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不负韶华争朝夕,砥砺奋进守初心
前言
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我校为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资源配置,将基础医学院原有教学实验室整合组建的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伴随着学校的发展,中心于2016年成功获批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包括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化学与生物化学实验室、感染与免疫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生命科学馆七个实验平台。中心执行独立建制,隶属于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中心主任负责制,并定期进行考核、检查、督导、听评课,搭建由校、院、中心、实验室构成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现中心有教师43人,中青年占比86%、硕博比79%,是一支结构层次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的实验教学队伍。年均培养学生10,000余人,涉及全校35个专业,涵盖四个年级学生。近年来,中心继续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质的社会服务,锐意进取、拼搏实干,不断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
打造协同育人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教—产—学—研—践” 协同驱动
中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多角度、维度、层次开展全方位改革与创新;建设优质资源并共享,开展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教学;建立“引进、培养、聘任”相结合的师资建设机制。
鼓励学生“六走进”(走进实验室、走进大创、走进竞赛、走进学生导师团队、走进科研、走进教研)开展多样化学习,协调发展中心与高校、医院、企业的协同育人机制与环境。
营造“重教学、崇创新、重学习、敬思政”文化氛围,以课程思政助力德育、价值引领灵魂塑造、医学人文促人格养成,形成“教-产-学-研-践”协同驱动的实验教学创新人才育人体系。
02
打造多元师资团队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构建育人团队
采用“基础专业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医生—思政教师—辅导员—企业人员—学生”组成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多元师资团队,以“专职+专职”、“专职+兼职”形式构建育人团队。
五条路径创新团队
以“课外+课内指导”促进教师理论知向教学能力转化;
以“虚拟仿真项目研发+混合式实验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改革与研究能力;
以“常规实验室管理+开放实验室管理”培养教师实验室管理能力;
以“教研+科研”促进教师“两条腿”走路;
以“社会实践+竞赛指导”促进教师实战、训练与经验的积累和内化,多渠道多途径组建素质高、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学创新育人团队。
03
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促“研发”,发挥引领作用
近年来,针对教学痛点,中心自主研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余项,参与全国类虚拟仿真软件大赛荣获一、二、三等奖9项。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学院等10多所高校达成共建共享合作协议,推广5多所医学院校使用,获同行肯定、学生认可。基于SARS冠状病毒-2为高致病性微生物。研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推广全国10余所高校师生开放使用,在2021年全国高等院校虚拟仿真软件作品大赛获一等奖。为全国医学类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提供服务,为教育改革助力。
荣获首批“优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荣誉称号
获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
获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颁发“优秀组织”奖,2项
获贵州省普通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
荣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国医学教育协会科学技术教育创新奖二等奖
贵州省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获批一流平台建设项目、一流师资团队建设项目并优秀结题
获省级以上教研项目14项,发表教改文章27篇,北图核心2篇;教师参加各类实验教学竞赛获奖20余项;自主研发虚拟实验教学项目10余项;获软件著作权3项,专利5项
指导学生成功申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0余项;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60余项
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为一体”的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中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问题为中心,不断增加学科内、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实验,促进基础与临床的贯通,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通过自主设计或参与教师科研等,全面培养学生科研兴趣、科研思维,逐步掌握生命科学的高新技术,为促进贵州省以及我国高等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努力。
来源:基础医学院
文字:吴宁
排版:黎露 刘剑
编辑:李牧 李菡逸
审核:陈颖