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选调生
如果说,信仰是一点星火,那么星星之火也可燎原。如果说,享乐与名利是时代的暴风雨,那时代里也总有一群人愿为信仰撑起一把呵护的伞。
选调生就是这样一群为国家、为人民而扎根基层、践行信仰的群体,他们奋斗在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
这一期,请大家跟随小西的采访,走近这些西大选调生们的基层生活。
黄彬峻
黄彬峻是2017年广西大学定向选调生,正如他所说,“我坚守着这份工作职责”。他永葆“勤恳朴诚”的品质,为了信仰,坚守岗位。
个人简介
黄彬峻,广西大学商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2017年定向选调生,农学院2018级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曾担任广西大学学生社团联合总会总会长、广西大学学生会副主席。现任玉林市兴业县龙安镇纪委副书记。
1.选择基层:载梦出发,不负韶华
“选择成为选调生,是因为想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做最有情怀的事。”从参加工作到现在,黄彬峻已经在兴业县龙安镇度过了一年多的时光,完成了由一名大学生向一名选调生的转变,适应了基层的工作生活。在大众眼里,选调生的工作环境艰苦,生活不便,对此,黄彬峻解释说:“在我这个乡镇基本的生活所需是可以满足的。实在要说不便的话,就是生活方式比较单一。但单一生活,却能让人静下心来投入工作。”
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而且经常会出现人员短缺的现象,这一年里,黄彬峻常面临一个人负责多方面工作的情况。他曾作为党政办负责人,用“一实”、“一快”、“两勤”、“三心”来概括自己的工作要求。“一实”即求实,办公室工作无论是办文还是办会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快”即办事快捷,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做到当日事当日毕,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两勤”即腿勤、口勤。遇事多问问,有用的资料多记记,别人的意见多听听,做到心中有数;“三心”,即耐心、专心、细心——后勤接待工作中有耐心,热情周到;工作时专心,仔细研究,不断深入;平时工作细心,多观察,多思考,自觉查找漏洞和不足,不继改进。在繁杂、艰巨的工作中,黄彬峻渐渐成为一名“多面手”。
不仅如此,到龙安报到后,黄彬峻创建了“大美龙安和谐家园”微信公众号,积极宣传龙安镇惠民服务、治安巡防、扶贫攻坚、开展党建、环保治理等8项重点工作,在一年里推送推文56则,实现政务进一步公开。新的宣传方式加强了上下级之间的联系,也让群众更好地理解了基层政府的举措。
2.坚持不懈:享受工作,融入群众
当我们选择选调生的道路时,最需要准备的是什么?
黄彬峻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在基层,有时候在精神和身体上的负荷是比较大的。选择成为选调生其实就是选择努力,选择坚守,不然可能会半途而废。”
乐于享受工作,是在无人问津的路上默默奋斗的前行者的必修课。基层工作繁杂,加班是家常便饭。黄彬峻在负责党政办的同时,还兼顾综治、宣传、后勤等工作,手上的工作千头万绪,只有把它当作乐趣,学会情绪管理和压力管理,才能享受工作和生活。
一年以来,黄彬峻将自己全身心扑到党政办、综治办的工作和下村进行的各项任务中,和群众打成一片,把替群众解决问题当作快乐。他时刻牢记着,党政办、综治办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与群众的关系和政府的形象,一声嘘寒问暖,一杯热茶,这都是在诉说着与群众的感情,“喜欢群众”和“被群众喜欢”是做通大部分群众工作的基础。面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及时上报,时刻跟进,抓紧协调,事事落实。而面对群众的矛盾纠纷,都做到及时登记,及时汇报,及时解决。一年以来,黄彬峻参与矛盾纠纷调处36件,成功调处29件。
3.帮扶脱贫:信仰如灯,责任在身
当我们踏上选调生的道路时,最需要拥有的是什么?
