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透露了省考试院考试说明座谈会的情况。并对2021年广东省高考选择性考试科目变化情况进行了说明,最后还给出了复习备考的建议。今天我们特意将其中的内容告诉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备战新高考。
关于 2021 年广东省高考选择性考试科目
变化情况及备考建议资料下发的说明
根据全国新高考改革精神,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物理、历史、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各省考试院组织实施命题和考试。
2021 年是广东省实施“3+1+2”新高考方案的第一年,因此,2021 年广东省计入高考总分的物理、历史、政治、地理、化学、生物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试题将由广东省考试院组织命制和实施考试。
由于新高考方案中考试科目的作用和地位发生变化,考试时间有改变,因此试题的题型、题量等都有所变化,命题的思路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为了让高三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各学科变化的情况,调整好备考的策略和方法,更加精准对标 2021 年的新高考要求,市教科院高中教研中心的学科教研员编写了《2021 年广东省高考选择性考试科目变化情况及备考建议》。现发给各学校,请各学校组织各学科高三备课组认真研讨,科学备考。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二〇二〇年九月七日
物理学科
▼▼▼
一、省考试院座谈会的情况:
考试时长:75分钟(预计未来两年不变)。
试题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一至两个选择题,分值分布可能是7(单)x4+3(多) x6+6+10+11+15+5+7。
考试内容保持不变(3-3和3-4仍为选考,为了增加选考题的区分度和信度,选考的试题形式可能会变化,选考题第一部分,之前以客观题为主,可能改为主观题为主)。
考虑到平稳过渡,2021 年高考题预计将在考查难度、试题能力考查方向、试题的设问方式、试题的排序等方面,借鉴全国卷2020 (一二三尤其是卷一)
五项能力改变:1.理解能力、2.推理能力、3.分析综合能力、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5.实验能力
改为:1.理解能力、2.推理论证能力、3.模型建构能力、4.实验探究能力、5.创新能力。
突出实验考查,尤其是实验操作,(包括选考内容)。
二、备考建议
(一)根据高考改革的精神,结合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充分分析和领悟在原始分计分背景下,物理学科的巨大区分度以及其与总分的相关度。
(二)理科老师需要加强对文件的领悟和对新课标的研读,理解透彻、落实到位。不要再“穿新鞋走老路”,需要增强政策的敏感性。
(三)结合自然学科的特点,继续抓住学科本质。平时的练习,还需要加大对物理情境的分析和情境转化的训练;编制习题时,需要注重物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结合物理原理对情境进行有效的深度设问,不要进行简单的“穿衣戴帽”和“脱衣脱帽”。
(四)关于选择题
要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进行深度理解;注重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训练,坚决杜绝简单的“背背记记”,但不建议在选择题的数学运算方面进行过度深究。
(五)关于实验填空题
要逐步关注实验的探究过程和同一个传统实验的新方案、答案的开放性和文字描述,建议实验器材进教室,给学生更多的操作和探究机会。
(六)关于计算题
针对性地训练物理情境向数学模型的转化(首先,要读懂题,这个不是语文的简单强化,而是物理能力的强化),逐步加强推导论证过程的训练。
地理学科
▼▼▼
一、省教育考试院考试说明座谈会情况
(一)地理学科考试说明的主要内容
1.考试性质:高校选拔人才。
2.命题指导思想:依据旧课标,参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3.考查目标与要求:四层四翼
4.考查内容与考试范围:旧课标必修一二三、选修海洋地理和环境保护2选1。
5.考试形式:闭卷、笔答。考试时间75分钟。全卷满分100 分。
6.试卷结构:全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20题。选择题全为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非选择题由必考题和选考题组成,共4道题,52分。其中必考题2题,共42分;选考题10分。
7.题型示例:全部选自2013-2015年广东卷地理试题。
(二)教研员们的建议
1.总体评价:考试说明体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理念与要求。
2.主要问题:新瓶装旧酒——题型示例全部选自2013-2015年广东卷地理试题,内容和形式较为陈旧,难以体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部分样题思维含量太低,可能误导高中教学与复习备考。
3.主要建议:
①新广东卷应该尽量与全国卷接轨,多选用近年全国卷中难度适中、区分度和信度较高的试题作样题;
②为体现“综合性”考查要求,选择题以真实情境的题组为主,综合题设问保持“问题链”;
③试题难度控制要有指导性要求( 如0.5-0.6之间)。
二、新广东卷复习备考对策
1.认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扎实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学会“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实现立德树人的学科育人价值。
2.认真学习《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领悟“一核四层四翼”下的“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命题理念。
