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面朝大海的汕头大学东校区将迎来第一批师生的进驻,有着41年历史的汕大即将开启两校区办学的新时期。“新校区的建设和投用对汕大的发展是‘雪中送炭’,将帮助学校在办学规模上实现‘破局’。”日前,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姜虹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说。
汕头大学东校区。
作为粤东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汕大的发展始终与汕头经济特区的建设同向同行。校长郝志峰表示,汕大将全力推进“领潮计划”,对接汕头“三新两特一大”的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定位,服务粤东地区承接重大产业。
同时,汕大也始终将自身置于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中,以高水平的党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推动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师资队伍进入
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时期
南方日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结合汕大办学特色,如何理解这一要求?
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姜虹。
姜虹:近期,《汕大“党建和业务同创双优”活动工作方案》出炉,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汕大的办学实践始终围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展开。其中,高水平的党建工作对于汕大有着特殊意义。我们首先从领导班子抓起,强化“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实干家”意识;以标杆支部建设为核心抓好基层党建,涌现出理学院生物海洋教工党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长江艺术设计学院“党建+美育”等先进典型和创新经验。
汕大理学院生物海洋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图为支部党员开展现场调研。
在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既注重“经师”,也重视“人师”,师资队伍进入汕大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时期。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锻炼机会与平台,在今年第63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中,汕大代表队以全国总冠军身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轮比赛,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160余所世界名校同场竞技,并成功晋级全球32强。
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中,汕大代表队以全国总冠军身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轮比赛,与哈佛、牛津等160余所世界名校同场竞技,并成功晋级全球32强。
我们大力推进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学校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滨海智慧城市交叉学科五个学科被列入“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成为带动全校学科发展的重要引擎。
高水平的社会服务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汕大始终将自身发展与地方需要紧密结合,正全力推进“领潮计划”,建设绿色化工与传统产业升级创新研究平台、中小滨海智慧城市发展创新研究平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成创新研究平台,服务地方经济产业集群发展需求。
在提升粤东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方面,随着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被评定为三甲医院,附一院入选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建设单位,汕大作为粤东医疗主力军的作用持续增强。
我们还注重做好“侨”的文章,在侨文化研究方面积淀了丰富的教研资源和坚实的人才基础。其中,已有30多年历史的汕大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产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助力汕头建设活力特区,和美侨乡。
国际学院潮汕红色文化直播课程。
南方日报:汕大明确提出“冲一流”目标,底气来自哪里?
郝志峰:汕大第五次党代会明确学校“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在全校凝聚了共识和力量。
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
在“冲一流”中,我们最大的底气来自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量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育让汕大有了一批卓越的学科带头人,如理学院的徐从康和张书文教授、工学院的沈水龙和范衠教授等。在他们的带领下,许多学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目前已逐渐明确优势领域,将临床医学、海洋科学等作为“冲一流”的重点培育学科,凝聚力量,达成共识,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一流高校要培养一流人才,我们提出,要将汕大学生培养为“全球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因此,汕大鼓励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省级以上竞赛,与同龄人“掰手腕”。近年来,汕大学子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我相信,今后这样的成绩还会有“井喷式”增长。
东校区重点布局
交叉学科、新兴工科等
南方日报:汕大东校区启用在即,学校有哪些发展规划?
郝志峰:从桑浦山下校本部到东海岸旁东校区,汕大到了“第二次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的时候。两校区将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做到延伸管理,标准如一,形成合力。同时,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吸纳全省和全国同城异地校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提高效率,突破人事聘用的历史问题和管理瓶颈,做到“不吃二遍苦”。
在学科与专业方面,东校区定位以交叉学科、新兴工科和应用型人文社科为主体,直接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规划对接临港石油化工、能源等产业的本科专业,优先布局博士点及ESI全球前1%学科。
汕头大学东校区体育馆。
一个新校区的建设不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能够轻松完成的,必须要坚定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我们将更加讲究绩效和投入产出比,全力以赴冲刺“双一流”,努力培养汕大“黄金一代”,让师生超水平发挥、差异化发展。
南方日报:展望下一个五年,汕大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
姜虹:我认为关键在于“破局”。
首先是办学规模上的破局。东校区的启用必将给汕大的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带来较大变化,为学校新兴学科的布局提供充分的便利条件。
其次是突破新冠肺炎疫情困局,保持国际化办学特色。汕大人才培养理念中的“五个一”,其中就包括“一次境外学习经历”等。我们将继续通过国际化师资队伍的打造、合作科研平台的建设,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最重要的是在办学格局上的破局。近段时间以来,学校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动作不断:在广州黄埔区,成立汕头大学(广州)归谷商学院,建设新型企业领军人才育成平台;在佛山,依托佛山校友会成立汕头大学佛山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总之,汕大正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双区”建设,“走出去”对接更多资源,打开学校发展格局。
汕头大学(广州)归谷商学院。
案例
双院协同育人
开展“五观”教育
汕大自2017年全面推行书院制,形成“8+1”书院格局,学院与书院共同施行学生培养工作,协同育人,优势互补,构建学院专业教育和书院通识教育的“一体两翼”培养体系。今年5月,汕大成功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学校还将启动“五观”(大局观念、集体观念、法治观念、感恩观念、修为观念)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榜样力量”先进人物学习、“牢记使命,聚力前行”毕业教育活动等,激励学生真正成长为勇担时代重任的人才。
生物海洋教工党支部
“把论文写在蓝色海洋上”
汕大理学院生物海洋教工党支部是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成立于2008年,由海洋与生命学科的教工党员组成,党支部目前有正式党员40名,占学科教职工总数的58%,34人具有博士学位,占党员人数85%,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6名。支部充分发挥“领头雁”效应,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高水平赛事,激发学生科研热情。围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与乡村振兴,支部积极组织党员青年教师赴企业养殖基地“送经验、送技术、送服务”,让党建“融”进去,让科研“活”起来,将论文“写”在蓝色海洋上。
数读
●学科建设:汕头大学现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滨海智慧城市交叉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8个(基础数学、化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海洋生物学、生物学、药理学)。
●师资队伍:现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71%,在站博士后共137名,认定汕头市高层次人才共447人,其中A类高层次人才23人,B类高层次人才424人,师资队伍稳步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科研实力:现有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7个,是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的依托管理单位,建有广东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汕头大学大型动物高等级生物安全(P3)实验室于2021年底获建设许可。
来源 | 南方日报
(上下滑动查看)
省教育厅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举报电话
高考之后值得做的11件事
高考虽结束,安全莫放松!这份暑假安全提醒请查收
争当“种子”教师!200多名中小学教师一起学跳粤韵操!
欢迎各地各校与我们分享好政策、好经验、好成绩,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们交流新鲜事,传递正能量,我们在投稿邮箱gdjywx@gdedu.gov.cn约定您!
转一转
赞一赞
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