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欢迎你
办学历史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位于广艺相思湖校区)
造型艺术学院前身为2012年2月成立的造型艺术系,由原美术学院雕塑系、壁画专业及设计学院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共同组成。2013年10月,造型艺术系正式更名为造型艺术学院,下设雕塑系、公共艺术系和壁画系三个系部。学院秉承“传承经典、格物创新”的核心理念,沿袭“坚持专业特色,坚持创新发展,追求学科优势”的办学思路,致力于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的培育,促成学科特色与优势,推进优势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融,促进学科协调发展,实现创建一流学科专业的目标。
《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碑》
放置于南宁市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馆
作者:朱培钧、陈禾衣
办学优势
造型艺术学院是广西艺术学院的特色专业教学单位,是雕塑、壁画、装饰绘画创作和公共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方面,我们注重创新专业的研发,将专业建设与当代艺术、现代学术相链接,以学术研究促进专业建设;另一方面,我们注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能力培养,大力推进师生参与国内外大型城市雕塑和公共空间设计等社会建设项目,服务社会发展。
造型艺术学院优势专业拥有多年的教学历史,已形成完整、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方向主要围绕立体造型艺术、公共艺术设计和二维材料艺术表现等三个方面展开。学科专业建设以雕塑学科为龙头,强调三个领域的交叉融合,以此开拓新专业方向的研究。
造型艺术学院集中了当前广西造型艺术创作的核心力量,是广西雕塑创作、公共艺术设计和壁画创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全国专业领域和艺术院校中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其中雕塑已被列为“广西高校重点优势专业”。教师队伍中既有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副主席,全国知名雕塑家,公共艺术设计师和壁画创作才俊,也不乏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省级“优秀青年教师”、“德艺双馨艺术家”及“广西文艺最高奖”铜鼓奖的获得者。师生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及比赛屡获殊荣。
造型艺术学院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艺市集"品牌活动等平台。为激励优秀学子和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设立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和资助贷款政策体系。营造安全稳定、和谐向上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与氛围。
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广西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礼物《中华团结宝鼎设计制作浮雕》
放置于南宁市民族广场前
作者:石向东
广西人民大会堂外墙浮雕设计与制作
作者:黄月新、何镇海、石向东
人民大会堂广西厅装饰雕塑
作者:何镇海、黄月新、石向东
雕塑《友谊之门》放置于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美术馆
作者:何镇海
广西人民大会堂浮雕《锦绣广西》
作者:黄月新、张鸣
广西政协办公厅陶瓷壁画《美在广西》
作者:贺明、黄月新
雕塑《海巢》放于澳大利亚Yarranabbe公园
作者:张燕根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雕塑《布洛陀》
作者:石向东
为国家时代楷模黄文秀创作雕塑
《芳华铸大爱》被广西书画院收藏
作者:石向东 黄月新 韦扬锋
魏杨博文廖佳宁
柳州抗洪纪念碑《天·地·方·圆》
作者:覃继刚
学科建设
造型艺术学院拥有美术学、设计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共有 16名研究生导师。学院一方面注重学科前沿方向的研究,将学科目标建设与前沿艺术发展相链接,以学术研究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学科专业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师生参与科研、创作,科研、创作齐头并进;坚持“我有他无、他有我强”的原则,不求面全但求特色的策略,致力于专业特色的建设,以特色促优势,把造型艺术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成为全国同类艺术院校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品牌学科专业。
2014年,我院15件师生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2019年,我院13件师生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近几年,我院7名教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实验室与展厅建设
造型艺术学院拥有独立使用的校级实验室——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实验中心,设有陶艺创作实验室、雕塑放大实验室、数字雕塑实验室、雕塑材科创作实验室、漆艺实验室、公共艺术实验室等9间实验室,另建有两个独立的教学展厅,丰富的硬件教学设施确保了专业教学和创作的开展。
造型艺术学院校级实验中心
独立展厅——造型艺术学院方舟艺廊展厅
独立展厅——造型艺术学院教学与创新展示中心
师资队伍建设