3.把握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通过大概念教学展示其核心思想和独特视角,使学生养成运用地理学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方法,认识、理解、解释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的思维习惯。
4.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学习风格、先前知识和学习兴趣及时调整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
5.强化地理学科必备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建构相应的知识体系。
6.提升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包括空间格局觉察与概括、综合分析与区域比较、空间推理、数理分析等核心能力。
7.大力开展情境化问题式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境创设影响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表现。地理情境可分为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无情境不教学”。
问题式教学是用真实的、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创设较为复杂的问题情境并设计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学科核心问题,是提升学生“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手段。
8.高质量命制好模拟考试试题,探索基于事实和数据分析的教学诊断、反馈和指导,做好新高考复习备考共性及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
生物学科
▼▼▼
一、主要变化介绍
2021年广东高考实施“3+1+2”模式,本届学生使用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依然是2003 版实验版本。因此从内容看,与2020年高考基本一致。高考变化的是只是选科形式和走班化上课方式和考试方式。许多学校生物学科的教学都是按照走班式进行,学生管理,作业批改,教学组织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与以往理综相比,生物学科的单独进行考试,考试的时长发生了变化, 计分方式也发生 了变化,实行的是等级分。
按当前比较流行的说法题型题量如下:
(一)单选题(基础),12题,每题2分,共24分;
(二)单选题(综合),4题,每题4分,共16分;
(三)非选择题,必做题,4题,共48分;选做题,2题(对应选修 1和选修3)选做1题,12分。
注:
1.选择题和必做题,对应必修1-3 内容,不涉及选修内容。
2.考试时长75分,满分100分。
3.难度:“平稳过渡”原则,与全国I卷相当。
二、备考建议
(1)适应新高考,加强教学管理环节。要全面了解学情,跟踪学生表现,因材施教。
(2)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按照2020年及近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组织教学工作。
(3)做好考试题题量的衔接和适应工作,在确保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选择题(单选题)的题量根据考试时长适当增加。
(4)组织老师学习教育部考试编写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等相关文件。明确高考要求,切实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5)了解新教材的变化以作参考。教学依然按旧教材进行。
政治学科
▼▼▼
一、情况变化说明
“三不变四变”
(一)“三不变”
1.内容不变:
四本必修教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年度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4月至本年3月)。
说明:时事政治不单独命题,以试题情境的形式出现。
2.比例不变:
3.题型及赋分不变
(二)“四变”
1.考试时长变:75分钟。
2.试题数量变:由“12+3” 变为“16+4”。
3.遴选样题变:广东卷试题+全国卷试题。
4.考核要求变:突出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无论是命题指导思想还是考试要求,都充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的精神。”
在命题指导思想上,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参照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命题注重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注重考查考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在考试要求上,突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考查,强调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二、复习备考建议
1.备考策略
(1)适当降低备考难度,知识的传授与试题的编制以中等难度为主。
(2)注意体现广东地方特色的素材,挑选部分既具有地方特色、又体现普适性的素材建构情境、组织教学。
(3)平时的训练要加大题量,反映新高考的要求。
2.具体措施
(1) 2020年7-8月,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认真研究山东、天津等实行新高考省市的高考试题,结合广东省的高考实际情况,落实“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标”的精神,撰写新高考形势下的试题特点和复习备考建议。
(2) 2020年9月,召开全市高三教师高考备考研讨会,一方面宣讲我省新高考的有关政策,让老师们心中有政策、备考有方向;另一方面,聘请山东等地有丰富备考经验的专家给老师们传经送宝,介绍他们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老师们尽快适应新高考、努力应对新高考。
