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和培育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教师函〔2021〕7号),我校副校长黄政艳教授主持申报的“智能焊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得建设立项,这是我校首个获批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也是“双高”建设以来我校取得的一项重要的国家级标志性成果。
继2019年确定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120个、培育建设单位2个之后,教育部于今年启动了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遴选工作,经院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推荐、项目秘书处形式审查、专家会议评审、网上公示,确定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240个、培育建设单位2个。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部署安排,推进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打造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文件
教育厅文件
专业优势
教育改革基础坚实。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焊接技术”专业是高端装备领域入选国家级团队的全国两所院校专业之一,充分表明了其深厚的建设基础。该专业是国家示范重点培育院校、骨干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全国职业教育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试点专业、国家“1+X”(特殊焊接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全国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广西“1+X”特殊焊接技术证书试点牵头单位、广西“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和广西特色专业。
焊接中心
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团队吸引广西柳工集团、玉柴集团、华为等多家龙头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合作开发教材15本,同时与广西柳工集团、华为等10余家企业开设订单班,与厦门捷昕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产教融合试点项目。牵头成立了中国机械行业先进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广西工业职教集团。作为广西焊接学会理事长、中国焊接协会常务理事、美国焊接学会中国标准委员会委员单位,联合开发智能焊接技术国际及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7项,树立专业发展新典范。
政校行企共建“广西机器人焊接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技术研发中心,累计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培训项目等43项,对外技术服务到款843万元;校企合作研发15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6项。团队依托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职业院校师资定点培训基地,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等非学历培训,累计培训近5000人次;面向30余所院校开展师资培训服务;应用研发和社会服务优势显著,形成了团队立体化服务区域产业的格局。
引入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基于焊接自动化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协同构建“三递进四融合多方向+X个职业技能等级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展以机器人焊接工艺为核心的焊接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技术研发人才培养。重点打造6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互联网+教材、课程资源库。与多家龙头智能焊接企业合作,基于互联网技术校企共建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合作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5项,树立“三教”改革新范式。
基于“实践能力、工匠精神”新要求,校企共建“校中厂”和“厂中校”。与广西柳工集团、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有限公司、玉柴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订单班培养,实现专业学生与产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对口顶岗实习率达100%,树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榜样。
广西机器人焊接工程研发中心
中国焊接协会培训基地
团队实力
团队结构科学合理。教学团队拥有大国工匠1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人才1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自治区技术能手4人,广西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团队教师专业结构涵盖焊接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等领域,是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黄政艳,教授、高级工程师职称,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智能制造、高职教育,广西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主持和主要参与完成国家、自治区和市厅级课题30多项,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8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科研成果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主持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团队负责人黄政艳副校长,教授
大国工匠高风林大师工作室
全国技术能手(齐林-证书)
全国技术能手——齐林
全国技术能手——杨李振忠、熊治文
全国技术能手——肖勇
技能竞赛获奖代表
团队成员成果丰硕。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50多项,承担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建设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出版立体化教材10部(含国家规划教材3部);联合中国焊接协会和德国焊接协会、中国焊接协会开发“机器人焊接人才培训与认证国际标准”“智能焊接人才培养国家教学标准”等国际化专业标准6项;与广西柳工集团、广西玉柴集团开展项目研发11项,获授权专利22件;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国家级技能比赛一、二等奖各1项。团队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70余项,其中国际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
国家规划教材封面
建设规划
专业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发展要求,立足机器人技术、智能焊接技术、焊接生产与工艺等重点领域,按照1+X证书试点要求,打造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和技能培训需要的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辐射带动职业院校高端装备领域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实施服务品牌建设工程,促推区域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广西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实施“企业基地+学校基地”双基地模式合作师资培养,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支持团队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学习专业领域先进技术,促进关键技能改进与创新,提升教师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能力。依托广西机器人焊接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智能焊接系统集成设计”等4支专兼结合科技创新团队,结合区域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开展焊接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广西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进者和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品牌的创立者。
●实施团队教师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推进课程思政,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开发融入思政元素和“1+X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专业核心课程,推动课证岗赛有机融合,搭建“互联网+专业”平台,推动课堂革命,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持续提升团队教师创新能力。
●实施教师模块化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五对接,五融合”育人模式,开发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模块化课程,实施“任务引领、工单引导、问题导向”模块化教学。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1门,组建模块化教学小组4个,实施“1+X”证书试点5个以上,牵头或合作开发X标准2个以上,示范辐射全国职业院校。
匠心机电、厚积薄发,国家立项、实至名归,这充分彰显了“机电人”的奋进精神和责任担当。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对标“双高”建设目标,扎实推进学校“十四五”发展战略的实施,打造一支结构合理、跨界融通、广西领先、全国一流、国际水准的高水平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来源丨学院官网
编辑丨莫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