黄彬峻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坚持”。行动是对信念最好的诠释。在忙碌的基层工作中,黄彬峻常常忙完办公室工作后,又跑到十几公里外的村屯,开展帮扶工作,通过动员贫困户申请扶贫小额信贷,利用扶贫产业资金入股企业,使贫困户获得分红等办法,让贫困户们过上好日子。他笑着说:“经过长期连续攻坚,自己帮扶的贫困户脱贫了,所包联村的42户群众在去年也实现了脱贫摘帽,我打心底为他们感到高兴。”当谈及在基层如何跟群众交流时,他认为和群众讲感情,把群众当亲人,这是最好的办法。
黄彬峻把脱贫工作当作自己身上必须努力实现的责任,用信仰指引自己坚定地做好选调生工作。
4.服务农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但在黄彬峻看来,选调生是应该忘记选调生的光环的,“在未来,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脚踏泥泞,扎根基层,为基层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此,在工作之余,黄彬峻不断加强学习,在2018年考取了广西大学农学院农村发展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希望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好地服务农村。
在成长中,广西大学对于黄彬峻有着别样的意义:“出来工作后,仍记得‘勤恳朴诚’的校训,它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去学习,不断追求美好,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西大的学习过程中,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做事。可以说西大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所以我也选择考取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继续在西大学习。”
郭琴
个人简介
郭琴,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生,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加入选调生队伍,回到家乡贺州富川。
1.归乡心切,缘结选调生
2017年,即将硕士毕业的郭琴,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在此之前的她,一切都是一帆风顺。在本科阶段,她担任过学院学科部的部长,带头组织开展了数学与信息学院的第一届数学建模比赛,为热爱数学建模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的平台。她还积极参加各类建模比赛,曾获得过国家级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国际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她是同学眼中的“好学生”、“乖乖女”,四年来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在生活上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她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兼职家教。优异的学习成绩,让她获得保研西大的机会。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她在学术研究方面从不马虎,总要比别人多努力几分,认真学习的态度得到导师和其他专业老师的一致肯定。
面临毕业,品学兼优的她有多种选择,但这反而让她有些茫然无措。有一天,郭琴需要离校回家照顾生病的亲人,正是这一趟归途,让她决定以选调生的身份回到家乡,用所学的知识回报家乡、建设家乡,加入脱贫攻坚的一线队伍中去。她说:“我来自贫困农村家庭,深知因病、因无法上学等因素导致的贫穷有多么可怕,希望农村孩子不再因为贫困而失去追逐梦想的机会。”就这样,郭琴意外与“选调生”结缘,成为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一员。“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不是选择好走的路,而是走好选择的路。”郭琴这样说。
妇联下村考察工作
2.脱贫攻坚,一颗“勤耕”心
本硕皆就读于西大的郭琴,身上有着西大人“勤恳朴诚”的纯真秉性。她一来到到富川城北镇人民政府工作,就被安排为组织干事,主要对接组委做好组织工作,协助做好办公室工作。此外,她还是镇派驻村工作队员和妇联副主席。今年是富川县脱贫摘帽年,重点做好扶贫工作,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引好“千条线”,当好“一根针”,让她一颗“勤耕”的心始终难以停下来。
笔者联系郭琴的当天,恰好遇到前往城北镇检查贫困村儿童家园场地落实问题的县妇联工作人员,便跟随郭琴一块下村入户。城北镇山多路窄,各自然村和农户都比较分散,顶着烈日骄阳奔波入村入户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这却是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唯有风里来、雨里去,走过一条条弯路,爬过一个个陡坡,才能真正地了解村情民情,真正地做到为人民服务,真正体现一个基层工作者的价值。
跟踪帮扶已脱贫户
富川的脱贫摘帽的攻坚战已经步入倒排工期阶段,各个乡镇攻坚克难,抓紧时间补齐短板。郭琴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早已成为常态。为了做好帮扶工作,她常常利用下班时间,趁着农户农忙回家后进行跟踪帮扶,来不及吃饭,来不及休息。“作为一名基层人员,只有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才会信任你。”郭琴这样说,也这样做了。村里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当他们对扶贫政策了解不到位时,郭琴总会耐心地讲解。每每走村入户,群众总是热情地喊她“小郭”,到村扶贫,拉拉家常,群众早已把她当作一家人了。
基层工作繁杂,她笑称自己是一瓶“万金油”,什么事都要会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做好。其实,当时归乡的“小家”之心,在一年的基层选调磨练中,早已不知不觉的转换为为“大家”服务的公心了。
郭琴下村入户,关心贫困学生的学习情况
3.服务基层,必将上下而求索
“所有的运气都是靠自己努力积累得到的。”无论是保研留在西大,还是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郭琴都认为自己是一名幸运儿。她表示,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自己足够努力,坚持学习,幸运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广西相当重视对选调生的培养,只有信念坚定、素质过硬、耐得住基层繁重的工作、吃得起深入基层的苦的人,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选调路漫漫,对于她来讲,只有不断地求索,才能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做过的一个个表格,读过的一份份文件,走过的一个个村庄,让她更加明白“勤”对于选调生涯的重要意义。
