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阿森
乡土爱,家国情,情所安处是吾乡
我们不断向前,却始终铭记
是这片土地
予民族以热忱,予岁月以文明
在这儿,【荔香湖畔悦读】带你
浸书香,感悟心,展芳华
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的守规矩
——费孝通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乡村受到了西方现代化工业的严重打击。社会动荡,深受其苦的农民和特权阶级的矛盾加剧。费孝通撰写了《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两本著作,从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出发分析了农村的现状及其历史原因,并指出了解救农民、缓和社会矛盾的方向,提出了解决农村问题的中式出路。本书辑二者于一体,全面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整体面貌。
小编推荐语:
这本书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作|者|介|绍
费孝通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师从社会人类学巨擘马林诺夫斯基,深入研究社会学和人类学,并于1981年获得人类学界最高奖——赫胥黎奖。代表作有《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等。世界十大畅销书作家,作者因其出色的书籍而受到全世界的赞赏。
读后感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到有人对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么评论:“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是这段朴实无华的评价,使我萌生了对《乡土中国》的兴趣,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感触良多。
这本书在序言是这么写的,作者写《乡土中国》的目的就是介绍“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并且他从实际出发,介绍了乡土社会人们的生活、人情、礼俗血缘、道德等的特点,让读者从实际中理解了乡土人们的内心世界。
书中内容包括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师的分离、从欲望到需求等,生动地描绘出乡土中国的基本概况。
五千年的文明史,流传下来很多的传统,这些传统无论好坏,其实都是社会共同经验的一种凝结。在乡土社会之中,文字在他们眼里可能是多余的,但这并不代表乡土社会没有文化,是“愚”的。在乡土社会时代的人们更加重视文字的有用性。我们对文字的定义是:记录思想,交流思想,承载语言的图像与符号,但是乡土社会是一种“面对面群体”,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多所依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一直都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归根到底,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中发生的。乡土社会是一种近乎于“日复一日”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单凭语言已经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词不一定要文,中国古代的劳动者并不是缺乏创造力的,以《诗经》为例,《诗经》的“风”部分集合了各地民歌,共有160篇,这些民歌在乡间口口相传,但若无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可能这些民歌就难以传世。在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中,文字的实用性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我们初步推行文字下乡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也就成为能够预料的事情了。
但是经过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工具的重要性与方便性被无限扩大,国家也一直在大力发展教育,在21世纪初期,终于将文盲全部消灭,文字也在农村社会彻底的普遍起来。费先生说:“不同环境需要的知识领域是大大不同的,乡民只要知道何时应该播种,什么时候应该施肥——就可以活得被人尊敬,只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规律,似乎一切都是多余的。如果这样状态一直维系下去,那么就会出现光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局面。文字是从庙堂产生。而我认为文字也必将服务于大众,虽然我们国家为了推行文字下乡而遭遇很困难阻碍,不是说乡村的人们不爱认字,只是觉得文字没有多么重要,但是,现在的情况大有不同,无论是为提升劳动效率还是为了走出乡村,文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农村的人们也愈发地重视和学习文字。
虽然乡土社会变迁速度慢,但是乡土社会毕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旧的社会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不会不得不去寻求新的出路,学习新的知识理论。这本书籍的内容我只是表述了一部分自己的感受,还有很多其他内容值得阅读赏析,这本书对于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本质看得如此透彻,我还要把这本著作再阅读几次,加深自己对乡土社会的理解。
策划出品:
融媒体中心微信运营团队
文:彭镇森
排版设计:彭镇森
审核:许锋
欢迎投稿:文字、设计、图片、短视频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