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位初二的妈妈在群里的“情感宣泄”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同时群内其他家长的反应也印证了这是一个具有共性的话题,所以才会有这篇文章。
当事人宣泄了洋洋洒洒几百字,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大意如下:
1.我的孩子这次期中考英语和物理考的分数大不如前
2.孩子单科成绩的排名乃至总体排名总是上上下下的,令人头疼
3.开家长会时班主任说这样的孩子中考很难填志愿
简单的总结一下,这个孩子属于排名“有波动”的类型。在生活中这种类型其实蛮常见的,究竟为什么孩子的排名不能稳定在一个小区间,而会出现“过山车式”的疯狂表现呢?
首先,我需要和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切莫只盯着考试的分数。
道理很简单,低年级的孩子很容易单科考满分,久而久之家长们就会认为孩子考满分才是好。只要有丢分,就是哪没学好。只要考个70多分,就是这科问题很大。敢考不及格,就等着面对怒火吧。
而实际上,同一个孩子考试的分数是由孩子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主观)、试卷难度(客观)、临场发挥(随机变量)决定的。
那不关注分数,该关注什么呢?对了,正是排名。
无论分数高低,排名相对来说是应该比较固定的,而如果排名有波动才应该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因为深圳中考的录取就是按照排名来的。
这里就给大家分析一下排名为什么也会常出现波动。
——
1
偏科现象
——
所谓偏科,就是有好有坏,例如某学生数学很好、英语比较差。
假设这次考试,数学考试题较难而英语题比较简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这个孩子数学擅长,题难的时候就比大多数人考的好,数学拉了别人许多分;而英语题简单,考得好的90分,他比较差也考了80分,这样总分算下来优势就大很多,最终排名就上去了。
同理,如果恰好这个孩子比较弱的科目本次题难,那么很有可能总成绩排名就会比平时差一些。
——
2
对考试的重视程度
——
如果孩子对某一次考试不当回事,势必会影响复习过程,俗话说“骄兵必败”,不好好准备肯定是要吃败仗的。
到了期中考、期末考这样的大型考试时,孩子知道考不好的“下场”时,就会相对的更重视,排名也会比平时周测、月考好一些。
——
3
心理素质
——
青少年中比较少有心理素质很强的人,学生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大考恐惧症。
以数学为例,当有一道题没有第一时间找到解题思路时,有的学生就会出现大脑嗡的一声、出现宕机情况。如果无法及时调整,很可能这一场考试就考不出平时的水平。
——
4
家庭教育
——
不少家长还在使用“威逼利诱”的方式教育孩子,先告诉孩子考不好要受惩罚,再告诉孩子考得好奖钱奖物,当你惩罚不到位、奖励不到位,孩子就乱考。也有可能影响最终排名。
——
5
X因素
——
考试前恰好生病、女孩生理期、家里父母不和睦影响孩子情绪等等,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分析了这么多,刘老师其实就想提醒各位父母:
· 不要被分数蒙蔽了双眼,也不要因一两次的考试排名下降而轻易责怪孩子。
· 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也一样。
· 所有的结果都不是仅仅由一两个因素决定的,就像这次期中考
· 考试只是一个阶段的完成情况,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过程,帮助孩子提高成绩是标,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一生的学习力才是本。
送一个免费福利
祝大家周末愉快
了解更多,请拨打400639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