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
首先,要明白“浮世”是什么意思
浮世意指人们所生活在此的现世、人世间生活百态
它所指称在尘俗人间的漂浮不定
衍伸为一种享乐的人生态度
因为这种描绘欢乐荣景的华丽刻划就叫浮世绘
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
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
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
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
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
(日语称为锦绘)
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一、艺术背景
在亚洲和世界艺术中
它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丰姿
历经三百余年
影响深及欧亚各地
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
无不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
因此,浮世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浮世绘的艺术
初期原为肉笔浮世绘
即画家们用笔墨色彩所作的绘画
而非木刻印制的绘画
肉笔的浮世绘
盛行于京都和大阪
这个画派开始是带有装饰性的
它为华贵的建筑作壁画
装饰室内的屏风
在绘画的内容上
有浓郁的本土气息
有四季风景、各地名胜
尤其善于表现女性美
有很高的写实技巧
为社会所欣赏
这些大和绘师的技术成就
代代相传,遂为其后的浮世绘艺术,开导了先路。
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晚期,它和我国的清代相吻合。由于经济的增长,城市里首先产生一种“町人文化”(即市民文化)。由于市民文化迅速得到发展,作者云起,需要量扩大,作品大量印制,以供需求。从而使肉笔浮世绘进入版画浮世绘阶段。浮世绘版画的印刷技巧,初为单纯的墨摺本,以后发展有丹绘和漆绘,用彩笔添入。
真正的套色版画锦绘,在公元1643年至公元1765年前后出现,浮世绘的印刷技术,达到一个高潮,如锦绣万花,绚烂多彩,代表了日本民族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浮世绘的题材极其广泛,有社会时事、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戏曲场景和古典名著图绘,有些画家还专事描绘妇女生活,记录战争事件或抒写山川景物……它几乎是江户时代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而所有这些题材的基调则是体现新兴市民的思想感情。一些追求自由恋爱和讽刺封建礼教的作品在民间流布极广。
浮世绘木刻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形式:“绘本”和“一枚绘”。所谓“绘本”,即是插图画本。它在江户初期是以古典小说的插图为开端,后来陆续出现通俗的插图读物,到万治年间,随着市民小说的产生,这种木刻绘本更加迅速发展。民间画师菱川师宣便是这种“绘本”的创始人。
菱川师宣代表作之一《回首的美人》
菱川师宣被称为“浮世绘的创始人”,他父亲据说是金银织锦艺人,从京都搬到见当。师宣在1662年离开家去东京学习绘画。他学习的是狩野学派的基本技巧。至今仍保留六十多部有他签名插图的书籍。他也是著名的画家。他最喜欢的手卷和屏风的题材包括花草,夏日河畔享受傍晚和风的人群,以及正在演奏的人们,他部分的作品是在工作室中由雇用的学生完成的。
《舞者》
菱川师宣(1618-1694)是当之无愧的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师祖。他出生在日本安房国保田(千叶县锯南町保田)的一个以缝箔刺绣业为营生的家庭。其父名为菱川吉左卫门,其母名为小玉。菱川出生时,上面已经有三个姐姐,作为长子,在兄弟姐妹7人中排行老四,俗称吉兵卫,晚年号友竹。早年,他跟随父亲学画绣花图案,殊不知这在日后为他成为浮世绘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不到二十岁的师宣独立前往江户学习绘画,从开始为市井小说画插图的无名画工的菱川吉兵卫,一跃而成为菱川师宣。1672年,在一幅名为《武家百人一首》的插图上,他首次署名为菱川师宣。以游乐和歌舞伎为中心所作的有关江户风俗的生活描写,不仅使菱川师宣成为浮世绘之祖,也为后世留下了江户时代的画证资料。
