克介绍,打石头的时候稍微崩掉一块,划到皮肤上马上割开个口子,像刀一样锋利。

在艺术手法上陈克也做了一些创新。主雕塑没有采用传统纪念碑的垂直竖立方式,而是通过天地人的概念——天在上地在下,英雄人物横贯其间,呈现了一种中国传统哲学观。

广州美术学院

谢昌晶书记和陈克在广东公安英雄广场合影

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潘鹤先生的《开荒牛》,已经成为了深圳特区的精神象征;近些年来,陈克和他的团队也继续在为深圳的高质量发展、为深圳城市形象的提升发光发热。作为深圳前海的艺术顾问,在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到深圳视察之前,陈克就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整体设计概念,为深圳打造前海石广场。尤其是《前海》景观雕塑,通过数字化的方式,用几百根立条,形成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海浪涡旋,成为前海辨识度很高的入口标识。

广州美术学院

《前海》深圳前海景观装置 2017年

材料:不锈钢烤漆、亚克力

广州美术学院

《前海》 深圳前海景观装置

广州美术学院《一石激起千层浪》景观设计概念 深圳前海石广场

陈克说,这些天,他带领的团队还在做着前海的其他公共艺术项目,同时,他们目前也在为遵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中山市的国防教育公园、陕西神木市民广场的水景公园和广东坪石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等公共环境创作雕塑。“中山市的整体艺术规划我们做了两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布之前,我们做过一次,国家对大湾区确立其位置之后,结合中山新的发展定位我们又再做了一次。梅州市的整个城市艺术规划我们也是以研究性课题的方式来做……”

广州美术学院

云南省曲靖市大华桥枢纽转盘

《滴水三江 彩云之南》

而早在2009年,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就通过国际竞标参与了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公共艺术项目建设,陈克自己主创了一组190米长的巨型公共雕塑。后来,学院又一举拿下了延安新城公共艺术项目。陈克创作的是《陕北军民迎红军》,林国耀、吴雅琳团队负责的是《中央红军进延安》,两组近百件人物雕塑串起了延安新城的中轴线,以具有亲和力甚至可互动的方式给全国各地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完成了对纪念性雕塑一次成功的新尝试。

广州美术学院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日落大明宫系列》

广州美术学院《陕北军民迎红军》 延安 2018年

因此,透过陈克所带领的团队,透过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生机与活力,可以看到广州美院在服务大湾区战略上的能量与作用。如果说当年潘鹤先生在珠海的实践是种下一丛花,那么,今天的广美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则是在整个大湾区都种满花;而且,辐射力已远达大江南北。

广州美术学院

陈克简介

1965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祖籍河北唐山。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院长,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会员部部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当代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部主任等职。

陈克曾荣获广州美术学院教学名师和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现为国家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雕塑教学团队和具象雕塑教学团队负责人,广东省社科类重大扶持项目现代雕塑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由他主持的实验雕塑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构和当代具象雕塑教学体系建构分别荣获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陈克在广州美术学院从教至今三十载,创作作品约160余件,共荣获各类奖项65次,包括全国美展、中国雕塑艺术大奖和中国公共艺术学术奖等国家级奖项7次、省部级及专业协会奖项14次;出版专著3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编辑|党委宣传部

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广东本科院校-广州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广州美术学院-兹道可尚 | 陈克:艺术家要“脑在前手在后”,用作品敏锐地展现社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