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天,一个段子莫名火了起来。
喏,就是下边这个图。
看完这个段子,有人神秘微笑,有人一脸懵圈。
一脸懵圈的,我猜心里大概想的是:亮点在哪?为什么这个段子会火?室友为什么说他占便宜?他占了什么便宜?我旁边这个人是不是有病?这有什么好笑的?他居然笑了。
而神秘微笑的,他的心里只有五个字——朱自清《背影》。
1917年,在北京读书的20岁的朱自清回到徐州,同父亲一起为祖母办丧事。
丧事毕,他要回北京上学,父亲也要到南京某差事,父子两人便一同到了南京。
他启程的那天,父亲送他去车站,一路上父亲对他嘱咐了许多,仍嫌不够,总是想再为他做些什么。
到了车站,父亲看到月台上有卖水果的,便一定要为他买几个橘子。
朱自清看着父亲为他买橘子的蹒跚的背影,眼泪流了下来。
八年后,写了这篇著名的散文——《背影》。
父亲在去买橘子之前对他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02
开玩笑是小事。
比如上边这个段子,无非是大学男生间的打趣调侃。
这种“老子与儿子”的梗,小学校园里就遍地都是,毫无新意,也并不高雅。
而读书是则是大事。
一提到读书,我们往往把它联系到人生,命运,理想。
似乎读书与开玩笑之间,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不仅在人们眼里它们大相径庭,仿佛它们自己也永远不会有交集。
可事实证明,玩笑关乎读书,进而关乎人生,命运,理想。
如果那位“同学”没有读过《背影》,就要被段子中的“我”白白占了便宜,连拆穿的能力都没有。
如我是段子中的那个“我”,我大概以后再也不会跟这位同学开玩笑了。
原因很简单,虽然他让我白白占了便宜,但在他的身上我找不到玩笑的乐趣,我的梗他不懂。
随之,这段友情也会渐渐变淡。
然后呢,“我”会重新寻觅一个能与我聊得来的朋友,建立一个读书人的圈子;
而“同学”当然也会去找一个说话听得懂的人相处,建立一个属于他们的圈子,从此两个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一个人交往什么样的人,融入什么样的圈子,难道不会关乎他的人生、命运和理想吗?
不读书,你拿什么开玩笑。
- END -
*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子聿, 一个不太着调但非常靠谱的语文老师,与诗书死磕到底。美读签约作者,诗词世界签约作者。
文章内容有改动
主播:新媒体中心播音组 周蝶宁俊霖
欢迎留言!欢迎来稿!
此时此刻的你,是不是也在奋笔疾书,挑灯夜战呢?
不要忘记早点休息,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晚安
明日天气
晚安信科·夜读 第一季
夜读,与其给你鸡汤
不如与自己对话
编辑/排版:陈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