《武家百人一首》
「人」才是真正的情感寄托。
菱川师宣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浮世绘之祖,主要基于三个方面。首先,他把自身的作品归为「大和绘」或者「日本绘」,自己称赞自己是进入王朝时代以来所延续大和绘传统的第一人。
当然他不仅是自称自赞,他从一个无名的画市井风俗的插图画工,到成为一位被世人认可的有名的绘师,是做出了诸多努力的。他把自己所在工坊的门人弟子组织起来,画了大量的署名「菱川师宣画」的手绘画让世人所识,继而形成菱川流派,浮世绘师的活动也自此开始有了方向。
《鸟追图》
其次,他的画从配属的地位上升为观赏性极高的主体,绘制了各种风俗绘本,并为假名草子等的文学书籍及一些实用书籍做插图,使一直从属于文字的木版画脱颖而出。
最后,他在1677年前后所绘的「吉原之体」系列,描绘了从吉原入口的大门到里面的座席中连续的游乐画面,人物栩栩如生,表情因人而异,这一手绘系列也以木版画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开来。虽然是12张一套的作品,但每一张又独立成图,图里有场景有故事,也为每一张成为独立的观赏作品开拓了道路,从这一点来说,他对浮世绘的历史贡献也是不可计量的。
明历大火之后,万治年间(1658-1661),菱川师宣到江户与狩野派、土佐派、长谷川派等幕府朝廷的御用绘师学习传统绘画技法,但作为一位平民绘师,对他影响更大、更直接的还是从大和绘演变而来的风俗画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民间画风。
《美人与少主》
另外,菱川派的活跃也促进了其他流派,比如从大阪发端的以鸟居清元为首的鸟居派,绘画作品主要以舞台戏剧为主,以及以描绘大幅美人绘的怀月堂安度一派,之后又由于奥村政信和石川丰信的登场,创造了浮世绘的繁荣和丰富多彩,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喜爱。
菱川师宣的早期作品主要是手绘,他在模仿的同时也逐步建立自己的个人风格。在他的绘画过程里一直有种说法是他在江户师承岩佐又兵卫(目前由于史料欠缺无法进一步确认菱川师宣与岩佐又兵卫的师承关系,但日本的学者还是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推测菱川师宣可能与岩佐又兵卫的门人有某种形式的接触)。
《吉原之体》
与岩佐又兵卫的邂逅
岩佐又兵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风俗画家,出身武士世家,他将大和绘与中国水墨画技法相结合,开创风俗画风,作品以历史题材居多,如《洛中洛外图屏风》与《丰国祭礼图屏风》。
如果菱川师宣与岩佐又兵卫有所接触,师宣受其影响也不难推断了。菱川师宣自延宝年间后期开始陆续创作了以吉原为题材的《吉原风俗图卷》《吉原游兴图屏风》等作品,以及以歌舞伎町为题材的《歌舞伎图屏风》《芝居茶屋游乐图卷》等一批有代表性的浮世绘作品,还有汇集了江户两大恶所相关场景的《北楼及演剧图卷》,可谓市民享乐生活的集大成。此外,《墨田川上野风俗图屏风》《江户风俗图卷》等则表现了四季景致和城市风光。
《浮世续》
《吉原之体》
《江户风俗图卷》
菱川师宣受明清版画的影响
创造了版画与绘画相结合的技法
1672 年他第一次出版了署名绘本《武家百人一首》,描绘的是历史上百名武家歌手的坐像及其歌作与注释,人物与文字各占画面一半。这本出版物也是平民绘师第一次出版署名绘本,被认为是浮世绘师历史性登上社会舞台的代表作。
《小仓百人一首》
现在能够看到的菱川师宣的作品,许多是作为书的插图而保留下来,因此也可以称菱川师宣为插图绘师,但是与众不同的是,他的插图不是仅仅作为文字的补充而存在的,反而让画成为书的主体。如今,在菱川师宣出生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千叶县安房郡锯南町吉浜516号,设有「菱川师宣纪念馆」。这间纪念馆常年展出菱川师宣的作品、生平及有关浮世绘的美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与学者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菱川师宣之所以可以被称为浮世绘师的师祖,既与他出身市民阶层有关,又与他一直生活在市井的体验直接关联,他敏感地捕捉到了人们的内心欲求,并以他从小画绣花图案的才能,开出了浮世绘的绚丽艺术之花。
浮世绘木刻技法不追求木刻的刀味,却注意木质纹理的表现效果,而且对于线条的流畅放在极主要的地位,往往需要画、刻、印三者共同合作来使作品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他们创造的木纹法、光泽法、云母粉法、无色印刷法等等都是在力求线条与配色取得高度和谐这一目的上总结出来的作画经验,摆脱了过去向来使用毛笔的束缚。