郭琴床头的学习笔记本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必须”,其中一个便是:“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在党的思想的指引下,郭琴始终以服务人民为己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她和千万选调生一起“冲锋”在脱贫攻坚战的一线,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为全县脱贫摘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杨炳贵
初见杨炳贵,他自信而沉稳,认识他的人都知道,那是他两年选调生生涯中深入基层不断学习、接受磨练的结果。
个人简介
杨炳贵,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16届毕业生,广西大学优秀毕业生。毕业后的他踏上选调生之路,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曾在组织部办公室、第一书记办、考评中心工作,现任贺州市富川县委组织部干部二室主任。
1.自信源于磨砺
杨炳贵从小就是老师同学们眼中热爱学习,追求进步的人,尤其是来到广西大学这个大有作为的学习平台,更是增强了他追求学识、充实自我的信念。在校期间,他常常到图书馆学习,勤勉认真的学习态度让他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广西大学三好学生”等众多荣誉。不仅如此,他还先后担任过班级生活委员、班长、学院第七支部组织委员,在一次次任职中,他倾力奉献,统筹规划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读书与学生工作为他后来走进基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杨炳贵生于斯长于斯,在毕业后带着造福家乡、为家乡摘下贫困帽的满腔热血回乡任职。刚开始的他常陷于初出茅庐、经验不足的的尴尬境地,但他却丝毫没有退缩,主动向群众和同事学习。组织部的工作繁重、细致、保密性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他总是主动学习和沟通,对不确定的事项再三核实。凭借这股劲,杨炳贵成为组织部干部二室主任,主要负责全县选调生和年轻干部的培养管理工作。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所要求的知识也更多了,杨炳贵学习的步伐也跟着不断加快,争取胜任繁复的工作。
杨炳贵下村帮扶联系贫困户
杨炳贵下村帮扶联系贫困户
2.沉稳源于实干
自从踏上了选调生这条路,熬夜加班已经成为杨炳贵工作的常态,他曾开玩笑说:“出来工作就很少好好地休息了,后悔在学校的时候没好好地睡觉。”他的上级领导这样评价他:“小杨工作很认真踏实,任劳任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很有大局观。”
脱贫攻坚战在富川紧锣密鼓地展开着,在组织部第一书记办工作时,常常需要下村入户,如今在组织部干部股工作,也常常需要下到各个单位开展日常走访,去了解和掌握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和有关情况,为下一步选优配齐领导班子力量积极谋划。能够扎根基层,在岗位上勤勉工作,聆听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解决人民群众最急切的困难,这对杨炳贵来说是宝贵的锻炼机会。
杨炳贵下村帮扶联系贫困户
当被问及在选调两年的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的时候,一向善言的杨炳贵给我们的回答是“没有困难。”他表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在组织部的工作有苦有泪,但只要实打实的、以“钉钉子”的精神一步步去完成,就没有什么事是难事,如果只是“行动上的矮子”,那么再小的一件事也将成为难事。再者,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都高度重视选调生的培养管理,这是身为一名选调生的荣幸。组织压再重的担子,也要沉住气扛着;组织交与再困难的任务,也要“系好扣子”加油干。在杨炳贵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两字,只有“甩开膀子大胆干”。
组织部凌晨的灯
3.优秀源于坚守
“有的名校毕业的选调生,吃不了基层的苦,工作不久后就辞职了。”杨炳贵却始终坚守着自己“建设家乡,带领家乡人致富”的初心,心甘情愿地吃着基层的“苦”。在富川县没有政府食堂,一切吃食需要靠自己解决,跟杨炳贵一样年轻的干部常常聚起来一起做饭,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也是他们难得的休闲时间。同事们平时都很友好,大家互帮互助,也有着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杨炳贵十分珍惜这份友谊,这也是他能始终坚守在基层的原因之一。
习总书记曾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心中坚守的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是杨炳贵精神上的“钙片”。当谈及对未来的规划时,他说道,“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一颗心永远跟党走。”他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切都要听从党的领导,要珍惜基层锻炼的机会,以“钉钉子”的韧劲来扎实自身本领,在党组织需要自己的时候能发光发热。
杨炳贵积极参加演讲比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杨炳贵每天都凭着挑战“昨日之自我”干劲,实干实做,在基层的工作中不断地磨练自己,在“选调之路”上锻造过硬的本领,为自己的家乡办实事。富川,因为有了像杨炳贵一样扎根基层、辛勤付出的选调生而显得更有希望,更有活力。
西大选调生
“没有哪一棵树不深深扎根于泥土里,没有哪一项事业不需要我们付出热爱,当我们背上坚持,伏下身子投入时,目光便投向道路的前方。”我们常这样说,但能够做到的人不多,这些日子里,我们广西大学的选调生们做到了。
理想人生,不仅需要在波涛汹涌里乘风破浪,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深海彼岸静默的灯塔,守护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无人问津也有自己的信仰,于无声处也有自己的坚持。在今后的日子里,扎根基层,迎着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继续前行吧,西大选调生们!
往期精彩回顾
广西大学官宣!
同庆九秩,逐梦百年 | 校庆宣传大使选拔活动开启,快来为西大“代言”
君武人才 | 他在大地上书写论文——记植物病理学专家、广西大学教授陈保善
广西大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案:叶庆革 郑介文 卢意
部分来源于化学化工学院吕晓华、李小梅投稿
责任编辑:李格荣
审核:李伟红
小西在等你点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