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时住在村子里,夏天傍晚须背着箩筐和祖父在自家承包的田地和山头附近采草药回家晾晒。山坡及路旁荒地总能见到几株直立的草,开着独特的紫红色花吸引人的注意。曾经只觉这花好看,便割了装进筐,并不知道家中煮的生地绿豆水里有它们的根。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地黄,且带土的根比浓妆艳抹的花有用。”
没错,本次尝百草的主角就是——地黄!
地黄,又名生地、地髓等,其炮制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生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
性味归经:
鲜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
干地黄: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分类:
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为补益药。
性状:
生于低海拔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高可达30厘米,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叶脉在上面凹陷,花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花冠外紫红色,内黄紫色,药室矩圆形,蒴果卵形至长卵形,花果期4-7月。块根呈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于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炮制后用。
分布情况:
分布于中国东部与中部多个省区,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药用价值:
地黄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本草纲目》记载,生地黄主治诸经血热,滋阴退阳。蜜丸服,治女人发热成劳。蜜煎服治小儿壮热,烦渴昏沉;熟地黄主治血虚劳热,产后虚热,老人虚燥。同生地黄为末,姜汁糊丸,治妇人劳热。葛洪《抱朴子》有言,“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光。”“韩子治用地黄苗喂五十岁老马,生三驹,又一百三十岁乃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地黄12~30g;生地黄与熟地黄减至9~15g。
使用禁忌:
脾虚泄泻、胃寒食少、胸膈有痰者慎服。
方剂:
治口干心躁:熟地黄二百五十克,加水三碗,煎至一碗半,一日内分三次服用。
治吐血衄血:胡黄连、生地黄等量。为末,猪胆汁丸梧子大,卧时茅花汤下五十丸。
小试锋芒
01
地黄不归以下哪经?
A.心经
C.脾经
B.肝经
D.肾经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02
地黄不属于以下哪类药物?
A.清热药
C.凉血药
B.补益药
D.消食药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D
03
地黄性味属于下列何种?
A.苦
C.甘
B.酸
D.咸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地黄除了药用外,平日也可作为食材,直到今天仍有人“腌制成咸菜,泡酒、泡茶而食之”。面对炎炎夏季,小编向大家推荐一款糖水——生地绿豆水。其消暑解渴能力不输现代各类饮品,做法也非常简单,在家就可以完成噢。
● 将绿豆与少量生地黄放入锅中煮至沸腾
● 加入适量冰糖,亦可加入少量桂圆,石斛等药材或者按照个人喜好加入白凉粉,西米等食材
●冷却,数小时后即可食用
你学会了嘛?本期尝百草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见哦~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工作室&大学生通讯社
文字 | 冯纪龙
图片 |冯纪龙
排版 | 潘凤茜
校对 |玉蕊 张淇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