造型艺术学院建设了一支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目前共有在职在岗教师43人,外聘专业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含在职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退休硕士研究生导师 5人,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0人,博士3人,中级职称21人。
三大系部简介
No.1
雕塑系
广西艺术学院雕塑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是广西唯一的雕塑人才培养基地。雕塑专业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注重三维造型与创新方法的研究,在师资力量、学术研究、教学规范、教学质量上具有较高水平,并已形成规范而完整的教学体系。迄今为止,已培养出多名全国知名雕塑家和大量雕塑专业人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雕塑专业的教学实力和科研创作水平在全国艺术学院校中已处于前列,2011年雕塑专业被评为“广西高校优势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340名、硕士研究生44名,现有教授5人、广西优秀青年教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副教授3人、博士1人、讲师6人、其它专业教师3人,广西文艺”铜鼓奖”获得者2名。
多年来,雕塑系采取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模式。教师与学生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和比赛,并多次斩获全国大奖和其它奖项;师生设计并制作完成了广西境内外大型城市景观雕塑60余件;专业教师设计的数十件城雕作品被国内外城市选用,在国际雕塑领域享有声誉;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艺术学术活动,与国内外雕塑同仁保持学术交流、同时与其它美术学院、艺术院校也有广泛联系。
2008年,造型艺术学院院长石向东教授应邀设计并制作了中央人民政府赠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中华民族团结宝鼎》基座浮雕;2011年,造型艺术学院院长石向东教授应邀设计并制作了高12米的中马钦州产业园标志性雕塑《合作之门》,产业园开启仪式由中国前总理温家宝和马来西亚总理拉吉布共同剪彩。近几年,造型艺术学院黄月新、石向东、张鸣、朱连城、何镇海、覃继刚等多名教授和教师分别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广西厅、广西人民会堂、广西区党委常委楼、南宁东站、壮医院、南宁市园博园、广西艺术学院南湖、相思湖校区等空间设计并制作景观雕塑,作品广受好评。
雕塑专业学制4年,共设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为雕塑艺术方向和数字雕塑方向。在教学上实行1+3模式和工作室教学制,本科一年级统一进行雕塑造型基础能力的学习,二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流到工作室进行专业侧重学习与实践。
雕塑系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广泛就业于传统雕塑制作、城市雕塑创作、美术教育、园林设计、装饰工艺品设计、产品设计、影视动画、影视特效、3D打印以及游戏设计等多种行业;同时,雕塑专业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专业设置:
一、雕塑艺术方向:
雕塑艺术方向设有三个教学工作室,雕塑第一工作室侧重于城市雕塑创作与制作的教学研究;雕塑第二工作室注重当代具象雕塑的创作与研究;雕塑第三工作室侧重于综合材料的实验性研究与教学。
二、数字雕塑方向
数字雕塑方向设有一个教学工作室,数字雕塑工作室专注于在计算机虚拟平台下进行雕塑造型的研究与创新,主要包括:一是数字技术对传统雕塑制作的介入研究;二是对数字雕塑自身语言的研究;三是实现数字雕塑艺术在影视、广告及动画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和研究。
No.2
公共艺术系
公共艺术系原名为装饰艺术教研室,成立于2001年,原属设计学院。2012年并入造型艺术系,成立公共艺术教研室,2013年造型艺术系更改为造型艺术学院后,公共艺术教研室更改为公共艺术系。公共艺术专业在校本科生235名、硕士研究生12名。专业教学水平和学术影响在广西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公共艺术系致力培养在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领域和大众生活空间的软装艺术设计领域,具备公共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知识与能力,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扎实的动手设计功夫,具备较强的敏锐的观察力、造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能将艺术灵感、文化内涵与市场需求相融合的专业性人才。
公共艺术系以广西艺术学院及造型艺术学院总体目标为基准,以公共艺术设计方向为主体,以软装艺术设计方向为辅,并结合广西地方特色,力求建设成为广西特色的一流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学科,努力成为广西该领域的一流专业和学术标杆。
公共艺术系坚持"服务社会,面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广西社会、经济建设中对于公共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依托东盟商贸及北部湾经济圈,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对于公共艺术和文化产业等软实力增长的迫切需求。
公共艺术系师资配备齐全,现有教授1人,副高级职称3人,讲师职称3人,助教1人,是一支年轻且具有较大潜力的师资团队。系部设有两个工作室,分为两个方向,包括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方向、软装艺术设计方向。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在规划设计院,高等院校、教学机构、公共空间装饰、家居装饰、公共艺术设计产业等领域,从事公共艺术设计、环境美化规划设计、家居装饰品设计、公共环境艺术品规划、家居配饰创意、装饰用品设计等职业的专业人才。
