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袁隆平院士曾多次到过广西
2019年10月9日
在刚刚获得共和国最高荣誉之后
袁隆平马不停歇来到
桂林市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
为刚成立的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揭牌
(图片来源:今日灌阳)
为什么来到广西灌阳?
因为这里的土地
创下了亩产1500公斤的记录
推广灌阳经验
很有希望让一季稻产量实现
亩产1200公斤以上
(图片来源:今日灌阳)
广西灌阳,作为袁隆平追梦的重要之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于水稻生长。袁隆平曾五次来到灌阳,与灌阳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7年11月4日,袁隆平团队在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超级稻+再生稻”示范基地内考察
(图片来源:今日灌阳)
2017年11月4日,袁隆平在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超级稻+再生稻”示范基地内考察
(图片来源:今日灌阳)
袁老在接受采访时说:“灌阳的生态条件好,良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农民很有经验,栽培的技术好,超级杂交稻和再生稻产量非常高,一季稻+再生稻”创下了亩产1500公斤的记录。”这也让他更有信心未来把灌阳的经验推广到广西。袁隆平表示,希望把灌阳经验推广,让一季稻产量实现亩产1200公斤以上。
袁隆平院士致辞(图片来源:今日灌阳)
(图片来源:今日灌阳)
袁老,走好!
来源:广西新闻频道
总编,总策划 | 冯艳琼
执行主编 |李欣蓉
小编 | 唐雪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