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
亲爱的同学们: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2020年的6月注定让人终身难忘,既是阔别已久的开学季,又是离愁别绪的毕业季。我们期待20岁左右的你们“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我们知道“少年”一词是对青春芳华的不舍,但更是想为自己能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未知的加油鼓劲。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2020年的时空节奏,迫使我们审视时代的脉搏和人生的走向。彷徨、迷茫、坚毅、希望、踏实……在我们人生路途中都会出现,不确定性成为我们人生道路的常态。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你们的长辈,你们的朋友,今天跟同学们一起探讨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
概率论中把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可能或不确定事件。不确定性和确定性是一对矛盾的两面,是世界运动发展的具体表现。1927年,量子力学的创始人、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其表达的是客观世界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其中蕴含的不确定性。西方哲学把不确定性视为“运动”过程中的偶然性,中国哲学称之为“变化”,认为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之中。在老子的哲学作品《道德经》有这样一句话,叫“以不变应万变”。中西方都从哲学层面思考和探究不确定性问题。不确定性和确定性是辩证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有处变不惊的处事态度,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性,在确定性中反思不确定性。
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人生抉择中,善于应对不确定,大胆而科学地在不确定中作出决策,是其重要的生存法则和成功密码。比如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面对疫情走向不确定的情况下,带领全国人民坚决做可以确定的事,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国家层面生命至上的确定性理念和措施,我们体会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人民上下一心的自信和坚定。
新冠肺炎疫情给学校疫情防控和学生复学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如何在此疫情形势下,做到疫情防控和学生复学双胜利,就是在不确定情况下如何做确定性的事情。6月10日,省教育厅通知全省高等院校可以让学生返校。学院党委接到通知后,经过充分研究,毅然决定让全体学生返校。这样决策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两个确定性的理由,可以支撑做好疫情防控和学生复学双胜利。一个确定性的理由是学生有完成学业的渴望,学生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自觉。截至目前,全校近两万名返校学生的教学生活秩序良好,看到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走向实训室时匆忙快乐的身影,得知同学们无比感恩珍惜学校舒心踏实的学习生活,见到同学们们能快速适应线上线下转场衔接的节奏的画面,我们知道让同学们尽早返校是正确的。另一个确定性的理由是我们的教工队伍能力素质过硬,能够担起重任。通知返校后,有不解、有焦虑、有担忧……各种问题纷至沓来。面对这样那样的质疑,我们的教工队伍迎难而上,辅导员们二十四小时“候机”,全力做好疏导和答疑解惑;教师们从线上切换到线下,以时不我待的拼劲实训补课;后勤保卫、医务人员等不分昼夜值守;即使在端午节休息时间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当出现上百名学生发烧隔离观察时,我们没有退缩,而是协同坚守、加强防控和演练。到目前为止,全省高职院校中,全部学生返校的只有2所,我校就是其中之一。事实证明,在这场持久的全校考验中,农工商学院全体师生有足够强大的担当和魄力,压力不能打倒我们,反而让我们变得更为强大!
时光匆匆易逝,人生路漫漫寻觅,不确定性长相伴,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可能还会面临类似病毒袭击的困境和各种可能性,但你们是否都已经做好了应对不确定的准备?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我说的第一点就是要有在磨难中有改变的勇气,敢于正视不确定性,积极应对随时可能的改变,努力创造改变未来。对于正值青春年华,有无限可能和憧憬的你们来说,我们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掌好人生之舵?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三点想法。
一是保持学习和思考。网址未加载的创始人罗布里德认为,“在一个无限选择的时代,统治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式。”时代的发展和科技革新的呼唤,人们无限接近了自己的梦想,我们越来越发现,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们在职场和生活的优劣,终生学习,善于思考,是我们每个人用最低的成本,提高自己的知识、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径。“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说明了学习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会让我们终身受益。当我们学习的越多,我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慌就越少,就越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作出理性判断,有自信和勇气克服面对突如其来变化的不确定性。
二是保持自律和自强。同学们,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性,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空间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过度娱乐化的审美消费和诱惑,环境的复杂性和选择的多样性需要我们保持自律,有更高的人生境界和品格,战胜来自环境和内心的不确定性。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论证了人的自由本性,认为人性要通过教育不断以实践理性抑制人的欲望,进行道德自律和行为训导。郑燮在《竹石》的经典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告诉我们要有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即便是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要有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刚强勇敢的决心和毅力。
三是保持友善和感恩。我们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防控成绩,看到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体理念下的人道主义精神,中国政府在疫情中的友善和国际援助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我们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中国人的这种共同的“家国情怀”凝聚起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伟大力量,才能让我们能不断战胜疫情的不确定性。“与人为善”会让我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美德与赞誉,收获精神的富裕和未来潜在的机会。与自然万物友善共处、共生,我们的生活才能和谐、安宁。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常怀感恩之心,常做感恩之事,感恩给予生命的父母,感恩指明人生方向的师长,感恩伸出友爱之手的同学朋友,感恩我们在困难时分与我们共度过的人和事,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和可能性。
同学们,“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而是因为遇见了你才有了我们最好的时光。”不确定的是你们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确定的是,农工商因为遇见你们的青春时光而额外耀眼。时光的河入海流,特殊的暑假已到来,期待你们在勤学深思中涵养知识养分,在实习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每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努力奔跑,逐梦远航,你我永远是农工商人!我和全体老师在校园看着你们顺利回家,等着你们平安回校。祝福你们,守望你们!
杜方敏
2020年7月4日
党委办公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