专业设置:
一、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方向:
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方向工作室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公共空间设计创作能力。该方向的主干课程有:公共空间模型设计、公共艺术园林小品设计、公共艺术规划与设计、广场公共艺术创意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
二、软装艺术设计方向:
软装艺术设计方向工作室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现代设计意识以及空间配飾的能力,尤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设计造型能力和软装艺术品的创作搭配能力,培养软装艺术设计与创作的专业人才。该方向的主干课程有:家居空间软装设计、酒店空间软装设计、纤维艺术设计与制作、室内主题配饰设计等。
No.3
壁画系
壁画系现开设有壁画与装饰绘画两个专业方向,壁画专业方向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壁画理论知识和艺术素养,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与实际工作能力,以广西艺术学院发展战略目标为基础,保持地方民族特色,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壁画人才的需要,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具备创新能力、注重个性培养,并能成为城市建设、建筑装饰、空间环境所需求的市场复合型人才。且持续保持广西高校在该领域的一流专业水平,实现创建更高的专业发展总体目标。装饰绘画专业将依托广西艺术学院的发展战略目标,坚持致力于以吸取现代装饰艺术的优长,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点,结合广西特有的地域特色、人文传统和民族文化,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服务于广西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突出社会需求、市场应用等实用功能,注重现代装饰绘画新型材料的装饰运用,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具有系统的装饰绘画理论知识和艺术素养,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且能够独立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绘画创作的复合型装饰艺术人才。
壁画系强调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市场应用的兼容性,注重现代装饰绘画、环境空间及器物的关系,注重新型材料的装饰运用,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璧画、建筑和环境艺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壁画创作的能力,培养具有系统的装饰绘画理论知识和艺术橐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能够独立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绘画创作的应用型装饰艺术人才。培养能在城建、园林、文化艺术部门、学校及有关领域,从事壁画设计与制作、教学、研究等美术工作的专门人才。
壁画系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3人。在校本科生192人,研究生18人。核心课程包括:壁画概论、油画技法、璧画创作基础、丙烯写实技法传统壁画绘制技法、漆画技法、壁画主题创作练习、电脑美术、岩彩技法、镶嵌技法、锻铜技法、陶瓷壁画技法、壁画创意、毕业创作等专业课程。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专业学习,使学生能够以发散性的创作思维和多种材料技法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出更广阔的创作天地。
专业设置:
一、壁画方向:
壁画工作室强调以壁画传统材料为基础,不断拓展现代材料的运用,以装饰性、材料表现、抽象表现以及具象表现为创作方向,实现壁画学习的高度与广度。
二、装饰绘画方向:
装饰绘画是受现代绘画和艺术设计理念及实践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特定艺术形式。该方向侧重于绘画与材料上的装饰研究,致力于培养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艺术素养,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并且能够独立进行装饰绘画与材料创作的实用性人才。
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展示
广西艺术学院南湖、相思湖两个校区
大门主体雕塑《丰碑》设计制作
作者:石向东
《徐悲鸿铜像》 作者:张鸣
《吴伯超铜像》 作者:黄月新
《满谦子铜像》作者:石向东
《阳太阳铜像》作者:黄月新、张鸣、廖佳宁
《黄独峰铜像》
作者:何镇海 覃继刚、刘宇航、黄善武、周鸿溦
《朱培钧铜像》 作者:朱连城
《陆华柏铜像》
作者:石向东、魏杨博文、战丙强
《醉》 作者:朱连城
《回归》 作者:朱连城
《老渔民》 作者:张鸣
《福寿门》 作者:何镇海
《青春的步伐》 作者:黄月新
《书》 作者:黄月新
《广艺的歌》 作者:石向东
《育·不生锈的大脑》作者:张燕根
《最后的防线》 作者:石向东
《天地间》 作者:覃继刚
《飞跃》 作者:罗启康
《音》 作者:石向东
《跳动的音符》 作者:韦扬锋
《壮乡喜迎东盟客》作者:李岩、陈国民、唐露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历年来,举办多次
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艺市集”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加入!
图文|造型艺术学院
来源|广西艺术学院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