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呦呦团队青蒿素的新进展上了热搜:
他们延长了青蒿素的用药时间,而这一进展,能解决“青蒿素抗药性”这一世界级难题:
《人民日报》的记者还了解到,在“青蒿素抗药性”研究获新突破的同时,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这条新闻出来后,微博上有很多人评论。
大概意思都是:
我等了十几年,终于等到这种病(红斑狼疮)能被彻底根治的一天了。
一条微博上写到,普通人看到这个新闻之后,可能感受不到其中的医学高度和带给病人的福音有多大,但是她的室友看了之后,哭着说了三个字:有救了。
红斑狼疮被称为不死癌症,因为无法治愈,所以得了就是绝症。
对于那些患病的人来说,这种病意味着死亡。
我们知道的迈克尔·杰克逊、LadyGaga的姑姑,都是因为这种病去世的。包括明星周海媚也有这种病。所以她选择不婚不育。
2012年,中国红斑狼疮的患病人数已经达到了90万,而且这个数据在不断增长,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率居世界第二。
对于红斑狼疮,最大认知便是:目前无法根治。
屠呦呦的新进展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仅仅在中国,屠呦呦这一发明有可能拯救上百万人的生命,而如果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个数字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屠呦呦是谁?
英国BBC评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有四个,爱因斯坦是其中之一,屠呦呦也是。
屠呦呦是谁!
一个伟大的中国女人,一个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女人。
有多伟大?
2015年,屠呦呦就已经被授予诺贝尔生物学和医学奖,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9年,英国BBC发起了一项全民票选,屠呦呦和居里夫人、爱因斯、图灵并列位“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
BBC记录短片《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这样说道:
当我们提及杰出的科学人物时,毫无疑问,屠呦呦一定会出现在这个名单中。
为什么?
纪录片给出了答案:
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个人的伟大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她研制的药物,拯救了数百万人的姓名,包括世界上的贫困人群,以及上百万的儿童。
而这,都是因为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疟原虫)感染而造成的传染病。至今仍有数以亿计的人感染,每年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时期,北越军队受到疟疾困扰。为此,北越向中国求援。
该项目始于1967年5月23日,代号523项目。
当时,39岁的屠呦呦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任命。开始致力于寻找治疗疟疾药物的研发。
此前,美国也斥巨资,在数百种医药化学组合中找寻多年,都以失败告终。
而那时的中国,技术、条件,都远落后于西方,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个项目,然而身为科研小组组长的屠呦呦却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的问题。”
她靠着一双脚,走访疟疾药方,靠着一双手,一字一句,生生整理出640万字的药方集:
当时有2000多个关于疟疾的药方,需要一一实验排查:
巨大的工作量,耗费了她的全部精力。为了新药的研制,她不得已将孩子们送去寄养:
研制的过程异常艰难,一次次实验,研究了200多种中草药,但依然颗粒无收。
当身边的人都劝她放弃,毕竟连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都束手无策,更何况我们。
但是,屠呦呦不死心,她把目光转向了厚厚的古代医书典籍。
翻阅浩如烟海的典籍,她发现了古书中一条关于治愈疟疾导致发热的药方:
这给了她灵感,改用低沸点溶剂来提取有效物,后来发现这种有效物对于疟疾的抑制程度达到100%。
但是,当她们欣喜地进行临床试验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经历千辛万苦发现的有效物,却根本无法判断是不是能适用人类,研究一度陷入停滞。
虽然明知有生命危险,但是屠呦呦还是决定以身试药:
后来,试验成功了。
这背后是191次实验。
一次次改良、实验,再改良,无限循环更新,终于在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列入基本药物名录。
在屠呦呦发现和成功提取青蒿素之前,全世界约一半人口处于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而屠呦呦的发现,直接让这个数字整整下降了50%。
BBC这样说道:
很少有人像她这样,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去直面不可知的危险,仅仅因为治愈别人的一丝希望。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迄今为止,中医药研究的最高奖项。
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耀和关注,屠呦呦平静地回应道:“目前,青蒿素抗疟的疗效比较客观,但青蒿素抗疟的药物深层机理还要继续研究。”
对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眷顾,她始终不卑不亢,平静地说:
“正好诺贝尔奖来了,
在中国是第一次,零的突破,
我希望更多年轻人发挥他们的能力,
他们的实力,
形成新的激励机制,
这是我的心愿。”
即便取得了世界级成就,我们也很少在一些场合看到她的身影。
2015年诺奖身份公布去领奖时,根据事先的约定,各路记者领导为她送行,结果,左等右等,却始终不见屠老身影。
后来才得知,屠呦呦早已悄悄办完登记手续,走普通登机通道登机起飞了。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青蒿素,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著名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统计表明: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治愈率达到97%。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扬·安德森说:“得益于屠呦呦的研究,过去十年,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了50%,感染率降低了40%。”
屠呦呦及其身后的团队,用他们几十年的青春,将青蒿素作为中医药的礼物,为世界人民筑起一道捍卫生命的万里长城。
它激励着每一位医学工作者,为人类健康的伟大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值此历史重要时刻,我们应当记住这些人:
屠呦呦、楼之岑、刘静明、樊菊芬、
倪慕云、钟裕蓉、肖永庆、
吴崇明、尹建平、吉力、朱启聪、
沈星、毕俊英、刘晓宏、
陈妙华、张衍箴、张定媛、尹建平……
还有无数为全世界,全人类默默奋斗的科研人员。正是他们为维护全人类生命安全的负重前行,让我们得以岁月静好,平安健康。
2017年,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当闪光灯都准备好的时候,等到的只有满脸抱歉的负责人:“实在抱歉,屠呦呦先生因为身体欠佳不能到场,由她的几位同事接受大家采访。”
是的,她又一头扎进实验室。
张载的《横渠四句》有这样一句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屠呦呦,担得起这四句话。
放眼望去,世界上像屠呦呦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而我们何其有幸,能拥有这样一群人。
反观我们的时代。热搜榜上依然是各种明星结婚离婚出轨。
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明星,是需要娱乐消遣。我不否认,行业不分贵贱高低,但三百六十行,我们不能在这样娱乐至死的时代里,让所有人认为这个社会只有功名利禄占尽的就是好职业,只有网红明星一夜成名才算人生赢家。
要是我们的下一代只能报出几个明星的名字,连屠呦呦是谁都不知道,那多么悲哀。人人都想出名,人人都不想当艰苦奋斗的科学家。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医学院的女孩这么评价屠呦呦:在大学里一遍一遍听烂了的人名和药名,如今和诺奖相连,必然是感到振奋的。
“科学家之伟大,并非用来捧上神坛,而是给世人和后代带来希望。”她的获奖,也许会让一个在中国的小女孩产生“我要(能)当科学家”的想法,也许会让一个女大学生明白,其实人生的意义远不只嫁人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