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
因多器官功能衰竭
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
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广东拥有全国
乃至全球最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
这无疑为杂交水稻研究
提供了天然有利的条件
因此
袁隆平与广东有不解之缘
半个多世纪以来
袁隆平走遍千山万水
而广东无疑
是他足迹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
袁隆平:湛江是个好地方,我很留恋
//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
在研究培育杂交水稻
和推广种植的艰辛历程中
袁老早已与湛江结下了深厚情谊
2020年10月29日至30日
在湛江举办的
第二届中国海水稻发展论坛上
论坛主席袁隆平发来祝贺视频
并深情点赞:
“湛江是个好地方,我很留恋!”
“祝中国海水稻发展论坛
在广东湛江越办越好!”
这也是袁老对广东最近的一次寄语
“海水稻”是近几年
袁隆平重点关注的领域
2019年6月
广东海洋大学海水稻研究团队
与袁隆平院士团队的深度合作
在海水稻发源地遂溪县
建新镇卜巢村海河潮汐区域
建设了第一期面积1100亩的
耐盐碱水稻品种测试与展示基地
当年6月18日
广东海洋大学团队向袁隆平院士
汇报项目进展情况时
一些细节令
广东海洋大学海水稻创新团队成员
王世超非常感动
“当时他年纪大了,
但全程两个多小时的会议,
他一刻也没有离开,
而且开完会之后,由他作总结,
我们本来以为是一个简单的总结,
但这个总结非常深刻,
他对所有专家的意见都
进行了综合思考,总结提升,
提出了未来海水稻的发展方向,
就是耐盐碱、高产优质的路径。”
王世超回忆
此后,广东海洋大学团队多次
向袁隆平当面汇报项目进展
“他心里一直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关心的是老百姓吃饭的事情,
这令我们很感动。”王世超说
2019年12月18日
袁隆平成为广东海洋大学特聘院士
他建议和支持湛江筹备建设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
并希望能与湛江的专家共同努力
研究选育耐盐碱高产水稻
并将第三代杂交水稻尽快应用到生产上
为国家粮食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9年12月18日,袁隆平成为广东海洋大学特聘院士。
//
屡次亲临梅州
华南双季稻创世界纪录//
在盛产丝苗米的梅州兴宁
袁隆平科研团队连续6年
开展水稻良种种植试验示范
袁隆平曾多次亲临试验田作指导
与农民亲切交流
这块凝聚了袁隆平心血的试验田
曾多次破水稻高产纪录
2016年11月19日
在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
“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
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
测产验收组测产后宣布:
该项目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
项目实验获得成功
并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
同年11月30日
原广东省农业厅
与袁隆平院士领导的科研机构签署协议
双方通过实施“广东超级杂交稻
绿色安全高产高效示范工程合作项目”
同时开展双季超级杂交稻
每公顷22.5吨的高产攻关
当时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
袁隆平表示
广东是科技强省,也是农业强省
广东的条件适合种植双季稻
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的梦想
就是在广东实现的
希望未来通过合作
再次先期实现单季稻每公顷17吨、
双季稻每公顷25吨的目标产量
2016年11月19日上午,袁隆平和相关专家来到兴宁,对华南双季稻年亩产3000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
此外
袁隆平还多次到
梅州蕉岭县指导水稻种植
2002年袁隆平
曾带领专家组来到蕉岭
并在该县建立了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品种示范基地”
此后该县掀起了
优质杂交水稻的种植高潮
水稻单产从当时的425公斤
提高到现在的550公斤以上
2015年7月19日
袁隆平带专家团队
在“世界长寿乡”蕉岭建立了
“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超级杂交稻蕉岭示范基地”
//
结缘广州
袁隆平领衔建农科“黄埔军校”//
2020年2月
由袁隆平院士选址、谋划和题名的
“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
在广州市黄埔区启动建设
2020年5月7日
造访湖南的广州团队成员
从袁隆平院士手中
接过了第三代杂交稻的种子
随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大力
支持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在黄埔长洲岛共同打造隆平院士港
开展包括第三代杂交稻新品种选育等
当前水稻最新技术的研发
2020年6月3日隆平院士港启动建设
通过引进高端农业科技资源
科学开发岛上农地资源
打造现代农业科技“黄埔军校”
2020年5月7日,广州市、黄埔区的有关领导与袁隆平团队签约现场。
2020年5月,位于广州黄埔的隆平公园水稻试验田,一片生机盎然。
//
袁隆平在广东各地留下印迹
//
2009年
原省农业厅与袁隆平所在的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约