(3) 2020年10月,举行新高考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推荐1-2节有特色的优质课,探索新高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如何构建适合新高考的优质课堂。
(4) 2020年11月,建议赴内地实施新高考的省市切身感受他们的做法与经验,借鉴和吸收他们的有益成果。
(5) 2020年12月,举办新高考新备考小型沙龙活动,高三中心组成员及骨干教师一起研究适应性考试试题(应该会有),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备考思路。
(6)2020年2月,参加深圳市第一次模拟考试,检测一轮复习的效果,规划和开展二轮复习。
(7) 2020年3月,举行新高考复习备考主题研讨活动,聘请外地专家介绍二轮复习备考经验与方法,提升我市的复习备考效率。
(8) 2020年4月,参加深圳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及时发现和调整备考中存在的不足,不断优化和完善复习备考的实效。
(9) 2020年4月,举行全市优秀试题征集活动,动员老师们根据高考方向,进行前瞻性、原创性命题,并把老师们的命题成果分享给全市各个学校,实行高考信息互通、优质资源共享。
(10) 2020年5月,在广泛收集各类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我市自身的研究成果,学科中心组形成考前复习建议,供全市学校参考。
化学学科
▼▼▼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参照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试题注重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注重考查考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以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宽广度、基本技能的准确度和熟练度;增强应用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和科学发展等的联系,着重考查考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不同生活背景学生的学业水平在考试中得到充分展现;增强创新性,逐步增加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
二、考试范围
化学科考试的范围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范围包括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与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考范围为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三、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四、试卷结构
全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1题,考生作答20题。题型包括选择、填空和简答等。第一部分为单选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共3小题,共42分;选考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五、备考建议
(一)研析评价体系,把握高考脉络。
2021年使用广东卷,高三备考要依据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进行备课上课。特别要注意广东卷中对选择题的题型分类。
(二)精选情景素材,融合学科思想。
新高考明确了试题的情境要素,特别强调真实性。备考教学中要注意选材选题的情境要求,要能体现化学特色和学科思想。
(三)复习立足教材,落实主干知识
1.构建知识体系。高考评价体系特别明确了化学高考的考查内容,要特别加强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知识和题目的备考和训练。
2.及时归纳总结。高三备考要注意少讲多练,讲练结合,要注意加强查漏补缺和纠错纠偏的讲解,要注意提炼知识,归纳解法。
3. 注意深度挖掘。新高考强调能力为重,知识为基。备考教学要注意夯实双基知识,要加强知识的应用训练,深度挖掘双基知识在真实情境的应用价值。
(四)创新根植基础,实践科学探究
情境素材尽可能源于课本,降低情境的陌生度,便于形成解题技能,但能力考查要高于课本要求。适当增加动手操作实验,加深知识理解和巩固,同时也为解答实验题增加经验。备考时要强化探究训练,培养综合能力。这是高考的关键能力之一。
(五)落实过程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一轮复习要注意明晰知识结构流程和主线,构建知识架构。加强工艺流程题和实验过程题的讲解和训练。备考中还要加强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变换信息给予方式和角度,要特别注意培养图表数据的分析能力,要培养学生挖掘图像表格内涵和规律的能力。
看完这些选考科目的考试变化情况及备考建议,你有何感想?新高考除了考试有变化以外,高校招生录取模式也有新的变化。新高考实施后,高校对同学们的选考科目提出了要求,比如广美的美术学、艺术教育、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只有选考了历史的同学才能报,而工业设计专业只有选考了物理的同学才能报。
不过,对选考科目有限制的专业只是少数,还是以广美为例,2021年有90.24%的专业对同学们的选考科目没有任何要求。也就是说,不管你选什么科目,都可以报。所以同学们也不用过于担心自己选的科目会不会有很多学校不能报。
新高考会有不少新的变化,这是必然的。打破了原有的考试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招生录取制度,这对于我们同学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看你如何趋利避害。
END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