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高考在线
近日,一段关于广东新高考将实行“3+1+2”方案【即3必考(语数外)+1限选(物理和历史2选1)+2自选(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选2)】的会议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澎湃新闻12月17日报道,省考试院负责新闻宣传的工作人员回应称,视频确实是会议现场视频,但方案的具体内容还在审议当中,“最终的方案还是要等待省教育厅、省考试院发布的官方消息。”
高考改革牵一发动全身,确应谨小慎微,那就让我们一起静候“官”音吧。
在方案正式公布前,让我们熟悉一下本轮高考改革的一些关键内容,看看不同省份的做法,为理解方案、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提前做准备吧。
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一轮高考改革铺开。
本轮高考改革分批实施。第一批为一省一市:浙江、上海(已于2017完成首次新高考);第二批为两省两市: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将于2020年首次新高考);第三批原定有18省市于2021年首次新高考(据报道有多省市暂缓实行,包括广东在内的8省市如期于2018年启动)。第四批待最新消息。
高考改革,可谓“开弓没有回头箭”。缓和的余地在于,很多省份可以汲取试点经验,结合本省实情进行调整,而对于条件未成熟的省份,教育部也允许条件成熟后再实施。政策的弹性空间,给了高考改革以活力,全国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模式,也有了不少新词语、新叫法。
两依据一参考
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是本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两依据一参考指的是:依据高考统考成绩、依据高中学考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考生投档和录取的高考成绩=高考统考科目成绩+高中学考成绩(指等级性考试)。高校录取时,除了看高考成绩,还要看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①高考统考科目成绩相对简单,一般都是直接按卷面分算。
②高中学考成绩则要复杂得多。为了平衡不同选考科目的差异、避免分分必争,会先划分成多个等级,再按等级进行赋分,最终以赋分成绩算进高考总分。
等级赋分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活,各省已公布的划分方法也不尽相同。有按固定分数段的,比如浙江按3分为一级,划出21个等级(划多少级也是技术活,太少区分度不够,太细则背离制度设计的初衷);有按固定比例赋分的,比如山东划为8个区间再转换。
③综合素质评价,相对于考试,是一个不太好定量的标准。如果要将其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那么需要让高校在录取看到一个有说服力的参考或评价。
全科开考
指的是所有科目都作为高中学考科目,如广东有14门: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
这14门考试分为两大类:等级性考试(算进高考成绩)、合格性考试(不算进高考成绩)。
合格性考试,合格即可,每个省对参加考试的条件要求不同。如广东此前的学考方案规定:参加了等级性考试并合格的科目可以不重复参加合格性考试、参加了高考语数外的可以不参加学考的语数外、后面5科由各市负责。
等级性考试,有3科计入高考成绩。多数省份是6个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首批改革的浙江则是7个科目,增加了“技术”。
一年两考
一年两考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每次考试的成绩跟本次考试参加的人数有关,为了占住“头部”位置,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即使在第一次取得好的成绩,仍然会参加第二次。
目前,有省份已明确暂时只提供一次等级性考试,待条件成熟再提供第二次。
6选3、7选3、多种组合
由于等级性考试有6六或7门,而学生只需要选择其中3门,所以便有了不同的组合。
像浙江是7选3,有35种组合。多数省份是6选3,则有20种组合。
组合越多,意味着学生的选择面越大,自由度越高,但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比如给走班制带来困难。
走班制
由于每个学生选择不同,因此上课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固定的班级,这会给学校的软、硬件都带来新的考验。
对某个中学而言,学生基数越大,给学生的选择越多,需要提供的教室、设备、资金也越多,更头疼的是,需要的老师也越多、越不稳定。再加上每届学生的选择是变化的,对师资的考验会更加严峻,怎么调配好不同科目的老师数量更是一个难解的技术活。
目前有一种思路是,老师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学校,在某个范围内轮转起来。
而能发挥更大作用的做法,目前看来是限制组合的数量。也就是现在普遍提到的3+2+1、3+1+2模式。
3+2+1模式
3指的就是语数外,这是必考。
2指的是从“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两个小组合中任选一个。
1是指在生物、地理、选择的小组合以外的两门,共4门中任选一门。
3+2+1的组合共有8种,比原来的20所大幅减少。
3+1+2模式
(历史与物理可兼得)
3指的就是语数外,这是必考。
1指的是从物理和历史中任选一个。
2是指排除“1”选择的科目,从另外5个科目中任选2科。
这种物理和历史可以同时选择的3+1+2组合,共有16种,比原来的20种略有减少,效果不明显。
3+1+2模式
(历史与物理不可兼得)
3指的就是语数外,这是必考。
1指的是从物理和历史中任选一个。
2是指排除物理和历史,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中任选2科。
这种物理和历史不可兼报的3+1+2组合,共有12种,比原来的20种减少40%,比较折衷。而这也是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的广东新高考方案(是否如此有待官方公布)。
组合怎么选择
尽管方案未公布,但3+3是确定无疑的,也就是说,考生必须在物化生政史地中选择3门。这里我们给出了几个建议供参考:
1.成绩是硬道理。一定要在规则内选自己擅长的科目,或者说容易得到高分的科目。
2.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物理。据浙江省新高考统计:选考物理的考生可报考的高校专业范围最广,达到91%以上,可报总计划占比为83%左右,可报本科计划占比为87%左右,远高于排第二的科目。
物理是理工科的基础学科,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这方面有才能或兴趣的同学,不应轻易放弃。
3.偏好文科的同学首先历史,配以1-2门理综科目。
4.尽量避免全文全理。也就是说,最好不要政史地、物化生这样的传统组合。
以上便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本轮高考改革的部分内容。接下来一尚考试服务中心还将陆续为大家进行介绍,敬请关注。
环境+教学示范
海珠校区
宿舍环境
饭堂环境
黄埔校区
南沙校区
周边环境
配图:广美、中大,晓港公园、地铁、广医二院、百佳
老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