日本浮世绘是顺应市民经济文化高涨的年代而产生的,对社会生活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浮世绘的作者都出身民间,没有一个御用画家,但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由于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盛行,致使这种艺术失去了健康的内容,追求色情和低级趣味,渐渐地终于走向衰亡。浮世绘今虽已被现代印刷术所代替,但它那丰富的艺术成果依然为各国人民所珍视。
浮世绘不仅是江户时代最有特色的绘画,而且还由于它对西方现代美术的推进作用而闻名世界,在西方甚至被作为整个日本绘画的代名词。从制作手段上看,浮世绘分为两种:木版画和肉笔画。前者是刻制印刷而成,后者是手绘而成。
江户时代的人们更珍惜比版画产量小的肉笔画,也留下许多优秀作品。但是,浮世绘之所以能在长达两个世纪以上的时间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木版画这一未开拓的领域中追求新技法和新形式的各种可能性。因此,浮世绘样式的展开,主要是在版画中进行的。
在形式方面成为浮世绘版画母胎的,是木版插图本。在内容上成为其母胎的则是宽永风俗画。木版画在日本曾用于佛画,17世纪以来受到新传入的明朝木版插图本的影响,在宽永年间形成日本木版插图的初步阶段。17世纪后期,成为浮世草子前驱的新插图本适应新兴市民阶级的要求陆续刊行,并取宽永风俗画样式。
江户以1657年的大火为契机,市民阶层掀起移植京都文化并创造独自文化的热潮,大量刊行各种色情插图本,在木版插图上也出现新鲜的创造意欲。
直至师宣出现时,风俗画制作的据点仍然在京都,与浮世绘版歪相关的插图本新动向也首先在京都兴起。但是由于传统环境的原因,木版单张印刷业不太发达,致使浮世绘木版画始祖的桂冠戴到了菱川师宣的头上。京都的西川祐信(1671~1751)的业绩同样值得注意,但活动年代稍迟于师宣。
祐信除了肉笔画外,还有大量的歪本、插图本,可与江户浮世绘师抗衡。并且大多为墨印,题材大部分是美人风俗图。他擅长以京都风格的细致柔软的曲线将女性柔美的姿态表现在版画上,因此具有新的意义。他的美人画极大的刺激了奥村政信、石川丰信等江户浮世绘师,特别是对于铃木春信美人画样式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浮绘是将欧洲的透视远近法好奇地用于描绘街景、游廊、剧场,大概最早采用了当时京都和江户市民引为珍贵的“蒂机械”(一种聚光观测镜)。这充分反映出他注意社会动向的性格。
红绘,是用红颜料代替丹,再加上其他四五色细心分色描绘的方法。漆绘,是在红绘中的头发和衣带的着墨部分掺胶而发出漆一样的光泽,再撒金粉而增添光彩。由于红绘这一名称易与红印绘混同,故普遍将它包括在漆绘中。
漆绘创造者,据说是奥村政信。他既是浮世绘师,又是出版商,富于幻想。起初采用西川袖信的画风,制作柔和的墨印和丹绘,1715~1720年间,用漆绘手法制作美人画和演员画,直接推广了这种新方式。比这稍迟而于1730年代出现的浮绘,据说也由政信首创。
发明红印,大约是1740年,受到从长崎输入的中国彩印版画的启迪。当初是采用红和绿及其他少数色彩,奥村政信、西村重长很早就吸取这种新手法制作出优秀作品。红印从1760年顷逐渐增加色彩,向多色彩印发展。它作为以后锦绘的准备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渊源来自原有的“大和绘”。“大和绘”是专供贵族鉴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而浮世绘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浮世绘最初以“美人绘”和“役者绘”(戏剧人物画)为主要题材,后来逐渐出现了以相扑、风景、花鸟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画面的着色,开始只有黑白两色,逐步发展为简单彩色,最后成为多色的“锦绘”。
这种版画的构成,与我国古代版画的画印方法相同,由画师、雕师、拓师按顺序分工合作来完成。首先由画师作画,再由雕师刻版,最后由拓师按照画面不同的色彩分别拓印成画。这种在木板平面上刻出复杂而又精致的线条,再彩拓成画的高超技术,曾被西方画家视为一种不可思议的技艺。
浮世绘艺术占据日本画坛二百六十余年,直至明治维新拉开序幕前逐渐消退。这颗跨越三个世纪的东洋艺术明珠,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它光辉的一页。
二、风格种类
江户时代,描写风景及百姓的风俗人情
主要是多彩的版画被称为“浮世绘”
此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时描绘“浮世”的歌舞伎和花街柳巷的风俗
1670年菱川师宣将单一墨色印刷的木版画卖出
故被称为“浮世绘”的创始人