“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工程项目”
合作建设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
合作以来
袁隆平每年至少来广东两次
帮助指导广东建设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
“他是值得敬仰的前辈和老师。”
时任原省农业厅副厅长的程萍回忆说
袁老去过广东很多地方
珠海、汕头、韶关、
梅州、惠州、江门等
广东的高产区示范基地
他基本都去过,如果没有这个情怀
不可能在这么大年龄
还跟他们一起跑那么多地方
2010年前后
超级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143
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
亦达到2.3亿亩左右
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
产量占稻谷总产的近60%
年增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口
2013年
韶关乐昌市梅花镇的
一季晚稻超级杂交稻示范片项目
首破单产800公斤的纪录
……
研究推广超级稻、海水稻
袁隆平求索的脚步从未停下
他的足迹早已走遍广东各地
2004年4月20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举行签字、挂牌仪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席。南方日报记者 张涛 摄
2009年11月25日,2009中国国际种业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接受众多媒体的采访。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2010年11月15日,袁隆平等专家到惠州水稻种植基地考察机械化作业情况。南方日报记者 林涌浩 摄
2013年9月27日,“弘扬科学道德践行三个倡导奋力实现中国梦”报告会在广州举行。袁隆平、徐芑南、钱永刚分别作报告。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摄
2015年1月21日,袁隆平参加华南农业大学杂交稻良种良肥高产攻关启动仪式。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摄
2015年11月15日,第四届惠州农博会突现科技创新,吸引数十万市民选购名优特农产品,袁隆平出席并盛赞惠州农业。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2016年7月6日,在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超级杂交稻“超优1000”的实验田边,袁隆平弯腰托起一株沉甸甸的稻穗。
2016年7月7日,袁隆平首次率科研团队到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的广东天之源种业示范种植基地,现场考察了“超优1000”试验示范田的种植情况。
2016年9月7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在广州召开。袁隆平出席并发言。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2017年6月23日,“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南沙区东涌“广州种业小镇”举行。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
钟南山悼念袁隆平
//
惊悉袁隆平院士逝世后
钟南山院士送上
简洁而深情的缅怀之辞:
隆平大哥:
我的挚友!
天堂里好好休息。你已经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有空就指导一下学生继续“三系”攻关。
你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
钟南山
22日下午
钟南山院士创新研究团队
@南山呼吸
发文悼念袁隆平院士:
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国士无双。感念与袁隆平院士这样的伟大人物处于同一时空的每一分每一秒,这个世界的星空因你们而璀璨。
在2011年度南方周末
“中国梦践行者致敬典礼”上
袁隆平与钟南山同台
留下珍贵影像
当时,钟南山在台上说:
“我叫他隆平大哥。为什么呢?
他只比我大几岁,
他的身体特别好。
我今天早上还特别检查了一下。
唯一就是以后不要再抽烟了,
好不好?祝您永远健康!”
袁隆平与钟南山笑着握手。
10年前,在广州大剧院举行的2011年度南方周末“中国梦践行者致敬典礼”上,袁隆平与钟南山同台。摄影:赵为民(前精英杂志摄影师)
面对饥荒,我们有袁隆平
面对疫情,我们有钟南山
“医食无忧”组合
护佑的是中华儿女的健康和安全
如今,91岁的他离开了
“医食无忧”组合再难同框
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他的梦想、他的精神、他的贡献
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
根据袁隆平院士丧事从简的遗愿
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
23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不安排接待群众前来悼念。
大家可扫描二维码进入网上吊唁厅
遥寄哀思,缅怀前行!
我们永远怀念袁隆平院士!
/转载/
广东发布新湖南客户端
/ 编辑 /
谢明凤
/ 初审 /
彭玫
/ 审定 /
李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