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会上,主持人对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指导教师进行了现场访谈。团队成功离不开指导老师们的长期无怨无悔地辛苦付出,我们一起听听这群热爱教育事业潜心教书育人的老师怎么说。
01
学生问
王力老师,您好!乌蒙玄凤团队成立不到一年,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乌蒙玄凤是致公党帮扶毕节实施的项目,您作为致公党毕节市委的负责人,您对这个项目发展还有哪些期许?
王力老师答
我认为创新创业是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使命,创新是根本,创业是目的,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会创新、会创业,并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带动学生的课程学习,带动提高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因为创新能产生更大价值并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其次,我带的乌蒙玄凤生态养殖项目团队成员,都是刚入校不到一年的大一新生,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相比较弱,是一支真正的新军,能在这次比赛中暂获银奖实属不易。团队从组队到参赛不到三个月时间,在这个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她)们既要在基地里进行训练,又要准备期末考试,每天的时间紧张而充实。最重要的是团队在暑假里,全部投身在朱昌镇双堰村养殖基地中进行全方位学习和训练,为比赛进行充分准备,知识和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由于在项目特色、前景等上准备不足,最后遗憾地获得银奖,这与我们最初定的目标沿有差距;第三,团队现在进入大二学习阶段,现在已完成公司的组建,注册资本100万元,成员共获公司股权36%,团队在新的一年将继续完善、提升项目,进一步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农业养殖产业化,扩大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就业人数和销售利润上下功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计划,力争在2022年项目冲出贵州,在国家赛道上获得更好的成绩;最后,感谢教务处组织的这次活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战略,希望所有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互联网+创新创业”中,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学生问
肖群英老师,您好!从脱贫到乡村振兴,食用菌产业都是农村重要支柱产业,胥献宇老师和您带领团队长期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从2016起你们就带着学生团队深入农村开展技术帮扶工作,依托于食用菌研究院这个平台,未来“菌”师团队将如何发展呢?
肖群英老师答
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要引导学生学好学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建设食用菌实习实训基地,让同学完成认识到实践到再认识的过程;三是,学以致用,引导团队自觉深入农村和生产一线,检验巩固和提升自身所学,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真才实学的食用菌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以毕节地区为起点,服务整个贵州;四是帮助团队形成造血机制,让团队能通过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创收,实现可持续发展,带领同学参加更高的赛事,让更多人了解菌师团队;最后海纳百川,将多学科的学生吸纳整合,如此才能适应未来食用菌全产业链服务的需要。
03
学生问
陈甜老师您好!听说今年是您最忙碌也是大丰收之年,您参加了首届教学创新大赛荣获了教授组省级三等奖,您的课程被遴选推荐申报国家级金课、获批贵州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您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荣获省级二等奖,在您的倾心指导下,“行走特教人”团队获本届互联网+大赛省级银奖,您在教务处管理工作是这么繁重,这一切您是怎么做到的呢?跟老师们分享一下。
陈甜老师答
双创工作取得的小小成绩要感谢专业团队多年的努力耕耘,还要感谢师范学院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教育服务、责任担当、使命传承,将“教学+服务+实训”的理念落实于实处,加之学生团队的全力付出,是取得大赛优秀成果的重要基石。
要感谢太多人的关心与帮助,感谢领导的关心、教务处、师范学院的全程支持,教学名师的悉心指导,这是学校的成绩,是同心合力的成果。
也要那个感谢热爱教育全力拼搏了的自己,全力拼搏、无悔付出,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04
学生问
王建卫老师,您好。听说您在理学院创建了e创工作室,吸纳了一批敢想敢创的学生在您的周围,在您的指导下,每年均有学生拿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优秀结题,在历届的互联网+大赛、电子制作大赛上学生表现也很出色,在本次大赛中您指导的团队就获得了两个银奖好成绩,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您全心扑在教育工作上、专注于学生的指导呢?
王建卫老师答
我很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多年来,我一直把“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作为自己的教育格言。在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7年至今,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贵州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创意创新大赛”初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复赛中荣获二等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荣获赛区一等奖一项、三等奖1项;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贵州赛区银奖2项、铜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展”中,荣获优秀奖1项;学生申报和完成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省级项目8项;学生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1篇;指导学生申报专利7项,其中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项进入实审,2项已受理)。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首先,我把对学生的指导当成是自己的一种乐趣和享受,我和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实验室,大家一起探讨相关专业技术问题,学生思想特别活跃,针对某一技术问题,在师生探讨过程中就会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我们之后把这些想法付诸于实践。因此,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指导教师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于师生来说,这是一种双赢局面,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工科专业的学生不能纸上谈兵,还要勇于实践。因此我带领学生成立了光电创新工作坊(E创工作室),带领学生积极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申请相关专利。这些平台的搭建,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11222”的课程改革理念。即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个中心),坚持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一个导向),构建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和专题化(课程内容双化),实施课程教学方法的项目化和问题探究化(课程实施双化),实施课程考核方式的过程化和终结化(课程考核双化)。这一教改理念有助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05
学生问
杨运高老师,您好,听说您是贵工程的一名新兵,入职刚满两年,本次大赛,您共指导了四支团队,共获得两银一铜的好成绩。最近,小米一款命名为“铁蛋”的四足仿生机器人和你们研发的消防机器人很类似,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你们这款消防机器人走入市场还面临什么困难?您以前在企业是搞技术开发的,谈谈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
杨运高老师答
首先感谢学校搭建这样的技术交流平台,让我有机会在这里交流;再者感谢我的团队辛勤付出,让我有底气在这里发声。目前国内外消防领域尚未列装四足消防机器人,我们的产品正是瞄准这一空白研发的,我们研发出样机一个多月后,小米发布了铁蛋,一款供开发者学习的四足机器人,但是没有具体的应用场景。的确,我们产品上市,需要尽快完成融资,这是目前我们的主要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工大和华南理工的博士团队也在研发水上机器人,跟我们的另一款产品非常接近,这也证明我们方向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看谁能尽快上市,占领市场了。关于双创教育,我个人认为应突出三点,一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双创的环境,让学生学到真本事;二是为教师提供成果转化的平台,让老师得到锻炼;三是推动学校校企合作,让学校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恳请学校组建一支有情怀、能干事、敢担当的专业双创队伍,让专业的人专心做专业的事,进而擦亮应用型本科的牌子。谢谢!
小 编 | 母浩杰
校 对 |陈羽慧
责 编 | 顾雪梅 谭青青
副主编 | 张 恒
主 编| 夏 鲲
来 源|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