浮世绘的特点是以木版印刷
大量生产,价钱廉宜,并易于购买
起初,市场上仅有单一墨色印的画(墨摺绘)
但不久出现了“赤版”
以红为主色
再加印黄和绿
在日本绘画史上打开了新的境界
18世纪中叶,由于歌舞伎的繁盛、木版技术的进步以及浮世画深受人们欢迎,铃木春信创造出彩色印刷的浮世绘——锦绘。于是以画美女而闻名的大师铃木春信、鸟居清长和喜多川歌麿先后出现。
他们都能绘画出非常雅致而美丽的日本女性,但是他们的作品没有个性、缺乏活力,而且往往暗示出那是个颓废的社会。
美人画其实也是浮世绘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存在形式,美人画所描绘的主角主要是吉原花魁(kui),而吉原是日本著名的第一花柳街,是 1617 年时江户幕府开设不久之后,在东京都台东区公开允许设立的妓院集中地,也就是一个专门经营风俗业的场所,吉原这个地名直到 1966 年为止在日本都是一直存在的。
花魁的意思是指头牌,可以理解为一个茶屋(类似中国的青楼)最受欢迎身价最昂贵的游女(日本对妓女的称谓),花魁一般需要熟习歌舞和茶道,而且普罗大众一般难以一睹芳容,也正因为如此,为浮世绘画师提供了无限商机。
比方很多浮世绘出版商就将作坊设立在吉原,签约的画师也长期驻点吉原,方便随时可以进行美人画创作,画中的花魁都是真有其人,而且画上会签上其真实姓名,有点类似当代明星写真的概念。
其实除了描绘吉原花魁外,美人画的取材也有来自民间的年轻美丽女子,又或者取材一些古典和歌,日本的和歌类似中国的诗歌,和歌由古代中国的乐府诗经过不断日本化而发展形成,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
其实关于浮世绘的美人画很多学者认为它与中国仕女画是存在密切关系的,就像我们之前谈论过,其实日本文化的母体就是中国,很多文化艺术都来源于中国文化艺术的演变发展。
我们看唐代最著名的仕女画,由周昉(fang)绘制《簪(zan)花仕女图》,画中描绘了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在春夏之交去赏花游园,以工笔重彩绘制。
我们发现画中的女主们其实跟浮世绘的美人画是很接近的,比方姿态与神情,区别在于两者衣着装饰存在民族差异,另外则是人物五官特征,唐代仕女画明显都是体态丰腴(yu)的典型女性形象,而其中最突出的区别在于仕女画描绘的主角都是宫廷贵族,而浮世绘美人画则都是民间基层,所以彼此的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决定了浮世绘为何相比中国仕女画产生了更多的社会文化影响。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是日本浮世绘的全盛时期,这个阶段占据主流的就是美人画及役者绘,役者绘除了名气最大的东洲斋写乐外,还有鸟居清信。
鸟居的画风甚至被概括为鸟居派,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名歌舞伎演员,所以他对役者绘有更独到角度的理解,他独创了一些描绘手法,比如「瓢簟足」和「蚯蚓猫」画法,以粗壮有力的造型配合变化多端的墨线勾勒,很多线条像蚯蚓一般,成为他这个派别的代表风格,他的后人还有诸多浮世绘名家,比方鸟居清倍及鸟居清长等。
在全盛期过去后,美人画及役者绘出现一定程度的没落。在 18 世纪中叶,日本其实已经开始与欧洲进行通商贸易,这个过程除了商品交换,也出现了文化碰撞。
浮世绘通过贸易过程,作为陶瓷的包装纸流传到欧洲,而欧洲也一样,这个时期西方的一些美术出版物也流通到日本,而这个流通就促成日本诞生了风景绘。
西洋画给浮世绘带来的最大冲击元素就是空间透视及明暗对比,我们知道浮世绘在美人画及役者绘阶段的画风其实都类似现今主流的扁平化风格。
或者称之为「平涂」,平涂的特点是靠线条来形成关系,基本不存在很强烈的远近透视关系,而到了风景绘阶段,这些关系都逐渐出现了。
谈到这里大家肯定会猜测我又要拿中国的山水画来说事了,其实江户晚期也属于中国的清代,这个时期的中国属于文人画占据主流,山水画盛行,而中国山水画擅长写意,所以风景绘其实也正借鉴了这一部分,再跟西方的透视明暗技法融合,获得了日式风格的风景绘,既有较为准确的透视,也重视写意。
风景绘其实又叫「名所绘」,因为它们的创作主题都以名胜为主。江户晚期交通网络开始较为发达,而经济水平也有所提高,平民旅行成为热门活动,所以亲近自然成为一项消遣,为浮世绘画师提供了创作的动力。
关于浮世绘的历史与风格我们今天就介绍到这里
下面给大家欣赏一下部分优秀浮世绘作品
---往 期 精 彩---
-end-
潮阳总校区:汕头市潮阳区棉城公园路23号
汕头总校区:汕头市龙湖区长平东路永安段南2号 方源教育
龙湖嘉亿校区:汕头市龙湖区天山南路嘉亿大厦二楼
方源集合了美术高考,青少年兴趣,成人美术,水彩教学,风景教学等多种美术培训。了解更多画堂详细内容请添加方源教育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